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业界动态 > 大数据做移动医疗遇发展瓶颈 怎么破?

大数据做移动医疗遇发展瓶颈 怎么破?

文章来源:财新网发布日期:2015-03-24浏览次数:11902

        大数据时代来了,人人都在说大数据,有人说大数据是未来金矿,有人说大数据是概念泡沫,大数据到底是什么?又能做什么?在移动医疗领域,一些企业正在尝试大数据的运用,但仍要面对政策的制约。 
        在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关村园区,“中国科学院大数据挖掘与知识管理重点实验室”日前揭牌。与中科院大数据实验室合作的有多家企业。作为移动医疗的代表,春雨移动健康CEO张锐对记者表示,大数据的意义在于把医生资源带到互联网上来,通过线上沟通和数据采集来降解和沉淀医生的智力,以形成人工智能,提高医生资源的利用率。 
        “现在的一个医生,在全球多能管理30个糖尿病患者,但是大数据研究一做出来,一个医生能管理200个糖尿病患者,光这一个应用,我们就可以增加七倍的生产力。”张锐举例。 
        中国科学院大数据挖掘与知识管理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包括大数据科学理论、大数据建模与挖掘算法、大数据技术以及大数据应用等。据石勇介绍,在此之前,中科院的大数据研究已经与一些商业机构合作,其中包括1号店、广发银行等,新的商业合作伙伴包括春雨医生、拉卡拉、泛鹏天地、中国华容控股等。 
        大数据怎么做医疗 
        中国科学院大数据挖掘与知识管理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导师石勇教授对财新记者表示,在大数据研究方面,中国位处世界前列,但是怎么将研究的成果运用到企业层面是比较落后的。“中国的问题就是怎样把企业和科研机构完美的结合。” 
        对于“大数据”(Big data),研究机构Gartner给出了这样的定义。“大数据”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换言之,如果把大数据比作一种产业,那么这种产业实现盈利的关键,在于提高对数据的“加工能力”,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 
        据石勇介绍,像谷歌、亚马逊等大企业都有自己的方法处理自己的数据,但是这些是没办法交替的,因为二者的数据结构不一样,所以现在重要的是解决异构数据的结构化问题。“这就如同庖丁解牛,看数据主要是为了提取数据结构,使它变成一个可分析的数据表。数据是知识,如何在海量数据中提取让我们做正确判断的知识,是一个技术问题。”石勇说。 
        张锐说,“在精确医疗中有一个基本的认知,也就是当前春雨公司正在做的工作——数字医疗。数字医疗基础的方法论就是通过数据采集,对数据进行监测和解读,然后进行数据干预。”
发展仍存瓶颈

        春雨移动健康公司成立于2011年,推出的移动医疗APP“春雨掌上医生”目前已涉及健康咨询、家庭医生、预约挂号等功能,这是一款“自查+问诊”的健康诊疗类手机客户端,用户可通过春雨掌上医生,查询有可能罹患的疾病, 免费向专业医生提问。 
        张锐表示,春雨正在建立HER模型,即electronic health record,用户电子健康档案。是人们在健康相关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备查价值的电子化历史记录,EHR是以居民个人健康为核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实现多渠道信息动态收集,满足居民自我保健、健康管理和健康决策需要的信息资源。 
        “EHR可以被看作健康大数据,它由实时健康流数据、历史疾病数据、体检及基因检测数据和健康消费行为数据四大块组成。”张锐认为,EHR是未来医患沟通的操作系统,通过HER,世界上任何地方的医生都可以对用户进行有效的健康干预和健康指导。 
        通过合作,春雨的数据接口将对大数据实验室开放,实验室将建立健康流数据模型,将这些用设备采集来的数据,通过机器来监测数据变化的情况,并进行健康预警。另一方面是开发机器的人工智能。这种人工智能在某种意义上就像百度的搜索引擎搜索东西,搜一个词,能检索到很多网页。春雨将在其平台上搜索疾病病症的数据交给大数据实验室,实验室就在疾病里寻找症状与疾病之间关联的规律,然后进行人工智能的在线医疗。 
        张锐认为,HER是移动医疗商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我们每个人的EHR数据变得更加丰富的时候,医生将会有控制力地对我们进行干预,我们现在有很多商业化的事情,让医生来主动地对用户来进行检查,当然这涉及到一些动力的问题和分配体系的问题,相对复杂,但是我们在调整这种分配体系。在数据化背景下,一切都变得可能。” 
        但不容忽视的现实是,在中国,可靠的数据信息被垄断在公立医院中,且在医院与医院之间形成信息孤岛,互不开放,这导致大数据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成了无源之水。 
        “目前一些生理化数据,如验血化验单等,其主要来源是医疗机构,而这些医疗机构的数据并不对外开放,我认为这些应属于用户。数据孤岛背后是利益驱动,医院在利益驱动下可能会出现过度检查。数据孤岛对全球医疗是一个不好的情况。”张锐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