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市场分析 > 谁来解决全球性医疗危机?

谁来解决全球性医疗危机?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发布日期:2008-01-29浏览次数:68994
当前,诸如癌症、心脏病、脑血管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病是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威胁,并构成了疾病社会负担的主要部分,且以18%的年增率上升。专家在首届“治未病”高峰论坛上呼吁———   

  1月25日,卫生部部长陈竺宣布,将在全国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  

  “治未病”将引领人类健康发展方向。陈竺强调,“治未病”是中医预防保健的特色和优势,其理念早在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中医学蕴藏着丰富的预防医学思想,积累总结了大量的养生保健知识和预防疾病的方法手段,在今天看来也是极具先进性的。   

  随后,他又饶有兴趣地给大家讲了扁鹊的故事。扁鹊是一位医术高超的杰出医生,不过扁鹊说,他不如他的哥哥。他的哥哥不治疗已经发生的疾病,而善于治疗尚未发生的疾病,就是治疗未病。这至少说明,治已病和治未病从来就是一对亲兄弟,具有非常亲密的关系,而治未病比治已病具有更高的境界,具有更大的意义。   

  然而,治未病首先应转变观念。陈竺指出,医疗卫生决策者和工作者都不要只是着眼于治愈疾病。   

  大量的社会实践告诉我们,针对疾病的医学思想和行为,在医治疾病的同时,患病率却不断增加;在医学与药物学进步的同时,又导致医源性、药源性疾病的上升,医疗费用因而也日益上涨,难以控制,造成了社会的极大负担。北京中医医院老中医专家吉良晨的担忧也是参加首届“治未病”高峰论坛所有专家的共同忧虑。   

  “治未病”是解决迫在眉睫的全球性医疗危机的途径。中国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陶祖莱明确表示,只有“治未病”的医学才是经济上供得起,因而可持续的医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刘德培介绍,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包括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愈后防复。其思想观念前移、经费投入前移、措施落实重心前移,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这一世界性难题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陶祖莱举例说明,美国的经济发达,科技手段先进,但医疗危机深重。美国的医疗技术水平和人均医保投入都是世界,但WHO数据显示,其医疗保健效果仅列世界第37位,2007年人均预期寿命仅为第42位。近几年,美国医疗费用不断翻番,有预测表明,到2028年,美国医疗保健体系将无钱可用!   

  在我国,仅2001年花在卫生资源上的消耗就达到6140多亿元人民币,可慢性病发病率、死亡率却年年攀升。国家“九五”攻关研究表明,在预防上花1元钱,就可以节省8.59元的药费,还能相应节省约100元的抢救费、误工损失、陪护费等。   

  现在许多国家已经走到了医疗费用可供性的边缘。陶祖莱呼吁,重视“治未病”的医学,中国传统健康文化和中医学将发挥大于目前人们想像的作用!

  “治未病”要成为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使人们掌握健康长寿的主动权,摆脱疾病的困扰。吉良晨说,中医“治未病”,主张通过饮食、运动、精神调摄等个人养生保健方法和手段维系人体的阴阳平衡。   

  在注重养生的前提下,才能不治已病治未病,防患于未然。参加论坛的山东东阿阿胶副总经理尤金花告诉记者,从山东到江浙,一直到广东,甚至东南亚的华人,在冬至日都会选择开始服用阿胶。这可能正是民间朴实的养生“治未病”的实践。   

  “治未病”不仅是医疗卫生工作者的责任,还要有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要人们持之以恒地坚持。陈竺说,预防保健是维护健康的关键环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疾病谱已经发生了转变,如何有效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是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对于医学而言,治疗疾病和防患于未然,是维护健康的手段,而后者更加积极主动,具有良好的成本效果。他后强调,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的新尝试,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积极探索。开展“治未病”服务,对解决人类的疾病预防控制,推进中医药的更大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