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市场分析 > 人工耳蜗市场潜力正在不断增大

人工耳蜗市场潜力正在不断增大

文章来源:广东锐进医疗器械网发布日期:2011-03-29浏览次数:55316

据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现有听障人士2780万,其中0岁至6岁听障儿童13.7万,重度以上听障儿童为84%。

  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常务理事、广西医科大学副校长唐安洲教授告诉记者,我国每年还将新产生听力损失儿童三万余名。听力障碍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对儿童来说尤其如此,因为听力障碍会影响到他们的语言发展。“所以,听力损失要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轻度听力损伤,可使用助听器进行干预治疗;中、重度听力损伤,则需要选择人工耳蜗等植入式听力解决方案。”

  唐安洲说:“从统计数据上看,广西74.8%%以上的听力损失儿童属于重度损失,按照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的临床标准,这部分人群都有可能通过植入人工耳蜗的方式,重返有声世界。”

  常年从事医疗市场开发的新加坡仁心医疗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志武告诉记者,按照这一方式进行估算,每年新增的三万听力损失儿童中,有两万人可以通过植入人工耳蜗来恢复听力,而此前我国已经有2780万听力损失人群的基数,其中,740万人适合通过植入人工耳蜗恢复听力,蕴藏的市场潜力同样非常巨大。

  梁志武说:“2780万人听力损失人群,740万人的植入人工耳蜗人群,这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无论生产高端助听器的企业,还是具有市场相对垄断地位的人工耳蜗生产企业,其中的市场潜力都极其庞大。”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进入中国市场的澳科利耳人工耳蜗,目前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高达80%,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高达75%,从1981年开始运营以来,公司的产品在100多个国家拥有23万消费者,占植入式耳蜗市场份额的75%。

巨额利润国外企业垄断

  常年从事医疗器械研发和市场营销工作的台湾光强医疗服务公司业务员司马强告诉记者,作为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垄断型企业,利润之大让很多人难以想象。他说:“人工耳蜗产品全世界只有澳大利亚Cochlear(早研制生产人工耳蜗)、美国AdvancedBionics和奥地利MED-EL这3家公司的产品所占有,我们很难评估这一技术从研发、设计、生产、消费、服务等整条生产链上,终能够获取的利润,但我们非常清楚,利润之高是毋庸置疑的。”

  唐安洲告诉记者,1975年奥地利研制出世界个人工耳蜗之时,中国几乎是同时引进了这个技术。20世纪80年代,全国做了大约1000例进口的单道人工耳蜗手术,但术后发现,患者虽然能听到声音,却无法理解它的意思。这个原因致使国内医生对于人工耳蜗这种治疗方法产生了很大的怀疑。

  但是,这一误解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有限,我国所做的人工耳蜗手术只是“单道”的,所谓的单道人工耳蜗是指传递给听神经刺激的通道只有一个。而语言的信息是非常复杂的,只通过一个通道所得出的信息量非常有限,在这种情况下,植入者感觉出来的只有聒噪的噪音,而不是真正的语言。

  中科院声学所医用声学实验室主任、研究员肖灵说:“我们几乎是和国外同时意识到人工耳蜗的问题的,但就在他们一代一代研发更新自己产品的时候,我们的医生、科研人员还在徘徊,在这方面至少落后了10年。”

本土企业上演“绝地反击”

  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国外企业在中国市场的“高端占有率”,使得国内的本土企业开始日益意识到这一市场的巨大吸引力。中国的本土企业经过10多年时间的卧薪尝胆,也希望能够分一杯羹。

  不久前,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的人工耳蜗取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海南海药)副董事长许力宏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力声特所生产的人工耳蜗更加适用于“汉语系”,而海外进口的人造耳蜗仍是在英语的基础上研发生产的。

