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学术论文 > 创伤后急性弥漫脑肿胀非手术治疗探讨

创伤后急性弥漫脑肿胀非手术治疗探讨

文章来源:创新医学网发布日期:2013-12-09浏览次数:22592

   作者:张建超,宋建明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医院神经外科,223300

  【摘要】目的 探讨创伤后急性弥漫脑肿胀(PADBS)的机制及非手术治疗措施。方法 对创伤后发生急性弥漫性脑肿胀26例非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按照GOS评价,8例入院时双瞳散大,入院后72h内死亡,7例病情加重后因家属拒绝手术而死亡,11例保守成功,存活率42.3%,3级重残1例,4级中残1例,5级良好9例。结论 对于创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GCS评分>12分,中线移位<0.3cm,ICP<2.7kPa可早期使用甘露醇、甘油果糖、白蛋白(或血浆)、激素、呋塞米、巴比妥类药物及依达拉奉等药物综合保守治疗,后期的恢复效果良好,避免手术二次创伤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脑创伤,急性脑肿胀,非手术治疗
  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是神经外科常见急诊病例,也是神级外科医生处理比较棘手的问题,病情发展迅速,死亡率高,据国外文献报道高达87.2%[1],本文是回顾我院2010-07~2013-05以来,26例急性创伤性弥漫脑肿胀非手术治疗的经验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本组患者中,男21例,女5例。年龄11~76岁,平均年纪56.6岁。均为创伤后1小时内来院就诊,患者神志清醒8例,嗜睡3例,昏迷15例,GCS评分在12~15分10例,8~12分8例;0~3分8例;双侧瞳孔直径正常及对光反射灵敏15例,双侧瞳孔直径正常,对光反射迟钝3例,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8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21例,打击伤3例,坠落伤2例;硬膜下少量薄层血肿11例,颞骨骨折伴少量硬膜外血肿3例,脑挫伤并颅内血肿12例,多发性肋骨伴创伤性湿肺骨折2例,饮酒后伤6例,4例呕吐物误吸。
  1.2 CT表现

  26例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白质的CT值高于正常,脑室、脑室系统不同程度的受压,18中线移位例患者,其中4例患者中线移位<0.3cm,脑室系统轻度受,2例中线移位0.3cm~0.5cm,脑室系统明显受压,4例患者中线移位0.5cm~0.8cm,脑室系统严重受压,基底池及环池模糊显示,8例患者中线移位>1.0cm,基底池及环池闭锁;2例患者可见一侧颞叶脑挫伤,未见脑内血肿;中线未移位的8例患者中,2例患者CT显示颞部可见薄层硬膜下血肿,量低于8ml,伴蛛网膜下腔少量出血,3例患者颞骨骨折伴少量硬膜外血肿,量低于7ml,3例颅内无出血。
  2 治疗

  2.1 所有患者均在受伤后1小时内被送至本院急诊,入院前有19例患者均出现呕吐,4例患者诊断误吸,紧急吸除呕吐物,在救护及搬运过程均无二次损伤。
  2.2 患者进入本院急诊绿色通道,紧急吸氧及生命体征监测,头颅CT的检查,根据患者病情的缓急做相应的辅助检查,所有患者急诊给予甲强龙120mg静注、呋塞米40mg静注、甘露醇250ml 30min内静滴完,控制晶体液体的补充量,绿色通道收住入院。
  2.3 颅脑创伤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的监测;,患者均在伤后6h内行有创颅内压监测,于床旁锥颅,仪器使用美国ItergraNeurosciences公司生产的Canino SPM-1单参数颅内监测仪,探头为Canino 110-4B型(脑实质内型)和Canino 110-4HM型(脑室内型);其中脑实质内型监测8,脑室内型18例,6小时内复查头颅CT,根据CT影像了解局部脑组织明显移位程度,初次监测10例患者ICP在2.0kPa~2.7kPa;16例患者ICP在ICP 2.7 kPa~4.3kPa;治疗后6小时后监测ICP:12例患者ICP 2.0 kPa~2.7kPa;10例患者ICP 2.7 kPa~5.2kPa;4例患者ICP>5.3KPa;72小时监测ICP:11例患者ICP 2.0~2.7kPa;7例患者ICP 2.7 kPa~4.1kPa ;8例患者因脑疝死亡。
  2.4 本组入院后均进入(NICU)系统护理与治疗,均采取头高位20度,促进脑静脉回流,减轻脑淤血,所有患者均使用苯妥英钠镇静及冰帽降温;明显烦躁患者给予冬眠合剂;根据脑肿胀程度分别使用脱水剂、利尿剂、纳洛酮、白蛋白(血浆)及激素等综合治疗:其中脱水剂与利尿剂交替使用,甘露醇与甘油果糖交替使用;前三天治疗:中线无移位或者移位<0.3cm,甘露醇快速静滴125ml q8h、甘油果糖250ml,q8h、呋塞米静脉注射40mg,q8h、人血白蛋白静滴10g(或者血浆300ml),q6h、甲强龙静滴120mg,q8h、纳洛酮静滴3mg,qd;中线移位>0.3cm患者,甘露醇快速静滴125ml q6h、甘油果糖250ml,q6h、呋塞米静脉注射40mg,q6h、人血白蛋白静滴10g(或者血浆200ml),q6h、甲强龙静滴120mg,q6h、纳洛酮4mg,qd;3天后根据脑水肿程度调整剂量,持续使用3~4w,其中甘露醇使用不超过1w;对于有脑挫伤患者,伤后的6小时内慎用甘露醇;同时积极加强氯化钾及氯化钠的补充,随时监测血电解质,一般每日补充氯化钾4~6g,氯化钠补充根据血钠调整;刚入院的12小时,控制晶体液体的补充量;加强电解质的补充与监测;中线移位>1.0mm患者行脑室穿刺脑脊液引流术,引流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防止引流不畅或者引流过度;对于昏迷患者行气管切开,脉氧异常患者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防止低氧血症加重脑水肿;早期使用ca+离子拮抗剂,预防和改善脑血管痉挛,减轻ca超载,常规每次40mg尼莫地平,每日三次,口服或者鼻饲;严重者给予100mg尼莫地平,静滴,维持24小时,密切监测血压;早期使用依达拉奉,30mg,每日2次静滴,不低于4~8w;神经节苷酯对于神经细胞的损伤修复有一定的效果,早期100mg,每日1次静滴;使用1w后可根据病情酌减剂量,连续使用不低于4~8w;对于并发肺部感染7例患者,加强雾化吸入及翻身拍背,15例昏迷患者行气管切开;本组患者入院后分别于6、12、18、24、48、72h复查头颅CT,3日后根据病情1-2d复查头颅CT,如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行头颅CT复查,根据CT检查结果随时调整脱水及利尿剂的使用量。
  3 结果

