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政策法规 > 中国进入新时代 医改重在供给侧

中国进入新时代 医改重在供给侧

文章来源:凤凰网发布日期:2017-11-24浏览次数:148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的两个重大判断。还提出,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资源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这两个重大判断,明确了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为我们深刻把握当代中国发展变革的新特征,增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供了时代坐标和科学依据。
2009年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得到有效缓解。但距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着力解决好在医疗卫生领域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具体表现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中西医之间、卫生与医疗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资源配置存在明显结构性矛盾;政策制度、医疗资源总量、优质医疗卫生服务、医疗卫生人才等供给严重不足,甚至存在低端劣质供给问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中医药服务能力、行业治理体系(能力)、药品生产供应、药品质量与创新、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三医”联动积极性不高、对阻碍改革的利益格局触动不深等。
要在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目标导向原则,从调结构、补短板、降成本等方面发力,强力推进医疗卫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相适应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在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一、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概念,是我国进入新时代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基础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提高供给侧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我国经济自2010年以来出现波动下行,经济运行呈现出不同以往的态势和特点。其中,供给和需求之间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供给侧对需求侧变化的适应性调整明显滞后。这就需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改革的办法矫正供需结构错配和要素配置扭曲问题,促进要素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医疗卫生领域同样如此,也需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供给侧改革。2016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提出的供给侧改革,完整地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构性”3个字十分重要,简称“供给侧改革”也可以,但不能忘了“结构性”3个字。可以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公式来理解。
首先,要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广义供给是指所有能对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益提高起作用的“供给侧”因素或供给侧力量,包括经济活动主体、生产要素、要素升级、结构变动、制度变革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从供给侧入手,针对结构性问题而推进的改革,目的是更好地满足需求。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其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真正目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强调供给又关注需求,既突出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注重完善生产关系,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的发挥好政府作用,既着眼当前又立足长远。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是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的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再次,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关系。供给侧和需求侧是管理和调控宏观经济的两个基本手段。需求侧管理,重在解决总量性问题,注重短期调控,主要是通过调节税收、财政支出、货币信贷等来刺激或抑制需求,进而推动经济增长。供给侧管理,重在解决结构性问题,注重激发经济增长动力,主要通过优化要素配置和调整生产结构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进而推动经济增长。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经济政策是以供给侧为重点还是以需求侧为重点,要依据一国宏观经济形势作出抉择。离开需求侧谈供给侧或离开供给侧谈需求侧都是片面的,二者不是非此即彼的替代关系,而是要相互依存、互相配合、协调推进的辩证关系。
(二)医疗卫生供给侧改革。对于整个医疗卫生行业而言,医疗卫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从医疗卫生供给侧一方入手,针对医疗卫生存在的结构性问题进行改革,解放和发展卫生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医疗卫生结构调整,包括医疗卫生的制度变革、结构变化、活动主体、生产要素、要素升级等,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杜绝劣质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使医疗卫生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健康需求,为实现健康中国战略、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贡献。
医疗卫生供给侧包括各级政府及相关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卫生人员、医保经办机构以及医疗器械、药品耗材生产商和供应商等相关服务提供者,医疗卫生需求侧包括广大患者以及所有有医疗卫生保健需求的人群,医疗卫生供给侧与需求侧形成了整个医疗卫生行业的供需结构。在这一供需结构中,如果供给大于需求,则供给侧产生竞争,需求侧可以相对自由地选择服务,有利于患者;如果供给小于需求,则需求侧产生竞争,有利于医疗卫生机构等相关要素。根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医疗卫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把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能力和服务质量作为改革的重中之重,使医疗卫生服务适度供大于求。改革供给侧,要着重改革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制度改革。医疗卫生供给侧改革的重点是医疗卫生制度的改革,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就要改革一切不利于人民健康的制度和政策,使整个制度体系都向着有利于人民健康的方向聚焦,不断改革完善制度体系。充分体现医改的公益性方向,科学合理制定区域医疗卫生规划,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进一步深化人事薪酬制度、药品(耗材)供应保障制度、全民医保制度和支付方式、综合监督制度等改革,制定进一步发展和优化社会力量办医政策,进一步完善体现医疗卫生公益性的政策体系,确保在医疗卫生领域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等。
二是结构改革。结构,就是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关系的总和,结构决定了系统功能。医疗卫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结构变化主要包括,因城镇化、工业化、疾病谱变化、人口老龄化、生育政策及人口流动引起的医疗卫生资源需求的变化;因建设健康中国、雄安新区、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长江经济带、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一系列国家战略带来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上的变化;因生物、光电、机械、科技等发展推动医疗卫生技术升级,促进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变化,中医药质量的变化、中医药技术的普遍提供以及国际中医药需求、“一带一路”带来的中医药需求扩大,对中医药提出的新要求、新变化、新战略等等。
三是要素改革。医疗卫生供给侧改革的要素,主要包括政府管理及各项政策制度、医学院校(系)、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卫生人才、医疗器械和药品耗材的科研生产销售、医疗服务价格、医疗保障政策、政府和社会力量的经济投入等。要刚性执行区域卫生规划,科学合理有效配置资源;加强对医疗卫生人才的招生、培养、使用、管理,有效防止人才流失;按照分级诊疗制度要求,促进人、财、物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群体之间的科学合理分布;提高医疗器械和药品生产和供应保障水平,尤其是短缺药品、儿童用药等要重点保障;科学制定医疗卫生服务价格,充分体现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和劳动价值,提高服务效率,医疗服务和药品供应价格合理可控;优化和发展社会力量办医,在机构增加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加强行业监管,减少低端供给,杜绝劣质供给,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四是主体改革。我国医疗卫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体是以落实三级公立医院职能为主要节点、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为重点、以强化公共卫生服务为前提、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医疗卫生供给链的改革。包括优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供给、医疗器械和药品耗材生产流通的供给、包括以基层服务能力为重点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供给、人才教育培养的供给以及医学、公共卫生服务科普教育的供给等。对各级公立医疗机构进行结构性改革,强化“主业”、弱化“副业”,避免“吃着碗里的、占着锅里的、抢着别人的”“大小业务通吃”的现象发生。
五是要素升级。要素升级既是结构优化的重要条件,也为制度变革提供重要支撑。我国已进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敏感期,能否顺利跨过这道“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要素升级能否顺利实现。医疗卫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素升级,主要包括医疗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提升、患者知识增长、产品升级换代、生产成本控制和信息化建设水平提高等,医疗卫生事业过去追求规模速度型的粗放发展模式已走到尽头,必须向质量效益型的集约发展模式转变。要素升级不仅体现在“量的增加”,更要体现在“质的提升”。这主要表现在:传统的、适宜的技术的改造、推广,新技术的引进、突破;人的素质的提高,包括知识水平、技能水平和其他方面素质的提高;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基础设施和医疗设备的升级;国民健康教育和健康素养的提升;各种要素之间的信息化建设互联互通,降低各要素之间的信息成本,提高各生产要素的效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