  不过,作为全球人工耳蜗的诞生地澳大利亚,其科学家告诫中国的创造者:人工耳蜗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医疗器械,除了医学理论的支撑,它还涉及信息技术、生物材料和精加工全方位的技术,需要人体工程学、仿生学、材料学等几十门学科的融会贯通。“作为植入人体的耳蜗,如果不能做到与人体融为一体,就很可能遭受排斥效应,反而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一个更为严峻的挑战在于:作为后发展国家“跟进式”的技术研发,中国、印度、巴西等国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路,很可能是遵循着“先驱者”的技术路线,而这一技术路线已经做了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如果不能突破这一技术路线,另辟蹊径,则完全有可能遭遇强大的“知识产权诉讼”。

  常年研究知识产权诉讼问题的律师吉昆峰表示,知识产权问题是我国高端医疗器械团队研发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难题,一方面,类似人工耳蜗的研发,需要大量的前期数据,另一方面,这一数据在研究领域的转化利用,需要煞费苦心地规避已经申请专利的“澳大利亚模式”“奥地利模式”,以确保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避免授人以柄。

  上海眼耳喉鼻科医院教授王正敏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的人工耳蜗完全具备自己的独立知识产权,在系统工程攻关和技术路线设计过程中,就已经考虑到如何避免出现知识产权纠纷的问题了。

  目前,已经获得人工耳蜗器械证书的上市公司海南海药,正在以此为契机,尝试增发新股。业内人士认为,增发后海南海药将占有力声特51%股权,成为控股股东。完成增发不仅可以使其人工耳蜗项目顺利投产和销售,更可以使公司在制药领域尤其是高端抗生素领域获得大发展。预计力声特人工耳蜗(成人治疗)在 2011年下半年投产销售,经过3年的市场培育,至2014年其年销售可能达到一万套左右,实现销售收入3.4亿元左右和利润一亿元左右。 

形成“竞争效应”仍需努力

  不过,记者在深入采访时发现,要真正意义上能够在被外国企业垄断的人工耳蜗市场形成“竞争效应”,仍需要漫长的努力。

  梁志武向记者深入剖析了国产品牌人工耳蜗即使进入市场,也会面临的难题:

  一是缺乏品牌认知度,澳科利耳公司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已经表明了这一企业在行业中的“领军作用”,在人工耳蜗业界,包括医疗界和医疗器械领域,“进口品牌”的口碑和市场力量都非常庞大,要真正打入市场,还需要花大量的努力。

  二是缺乏“团队影响力”,澳科利耳公司在国内和全球市场的占有率,不仅仅是靠单一的人工耳蜗植入技术,而是凭借着强有力的“整体团队”力量进行推广,从前期的筛查、佩戴助听器,到植入前的定做、植入后的语言恢复训练等,有一整套非常完善的组成部分来实现。

  梁志武说:“按照业内的预计,一套进口人工耳蜗植入的前后价格,高达17万至20万元人民币,如果国产人工耳蜗,则只需要6万元左右,价格只有进口人工耳蜗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按照国内市场的多年惯例,如果国产人工耳蜗能够走向市场并获得市场认同,"鲢鱼效应"肯定会刺激进口人工耳蜗价格下降。”

  不过,梁志武也明确表示,对于国产人工耳蜗而言,“低价”不能成为其的竞争优势,也不应该成为主要的竞争优势“"低价竞争"有可能在一段时间赢得客户的关注度。但是,医疗服务行业与其它各类消费品行业所不同之处在于,医疗服务行业的大特点在于"医疗技术"。”

  他说“只有我们所具备的技术完全能与这些国外品牌相抗衡,国产品牌才具备了在国内市场上的生存空间。而不能是在技术领域远远落后于全球领先品牌,却希冀通过低廉的价格来赢得患者的认同。从患者的角度来考虑,能够真正意义上自购的听力重症损失人士,除了价格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外,植入人工耳蜗之后,能够享受到的听觉效果,才是为重要的衡量标准。”

2011年03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