  本组26例患者中8例患者应入院时双侧瞳孔散大,进入NICU后72h内死亡,7例患者因脑水肿加重,脑疝形成,因患者年纪较大等原因,家属拒绝手术而死亡,11例患者保守成功,存活率42.3%,其中2级植物生存0例,3级重残1例,4级中残1例,5级良好9例;18例中线移位的患者中,4例中线移位<0.3cm均存活,中线移位>0.8cm均死亡;4例误吸患者中,3例脑肿胀进行性加重而死亡;ICP<2.7 kPa保守成功率高,ICP >5.3 kP死亡率高。
  4 讨论

  4.1 创伤性脑肿胀机制,
  创伤性脑肿胀于创伤后2~4h或者稍长时间出现,病情恶化快,国内报道死亡率高达80%以上[2],病理变化特点是脑外伤后过多水分聚集于脑细胞内外间隙,导致脑组织体积增大,甚至引起局部脑组织移位及脑疝形成,是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PADB与氧自由基关系密切,Marklund等[3]已经证实脑损伤后大量自由基产生,过度氧化脂质,使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导致早期血管源性脑水肿,颅内压增高,脑细胞进一步缺血缺氧,进而出现细胞毒性脑水肿;目前认为创伤性脑肿胀分子机制比较复杂,创伤早期血脑屏障的破坏和打开,大量的水分及炎性细胞聚集于脑组织,释放炎性介质,其中包括自然杀伤细胞、T辅助细胞、T毒性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巨噬细胞;炎性细胞及炎性介质对于神经细胞及神经胶质细胞有潜在的损伤[4];传统认为分子机制有(1)外伤后活性氧或氧自由基的损害;(2)兴奋性氨基酸增多,导致神经毒性;(3)缺氧导致ATP减少,进而导致细胞膜上Na+-K+-ATP酶活性下降,离子泵功能障碍,进而导致细胞内高Na+,形成细胞性脑水肿;(4)外伤后脑组织肿胀,脑组织缺血缺氧,细胞内乳酸中毒,细胞的有氧氧化异常导致ATP供能障碍,细胞的生理功能衰竭,甚至细胞凋亡。(5)严重的脑肿胀,细胞膜上钙超载是神经元细胞水肿死亡的终途径;Holmin等实验证明外伤后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T细胞、单核细胞均能分泌IL-I,TNF-a,L-6等炎性因子,这些炎性因子可导致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加重脑肿胀;另外,水通道蛋白(AQP4)与外伤后脑肿胀密切相关,水通道蛋白是近来发现与水运转有关的细胞膜运转蛋白,KIENING等[5]研究证明脑挫伤后8h内AQP4表达下降是细胞毒性脑水肿的主要原因;在脑组织缺血缺氧早期AQP4表达明显下降;在血脑屏障(BBB)受损的血管源性脑水肿模型中,AQP4表达明显减少;再者,内皮素(ET)在脑外伤后脑血管中明显增高,ET合成增加,作用血管平滑肌,使细胞内的钙浓度上升,血管收缩,ET水平与脑肿胀的程度密切相关。
  4.2 创伤性脑肿胀的药物治疗总体看法一致,但是对于糖皮质激素的激素使用争议较大。甘露醇及甘油果糖作为渗透性脱水剂,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使脑组织中水分进入血管,目前临床疗效肯,是广泛应用的渗透性脱水剂[6],特别是甘露醇有减轻血液的粘稠度,改善红细胞的脆性及可塑性,使之更容易通过水肿的毛细血管;使用渗透性脱水剂后,血液被稀释,加强氧自由基的清除,改善脑供血及缺氧,但是对于不同程度脑肿胀及不同年龄患者使用剂量有一定差异,本月组患者中,对于中线无明显移位,脑室系统轻度受压,使用剂量相对偏少,使用时间相对较短,脑挫伤伴脑肿胀,尽量在伤后6后小时使用,避免早期血脑屏障破坏,甘露醇及甘油果糖进入挫伤脑组织而导致局部脑肿胀加重;对于年长患者要预防渗透性肾病的发生,同时加强电解质的监测与补充。白蛋白及血浆的脱水作用得到一致认可且没有严重,缺血后30minn内使用可减轻脑水肿,它可以通过金属离子的交换来阻止酯质氧化,渗透性清除透过血脑屏障的大分子物质和减轻血管源性脑水肿[7]。依达拉奉对于外伤后脑肿胀使用比较普遍,效果肯定,国内外广泛用于脑外伤疾病,他是一种新型的强效氧自由基清除剂,(主要成分是3-甲基-1 甲基-苯基-2-吡唑啉-5-酮)可以抑制脑组织的脂质过度氧化,清除氧自由基,减少神经细胞的凋亡[8],本组患者入院后均早期足量使用依达拉奉,持续4~8w,效果理想;对于糖皮质激素使用经过有些观点认为利>弊,不能降低患者的远期死亡率,由于脑外伤后糖皮质激素受体(GR)的数量及功能明显下调,出现糖皮质激素抵抗现象,早期大剂量冲击疗法能稳定肥大细胞膜,有效减少炎性介质的释放,减轻细胞内膜的水肿,且能促进受损神经元的自我修复[9]。
