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业界动态 > 贵州医院大肆“骗保” 监管何以形同虚设

贵州医院大肆“骗保” 监管何以形同虚设

文章来源:人民网发布日期:2015-08-19浏览次数:8123

          新农合资金是农民看病的“保命钱”。然而,在贵州部分地区,从县医院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再到私立医院均查出套骗新农合资金的行为,甚至医患合谋骗保。如六盘水市,抽查定点医疗机构135家,发现涉嫌套取新农合基金及基金管理不规范的有107家,问题查出率达76.30%;安顺市抽查定点医疗机构41家,均不同程度存在套取新农合资金的行为,问题查出率高达。 
          纵观骗保的手法,既有小病大治“被住院”,又有没病假用药、假手术,某些医院甚至邀农民到医院“几日游”,包吃、包住、包接送。表面上,涉事医院赚了钱,有关农民被“好好招待”,医患似乎“双赢”。可这挖的实际是社会保障的墙角,被骗取的社保资金不光涉及财政投入,而且要由缴费者——农民自己来“埋单”。更重要的是,如果骗保多发,会导致医保基金严重“失血”,倘若医保中心“被掏空”,终倒霉的只能是参保的农民。 
          这之中,监管缺位难辞其咎。黔东南州新农合主管部门监管人员183人,其中审核人员81人,按每年平均补偿644万人次来算,每个人要审核8万人次,据说力不从心。甚至有的私立医院是当地的招商引资项目,出于“保护发展”的目的,主管部门根本不去监管。此外,一些医保药物的招标采购价也很不正常。比如,基本药物(省平台挂网)注射用血栓通0.15g价格为32.8元/瓶,而同类药未挂网批发到个体诊所仅售13.5元/瓶。巨大的差价,难掩商业贿赂与腐败。再者,对新农合骗保的惩处“绵软”。黔东南州纪委秘书长吴建良指出,新农合行政主管部门对套取骗取资金的行为睁只眼闭只眼,多只是取消定点医疗机构资格,“从2006年开展新农合以来,全州无一例吊销医疗机构许可证、吊销执业医师许可证的记录。”违法成本反而大大低于守法成本,令一些人有恃无恐。 
          正由于监管漏洞繁多,一些监管者责任心低下,甚至存在赤裸的利益合谋,才导致新农合骗保在贵州部分地区泛滥。许多地方的管理机制常常存在雷同性,发生在贵州的新农合骗保,在其它地区是否同样存在,这是人们不得不产生的疑问。既然知道骗保的“病根”,有关方面打算如何“医治”?

          必须指出,加强监管绝不能给群众正常看病添麻烦。监管需要紧盯的是那些非正常“病例”,要打击的是恶意过度医疗、假治病真捞钱。从专业的角度,本着为公众负责的态度,区分划界必须科学、审慎、有效。当一些地区问题查出率达76.30%甚至,“人手不足”无法成为“免责”的挡箭牌。很多时候,责任心与兢慎度才是发现问题的关键。此外,对于明显存在巨大差价的药品招标采购,只能说明应有的过程公开异变为心照不宣的暗箱操作。阳光是好的防腐剂,见不得光的事难说“没问题”。没有惩处难有敬畏,对于严重违反职业操守的医生,对于诈骗医保资金的医院,理当予以严惩。涉嫌渎职腐败的管理者,行政与司法惩处更不能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