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业界动态 > 前10个月医药进出口同比增长30.7%

前10个月医药进出口同比增长30.7%

文章来源:发布日期:2008-12-25浏览次数:73775

     日前从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以下简称中国医保商会)了解到,今年以来,尽管国际金融危机来势凶猛,但我国医药行业仍然保持了稳定增长,1~10月,医药保健品进出口继续较快增长,进出口额已突破400亿美元大关,同比增长30.7%,各项数据均创历史新高。这与其他受金融危机影响较重的工业行业形成鲜明对比,呈现出“风景这边独好”的景象。然而,这种局面能维持多久?半数以上药企表示并不乐观。
     形势喜人 贸易增长仍强劲
     中国医保商会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1~10月,我国医药保健品出口总额为268亿美元,同比增长35.2%,其中西药与医疗器械类产品出口额增长均在30% 以上。具体产品方面,西药原料药出口额达150.7亿美元,同比增长36.95%;西成药出口额9.25亿美元,同比增长47.98%;生化药出口额7.18亿美元,同比增长41.38%;医疗器械出口额90.25亿美元,同比增长33.37%;中药类产品出口总额10.67亿美元,同比增长14.6%。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0月份我国医药保健品出口并未出现大幅下滑的局面,单月出口额达26.36亿美元,同比增长32.88%,除中药材及饮片出口额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外,其他商品出口额同比均呈现增长态势,西药原料、诊疗设备和医院敷料等大宗商品出口额涨幅都超过30%。
     就主要贸易伙伴而言,据海关统计,亚洲、欧洲和北美仍是我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贸易的前三大贸易伙伴。1~10月,我国对亚洲地区进出口总额达148.91亿美元,同比增长20.23%,其中出口额为104.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8.25%,占全部出口额的38.83%。我国对欧洲地区进出口总额为142.1亿美元,同比涨幅达38.22%,其中出口额为77.28亿美元,同比增长38.08%,占全部出口额的28.83%;我国对欧出口前三个国家分别是德国、荷兰、法国。我国对北美地区的进出口总额为80.99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1.88%,出口额为54.5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6.98%,占全部出口额的20.34%;其中对美国出口51.51亿美元,占北美地区总出口额的95.5%。
     另外,由于我国医药行业的稳健增长性使其成为国际投资资金新的目的地,我国医药行业的未来前景被普遍看好。据商务部的数据显示,1~9月,外商对华投资额呈现显著增长的趋势,医药制造业投资额为5.27亿美元,同比增长19.28%;制药专用设备制造业虽然投资额仅为77万美元,但同比上升了670%。
     对此,中国医保商会会长周小明认为,主要是由医药行业的特性决定的。首先,医药需求是刚性需求。据美国权威医药咨询机构IMS新发布的报告显示,尽管金融危机会使明年的美国和欧洲经济出现负增长,但全球医药市场增长率仍将保持3%左右的增长,美国也将有2.5%的增长。其次,我国部分医药产品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尤其是西药原料药、诊疗设备和医用敷料等,具有比较优势。第三,我国部分原料药具有不可替代性,如发酵类产品。据此,他乐观预计,今年我国医药进出口额达到450亿美元应该没有问题。
     影响初显 前景不容乐观
     尽管前10个月我国医药进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但有专家指出,身处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医药行业很难“独善其身”,预计危机对我国医药行业的真正冲击很可能在明年上半年稍晚时间显现,目前已经有了一些征兆。
     不少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反映,自今年上半年以来,企业订单明显减少。原因一是基础化工原料降价后,国外客户认为出口产品也应相应降价,现处于观望阶段,大部分都在等待价格回落后签单;二是国际需求开始呈现减少的趋势,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外客户特别是欧美客户因资金紧张,纷纷调整了原来的采购储备数量或产量,减少或冻结了部分订单。此外,国外单笔订单平均金额已呈下降趋势,且订单期限变短,单笔订单金额下降,下单仍以老客户为主。在履约方面,大多数企业都表示在目前的情况下,对出口风险控制比较严格,目前出现呆滞坏账情况很少,收汇风险处于可控范围。
     据了解,在日前举办的广交会上,中国医保商会曾就明年的进出口形势对100家医药进出口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企业对未来持谨慎态度。其中,认为2009年与今年相比国际需求将略减或大幅减少的企业占50.8%,基本持平的占16.1%;认为进出口额会下降的占26.4%,基本持平的占27%;认为出口数量将下降10%~20%的占28.8%,持平的占25%;认为出口产品价格会下降的占22%,基本持平的占38%。
     应对危机 找准突破方向
     面对愈加扑朔迷离的国际市场形势,专家建议,药企要在控制好风险的同时,积极寻找潜在的机会。
     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元、欧元等货币贬值,导致国际能源以及大宗原材料价格回落,国内企业可借机扩大进口,大量引进国外的特色原料、专利技术、环保和部分关键设备等,用于产品和设备更新,提高生产效率与能力。而目前国外股市低迷,上市公司股价基本已经回落到低值;加之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资金链断裂,经营出现严重困难,急需注入大量资金,故此时正是国内药企对外进行股权投资、并购或绿地投资的一个绝好机会。
     就国内而言,中央提出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发展思路,保增长的重点在于保内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将有利于延续行业景气预期,而伴随着农村和城市社区终端的崛起、基本药物目录的确立,国内医药和医疗需求有望大幅提高,医药企业有望借机发力。危机还将导致我国医药企业的大洗牌,竞争力弱小的企业将被淘汰出局或被强者兼并、收购,而拥有拳头产品、核心技术的企业将会胜出,这也有利于改善中国医药产业结构,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针对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和我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面临的问题,专家还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希望政府有关部门保持相关政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从确保我国医药产品既有的比较优势和减少企业经营风险的角度出发,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相对稳定,而退税率则不宜再继续下调;对于鼓励出口的产品,将已经下调的税率向上调整且扩大调整面,尽可能地涉及传统优势产品,如制剂、特色原材料、具有附加值的中小型医疗器械等。此外,要保持相关财政、货币和环保等政策的稳定性,尽量减少政策波动。二是尽快出台鼓励进口和“走出去”的具体措施与办法,帮助企业从美国和欧洲等地进口核心技术、关键设备和专利产品等,鼓励国内药企到境外进行并购和股权投资等,以提高我国医药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三是通过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和进出口银行等提供优惠支持。中信保要根据当前形势及时调整出口信用保险的一贯做法,以更加灵活和及时的方式为广大中小企业服务。此外,进出口银行、开发银行也可为业内企业提供优惠的低息甚至是无息贷款。四是减轻出口企业税负。目前,我国医药出口企业面临的税收压力较大,尤其是增值税在国际上也处于较高水平,许多中小型企业难堪重负。建议下调增值税,并对高附加值的出口产品实行零关税。
编 辑:侯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