  脑外伤后弥漫性脑肿胀保守治疗是复杂的且高风险,是个综合的治疗过程,对于中线无移位或者移位<3mm以内单纯性脑肿胀,脑室系统受压轻,GCS12~15分,ICP<2.7 kPa,保守治疗成功率高,中线移位3~5mm,患者神志清醒,侧脑室脑明显受压,环池、四脑室及三脑室轻度受压,GCS8~12分,保守风险大,要密切监护生命体征,必要时行侧脑室穿刺,可增加保守治疗成功率;中线移位5~8mm,几乎脑室系统均受压,即使行侧脑室穿刺等有创治疗,保守成功机会较低;中线移位>10mm,GCS3分,保守成功几率极低。对于老年患者;决定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保守治疗的成功因素很多,脑外伤的受伤程度的是决定性的因素,其他综合治疗措施时效性是重要因素,把握好外伤后脑肿胀保守的指针,可避免一部分病人盲目开颅减压带来的近期及远期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Ldato RD,Sarabia R,Cordobs F,et al.Posttraumatic cerebtal hemisphere welling[J].J Neurosurg,1998,68:417.

  [2] 王忠诚.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技出版社,2005:434.

  [3] Markland N,Clausen F,Lewander T.Montoring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production after traumatic brain injure in rats with microdialysis and the 4-hydroxybenzoic acid trapping method[J].J Neurotrauma ,2001,18(11):1217-1227.

  [4] SAHUQUILLO J POCA M A,AMOROS S.Current aspects of pathophysiology and cell dysfunction after severe head injure[J].Current Pharmaceutical Design,2001,7:1475-1503.

  [5] KIENING K L,FRANK K H,LANDEGHEM V ,et al.Decreased hemispheric aquaporin-4 is li[x]nked to evolving brain edema following controlled cortical impact injury in rats[J].发色斑就,2001 ,15(1):90-98.

  [6] Nilsson P,Enblad P,Chambers I,et al.Survey of traumatic brain injure management in european brain-IT centres year 2001[J].Acta Neurochir Suppl,2005,95(2):51-53.

  [7] 苏莉娟,韩宁.白蛋白治疗急性脑梗塞36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07(12)23-23.

  [8] 顾学兰,丁新生,等.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评价.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5,24(2):113-116.

  [9] Grundy PL Patel N,Harbuz MS,et al.Glucocorticoids modulate the NGF Mrna response in the rat hippocampus after traumatic brain injure. Brain Res,2001,892(2):386-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