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行业资讯 > 浙江:共建526个医联体 医疗资源下沉实现“全覆盖”

浙江:共建526个医联体 医疗资源下沉实现“全覆盖”

文章来源:浙江在线发布日期:2017-08-10浏览次数:986

 从浙江省卫生计生委了解到:截至目前,浙江建成不同类型高水平医联体共计526个,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三个“全覆盖”:三级医院参与医联体建设“全覆盖”、医联体对县级医院辐射“全覆盖”和县级医疗资源对乡镇卫生院的“全覆盖”。

三个“全覆盖”得益于“双下沉、两提升”
2013年以来,浙江省以“双下沉、两提升”(即推进城市医院和医学人才下沉,促进县域医疗服务能力和群众满意度提升)和县乡村卫生一体化综合管理为重点,着力构建城市医院与县乡医院之间紧密性、规范性、共享性、效益性、持续性“五性合一”的合作办医关系,打造管理、人才、技术、信息、资产、文化等“六链传动”的关键纽带,推进“省(市)—县—乡”一体纵向的高水平医联体建设。
截至目前,建成不同类型高水平医联体共计526个,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三个“全覆盖”:三级医院参与医联体建设“全覆盖”,浙江130家三级公立医院全面开展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三级医院参与率;医联体对县级医院辐射“全覆盖”,浙江122家县级医院均与省、市级三甲医院建立紧密的医联体合作;县级医疗资源对乡镇卫生院的“全覆盖”,通过县乡村卫生一体化综合管理,将县级医疗资源下沉乡镇卫生院。
据统计,2016年浙江县域平均就诊率达84.99%,群众看病就诊满意率达90%以上。
四大工程建设一张“网” 实现三个“全覆盖”
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不仅是纵向从城市走向县域乡村,也是横向的各专科地域的医疗均等化发展。
为了实现“全覆盖”,浙江省主要抓住了4个“推动力”:强化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城市“1+X”医联体建设和启动特色专科联盟建设,通过这些纵横联合的医联体建设,再配合远程医疗协作网建设,将优质医疗资源实现“全覆盖”。
在强化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中,在“双下沉、两提升”紧密合作办医(全面托管、重点托管、专科托管)关系基础上,构建具有一定规模、学科优势鲜明、区域辐射能力较强的紧密型医联体。122家县级医院与54家省、市级三级甲等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成为城市医院的分院。县级医院的业务水平明显加强,危重症病人诊治及急救能力得到提高。微创手术从几乎未开展到全面开展,2016年达4.6万例。平均每家合作办医的县级医院建立专科、亚专科4个以上。
在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中,在县乡村卫生一体化综合管理和县级医疗资源下沉的基础上,建立“县级医院为龙头、中心镇为枢纽、一般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的县域医联体,累计建成县域医联体218个。浙江每个地市选择1个县开展医共体建设试点,医共体内统筹人员调配、薪酬分配、资源共享、医保支付等,实现分工协作、双向转诊、服务同质、信息互通,形成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完善县乡村三级整合联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在推动城市“1+X”医联体建设上,以1家三级公立医院为核心,联合若干城市二级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构建城市“1+X”医联体,累计建立城市“1+X”医联体158个。建立浙江大学衢州高水平医联体改革示范区,由浙江大学医学院6家附属医院为龙头,联合衢州16家市县两级公立医院及相关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集“预防、治疗、康复、健康管理与促进”等功能于一身的五个纵向高水平紧密型医联体。同时建设政策研究、教育培训、健康管理、数据分析和技术转化等五个横向医联体支撑平台。
在启动特色专科联盟建设上,发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和区域专病中心的辐射引领作用,建设特色专科联盟13个。譬如,由浙江医院牵头组建浙江省老年病专科联盟,浙江省肿瘤医院牵头组建浙江省肿瘤专科联盟,浙江省眼科医院牵头组建浙江省眼视光专科联盟,形成了涵盖城区、郊县、山区、海岛的纵深联合网,逐步实现由“急、难、疑”诊治到慢病管理,再到康复、医养护一体化服务的构架体系。目前,浙江省正在筹备组建由省人民医院牵头的康复专科联盟,由浙大妇院、浙大儿院牵头的妇幼专科联盟,由省立同德医院牵头的精神病专科联盟等,以专科协作为纽带,重点提升重大疾病救治能力。
怎么把这些“医联体、医共体、专科联盟”打通?

这就需要建设好远程医疗协作网。浙江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的流动,提高可及性。基于智慧医疗、移动医疗的10余个远程医疗协作体已在为城乡居民全面提供健康和医疗服务。譬如,舟山群岛网络医院共设立5个远程医疗服务中心,下联50个远程医疗服务站点,服务网络已覆盖了全市所有公立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具备远程专家门诊、远程临床会诊、远程影像(心电)诊断等六大服务功能,有效地解决了海岛地区医疗卫生资源分散、共享性差和悬水小岛居民看病难、看病综合成本高等突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