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业界动态 > 我国有医保还需有效的医疗供给

我国有医保还需有效的医疗供给

文章来源:发布日期:2008-02-25浏览次数:68514

曾有一个统计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居民有47%的人没有医疗保障。这份调查数据成为政府为不断完善医保制度而不懈努力的动力。几年来,国家将建立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在认真组织专家研究、在部分城市先期探索的基础上,开始进行有步骤地试点。79个城市的试点尽管刚刚开始,但据部分试点城市的入户调查显示,没有医疗保险的人数比例已大幅度降低。今年,国家将进一步扩大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试点范围,增加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的投入。同时,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面也将
 
继续扩大,困难企业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也将有新的政策。

  应当来讲,通过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医疗保险制度框架。尽管还没有做到实质性的人人参保、各项制度之间还存在政策不衔接、保障水平有差异等问题,但居民医保制度已经迈出了发展和完善的步伐。

  更需有效的医疗服务

  然而,新的忧虑又产生了:有了医疗保险,是否就一定能够获得有效的医疗服务呢?

  医疗保险的作用是提高医疗需求,或者说是提高居民将医疗需要转化为医疗需求的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有钱就可以买到医疗服务,或者买到有效的医疗服务。就像日前被暴雪围困的人们---尽管你兜里有钱,但不一定能够买到大白菜;即使有几颗被冻坏的大白菜在出售,也可能要十几块钱一斤,缺乏供给是主要原因。天灾的时间毕竟不会太长,但由于制度和机制造成的医疗服务供给的相对不足,可就不是短时期就可以解决的问题。

  改革几十年,因为政府增加投入、社会医疗保险筹资增加、商业医疗保险逐步发展和居民收入提高等因素,医疗服务的需求增长了几十倍(1978年~2005年间,我国医疗卫生总费用增加了77倍),而同期我们的医疗服务供给能力仅仅增加了一两倍,况且效率还不高。其结果是即使你再有钱,要到医院看病,要么你要找关系求人,要么半夜三更排队挂号。这一问题的根本在于目前的医疗服务体制仍然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一是由政府高度垄断,社会资源动员不足,医疗服务提供方缺乏竞争;二是医生实行干部编制管理制度,限制了医疗队伍的正常发展,缺乏正常的激励机制;三是医药服务价格政府定价,造成价格扭曲,不能有效调节供求。医疗服务的供给能力不足、效率不高,问题不解决,医疗保险的面扩得再大又能如何。

  医保制度不是短期行为

  目前,有人在盯着职工医疗保险结余的那点资金,恨不得快快花掉。美其名曰,是要提高职工的医疗保障待遇。但毫不客气地说,在目前医疗体制不改革的情况下,把这些钱花掉很容易,但只能是医药服务提供者获益,或者浪费在不必要的药品和检查上面,老百姓获益不多。把积累的钱现在花掉,就是将积累转化为现实的需求,增加需求,就像前面所讲的,如果供给不上,就得不到有效的服务,只能是浪费。在调查中,我们听到群众这样的反映,参加居民医保前,看一种病花100 元;参加居民医保后,看同样的病却花了200元,即使报销50%,还是要掏100元,只是便宜药换成了贵药,一包药变成了两包药。

  医疗保险基金对每个参保个体来讲,起到分担部分医疗费用的作用;对全社会来讲,也是承担社会经济风险的蓄水池。中国经济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使得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多了,老百姓也能从中受惠。但要解决包括医疗保障在内的,惠及所有民众的性的工程,目前的财政收入可就不算多了,还需要进一步发展经济。有些人提出向英国模式的全民免费医疗看齐,这无异于画饼充饥。虽然通过财政投入,国家帮助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农民也参加了合作医疗,这都是政府为民做的实实在在的大好事,但我们仍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因为客观地说,无论谁都不能担保中国的经济可以地按目前的速度增长。一旦出现风吹草动,筹资就会随之减少,但老百姓的医疗需求并不会降低,蓄水池势必要向外放水。中国人口多是个不争的事实,将医疗保险的基金积累分摊到人,恐怕更显杯水车薪。

  因此说,医疗保险制度不是个短期行为,建了就得长久存在下去。未雨绸缪,可持续发展是不容忽视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