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政策法规 > 医改动作过大引发专家担忧

医改动作过大引发专家担忧

文章来源:济南时报发布日期:2012-12-18浏览次数:31614

        新医改,简单3个字牵涉着13亿人的切身利益,成为近年医疗领域热词汇。本应“去行政化”的医改进程,如何再以行政化来强推?公立医院改革之路又如何进行?16日举行的2012中国(济南)新医改高峰论坛上,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于德志详细阐述公立医院改革面临的现实困境:如果一味依靠政府之手强推,急功近利,改革将难以为继。
成绩:医保覆盖面已达95%以上

        作为一名研究关注医改多年的学者,于德志目睹医改3年来诸多医改制度的出台给中国百姓的确带来了实惠。基本医保制度覆盖全民,基本药物制度从无到有,基层服务体系显著加强,基本公卫服务明显提高,公立医院试点有序推进。
从2009年3月医改全面启动以来,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已基本建立。截至2011年,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参保人数超过13亿,覆盖率达到95%以上。“医改3年来,我国的卫生总费用结构优化,政府的卫生支出已从2009年的27.46%上升到2011年的30.41%,而居民个人现金支出则从2009年的37.46%下降到2011年的34.88%。”于德志说。
问题:新农合实际报销比刚三四成 
        如今,小到新生儿,大到老年人,人人生病后都有医疗保障。但于德志指出,我国医保体系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目前,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筹资水平一年是1600元—2000元,新农合一年的筹资水平是300元,城镇居民医保一年为300多元。以新农合一年300元为例,能为农民解决多大问题?从我们的调研情况来看,很多病是无法报销的。”于德志坦言,按政策要求,新农合政策范围内应报销70%—75%,但实际报销比却只有30%—40%。
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基层医疗机构药品进价销售,药价明显降低,市民却“不买账”。于德志透露,根据卫生部的统计数据,去年公立大医院的住院人数上升6个百分点,基层医疗机构住院人数下降6个百分点。公立大医院门诊量上升3个百分点,基层门诊量下降3个百分点。药价杠杆没把居民引到基层,政策不协调使基本药物制度推广难度大。
差距:医改动作过大,有些急功近利

        3年间,一项项医改政策不断出台。 
        “医改出台政策又快又多,有的缺少可操作性。我们对医改实施时间要求高,存在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情况。西方用了60至100年的时间来推进医改。”于德志说,如爱沙尼亚,是医改较成功的国家,该国用10年时间才干3件事,新加坡用13年只推动两项改革。而中国要用十几年时间解决西方用百年解决的事,使医改复杂性更突出。
于德志表示,国内在医疗改革中过多关注医疗费用控制,没有把医疗服务质量放在首位。目前国内医疗服务质量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费用控制必须同时推进,没有质量的控费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培养人才,没有好的收入分配制度,还是留不住人才。现在每年培养大量医学生,有相当比例转行去当医药代表了。”于德志说。
方向:政府主导不是包办,需市场调控

        谈公立医院改革,都说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于德志说,其实西方国家没有公益性这种称谓,所有社会组织主要从经济角度区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并且多数国家医院以非营利为主,还有相当数量的慈善组织。“国内公立医院改革,政府主导,行政干预日益趋多。比如一些医院正在探索的法人治理结构,如果法人治理结构不能实质性地改变公益性淡化的问题,下一轮改革势必继续加强行政干预。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市场失灵,政府就要干预,实际上却是市场机制没到位,没有遵循经济规律。”于德志说。 
        如何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于德志认为,需要权责一致的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需要明确公立医院应该承担的具体社会责任范围及其相应政策,抑制医院将科室与个人收入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