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市场分析 > 中国医疗事业近年的进步

中国医疗事业近年的进步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日报发布日期:2013-02-26浏览次数:29672

         几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很快,人民生活年年改善,但医疗的供应到了2005年还是没有增加多少。2006年以后供应增加了,但没有其他消费品增加得快。本文的目的是要解释上述现象,以及提供相应政策,使供应增速变得更快。
医疗服务供应增速的数据,来自于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的数量,从1990年的 3.45到2005年的3.57,几乎没有增加。但从2006年到2010年,分别是3.66、3.76、3.92、4.15和4.37,这5年每年约有4.4%的增加。但增速没有其他消费品高,根据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平均每人消费支出2000年是4998元,2010年是13471元。这10年平均每年约有10.1%的增加。同时,消费品价格指数年均约有1.8%的增加,所以平均每人实质消费每年约有8.3个百分点(10.1%-1.8%)的增加,远高于医疗服务供应的增加。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很快,人民收入增加,对消费品的需求增加,如果一项消费品的供应增加不够,它的价格便会上升。据中国统计年鉴,医疗价格从1996年至2006年分别增长了12.4%、22.9%、17.2%、11.7%、11.1%、10.5%、8.2%、8.9%、5.2%、5.2%和3.0%。这样的增速相对于这几年稳定的消费物价指数来说是很为显著的。所以到2006年在中国很多人说看病贵。 
         医疗服务供应增加缓慢,原因在于,在中国医疗保健提供是政府的责任,而中央政府将这份责任分给了地方政府。地方政府财力有限,他们大多将其有限的财力用于发展经济,因而只提供刚好够的医护人员以确保履行自己的责任。 我了解到上面的资料以后,才看到普林斯顿大学我的同事郑宗美女士对中国卫生部长陈竺的访问,知道2006年以后中国中央政府改良医疗供应的政策,包括增加城镇与农村居民医疗保险的百分比,城镇居民参保率从2003年的55%增加到2011年的97.5%。农村居民则从2003年的21%增加到2011年的89%,并增加医疗设备的供给、医疗人才的培训等。总之,中央政府增加了国家对医疗的投入。 

         要使中国医疗服务供应增加更快,一个简单的办法是,允许和鼓励民办医疗机构的发展。民办医疗机构不仅会增加医疗服务的供应量,并且会引入竞争,迫使公立卫生机构改善医疗服务品质。政府只需通过这样简单的倡议政策就能高效地给人民带来福祉。郑宗美女士在信中告诉我,2012年9月卫生部长陈竺在天津国际经济论坛宣告中央政府支持这项政策。
有些人不同意允许和鼓励民营医疗机构发展。 
         首先,他们认为,政府会失去对医疗系统的控制。但这问题不会发生,因为政府可以继续规范民办医院的行为,就像监管私营企业和民办学校一样。 
         其次,那些人认为医疗服务应和其他商品或服务有所区别,因为对于病人的需求,医生知道得更多,应由医生决定(经济学上被称为供应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但我们不能假设病人对自己的需求是无知的,因为他们可以咨询朋友和其他医生。如果医生对病人有这种剥削行为,在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是一样会发生的。 
         第三,有些人认为这个政策很难实行,因为中央和地方的医疗卫生官员已有既得利益,会保护公共医疗机构,反对建立私立医院。要解决这个问题,中央政府并不需要原则上肯定民办医疗机构是否可取或优于公立机构,只需开绿灯让它们成长。如果民办医院不如公立医院,病人就不会去民办医院。回顾中国经济改革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允许民间机构与政府机构展开竞争,如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与国有独资企业的竞争。
         我们考虑,地方政府可能不愿意鼓励民办医疗机构在当地发展,与它们办的医疗机构竞争。如果是这样,中央政府要确保建立民办医疗机构的权利成为一项国家政策。中央政府可以把引入私营医疗机构的政策,逐步施行,留有时间给地方政府权衡。如果实验成功,更多的地方政府将会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