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业界动态 > 没有线下服务的移动医疗能走多远

没有线下服务的移动医疗能走多远

文章来源:村夫日记发布日期:2015-03-12浏览次数:11961

  有一些移动医疗项目因为没有线下服务支持关门了。美国保险巨头Aetna的CarePass是其中之一。两年前Aetna兴冲冲地推出CarePass,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让用户把各种可穿戴设备上的数据传上来,并根据自己的健康目标设定健康管理计划。用户同时还可以通过CarePass平台查找疾病信息、预约就诊等。短短两年,CarePass停止了运营,原因是用户活跃度很低。仅靠预约、查询、信息整合等功能根本无法留住用户。
  同样因为缺乏后端服务而关门还有Zeo。前后融资2700万美金的Zeo通过睡眠跟踪手环和App检测睡眠状况并配合睡眠改善意见和睡眠教练。这家公司从未盈利,烧完了钱后关门,没有找到买家。
  从这些失败的案例来看,用户需要真材实料。跟踪自己健康数据,然后呢?知道了睡眠问题,然后呢?正在锻炼试图减肥,但效果很弱,然后呢?血压高吃药了,然后呢?目前的移动医疗在解决前面一半,然后呢?移动不是目的,而是辅助治疗的一种手段。
  而从中国近几个移动医疗投资来看,仍然在走移动为目的的路线,和线下的结合仍然很弱。近北极光创投领投了博医帮,这是一款糖尿病院外管理的应用,用户通过App可以与教育师进行初级沟通、学习自我管理、详细记录院外数据,也可以基于院外监测的数据与医生对接问诊。
  这个模式和Zeo有类似的地方,都是通过病人自觉跟踪数据,然后根据数据提供教练和健康建议。但关键问题是,就算病人有积极性持久地记录数据,那么之后的服务谁来提供?中国的医生没有太大动力提供稳定的后端服务,而这确是此类模式的核心。病人需要切实的诊断,建议,行动,但作为平台枢纽的App对服务提供方——医生,却是没有办法控制的,这就成为这类模式大的软肋。
  另一个近获得融资的项目趣医网,主打的是“去医院”掌上医院APP。作为平台或者技术,这类模式可以为改变中国病人就医习惯服务,提供预约和查询功能。这类模式同样面临Carepass被替代性强的问题。用户并不需要太多的预约选择,通常会锁定自己所在区域内的几所医院。预约对他们来说为的是方便,但这项功能很容易被代替,只要有更方便的方式,比如绑定银行卡的预约平台,他们就会迁移。技术性平台的软肋正在于此。
  说了那么一些模式,我们再来问一句:没有服务的移动医疗能走多远?这背后有实际原因。一个是中国医生缺乏通过服务经营品牌的动力,另一个则是投资者更多看好概念,而不希望模式过重,假如配合线下服务,必然要加大投入,虽然有了更实际的服务做保障,但投资也会很大,对于想要快进快出的投资者来说吸引力不大。
  用户的健康服务需求分为几个环节:信息收集和查询、预约等基础环节服务、支持就诊的周围服务。前两个环节是技术活,差异性不大。后一环,也就是辅助就诊的服务,范围比较大,包括电子病历,远程医疗,术后康复管理,慢性病管理等范畴。这些服务对于用户的意义很大,因为直接关系到他们看病这个过程。比如电子病历和远程医疗可以直接方便病人和医生交流,省去麻烦。而术后管理和慢病管理有助于改善病人的健康状态,也是用户需要的。
  美国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把移动医疗和后一环——也就是辅助就诊的服务分隔开来做,不能提供医生就诊相关服务,移动医疗只能停留在技术层面,很难向服务深入,也很难留住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