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业界动态 > 健康 医药 借“互联网+”冲刺千亿产值

健康 医药 借“互联网+”冲刺千亿产值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发布日期:2015-09-29浏览次数:7310

         2012年,离开美国硅谷的海归博士夏瑜与三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来到中山,在位于火炬开发区的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内一同创办康方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踏上了创业之路。 
        不到3年,这家公司已拥有8000平方米的国际标准实验室、数千万元高端实验仪器、研究生比例近50%的员工团队以及近20项研究专利,去年,康方生物还获得了科技部认定的“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称号。 
        健康医药产业,曾被比尔·盖茨喻为“未来能超越信息产业的重点产业”。目前,中山的健康医药产业已形成了国家健康产业基地、华南现代中医药城、翠亨医疗器械科技园协同发展的格局,涵盖研发、中试、检验检测、成果转化、产业孵化等领域。 
        然而,从规模、产值和集聚效应来看,中山的健康医药产业离“”仍有一定距离。从近500亿元产值到千亿元产业集群,中山健康医药产业还需跨过几道槛?

        1.产业现状

        产值年均增长超过30%

        在“药谷”、“医药生物产业园”等概念频频出现的今天,以构筑“大健康”产业链为主要目标的健康科技产业集群却屈指可数。近年来,中山健康医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超过30%,去年该产业产值已近400亿元。截至目前,这一产业已吸收来自美国的直接投资额约8000万美元,发展势头迅猛。 
        目前,全市拥有健康医药企业370多家,涵盖研发、中试、检验检测、成果转化、产业孵化等领域,形成以国家健康产业基地为龙头,引领带动华南现代中医药城、翠亨医疗器械科技园协同发展的格局。诺华医药、中国医药、联邦制药等一批大型健康医药企业已在市内投资落户。 
        作为全市健康产业的大本营,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以健康科技产业为核心,探索出了“政、产、学、研、贸”结合的一体化发展模式,构筑起一个大健康产业的完整脉络。 
        “在基地里,健康医药企业已经形成了集聚效应,不论是药物研发、生产制造,还是物流推广的企业都有很多,这为创业者提供了非常适宜的土壤;此外,中山的大企业不多,小企业群体庞大,呈现出‘星星多月亮少’的格局,这给创业者提供了很好的发展空间。”杨得坡是内尤里卡天然药物公司的科技特派员与研发首席科学家,在他看来,基地能够吸引众多研究者、企业家来此打拼的原因,就在于好的创业环境。 
        目前,园区内的企业基本集中在制药、器械、保健品、医疗信息等4大领域,而每一个领域内部,又细分出研发、生产、中试、物流等类型的企业。“分工合作、互助互补,对企业来说,无论它处在产业链的哪一个环节,基本能在园区里找到上游或者下游的合作者。比如我制药,园区里就有人能帮我卖药、帮我推广,也有人能为我提供更加先进的技术。”健康基地管委会一名负责人表示。 
        根据2014年的数据统计,该基地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09.02亿元。这300余亿元的产值,则是由基地内170家企业所贡献。 
        2.发展瓶颈

        缺大企业产业链待完善

        作为还在成长阶段的产业集群,大企业数量不够、产业链结构有待完善、部分小企业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一度成为行业崛起的掣肘。对此,中山国家健康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方迎十分清醒。 
        “相比于广州、深圳、上海等健康医药产业发展得比较成熟的地区,中山上规模的企业比较缺乏。如今中山大部分企业都很年轻,在市场上竞争力并不强。”杨得坡认为。 
        奕安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的首席运营官马卡也坦言:“现在公司产品要进行的分析检验,都要送样到上海、广州等地。中山虽然有国家健康产业基地,但的研究机构、分析中心还比较欠缺;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配套也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他希望能有更多医药企业加入,把整个行业撑起来。 
        此外,由于自主技术创新机制尚未形成,部分企业的自主研发、创新能力较弱,也严重影响了中山健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些中小企业只想坐享其成,不重视研发的投入,每年投入新药研发方面的资金不足销售收入的1%,企业自主技术创新机制尚未有效形成。依照国外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经验,企业应该是研发和创新的主体。”夏瑜表示,许多生物医药企业缺少甚至没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他们大多数产品的核心技术是引进的,或者是靠合资合作发展而来的。这将严重制约生物医药产业的管理和创新,同时也影响了中山市生物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龙头企业不多,单一企业没有竞争力,上市能力不足,这些问题确实存在。”方迎表示,政府及基地管委会也已针对这些问题制定出了相应对策。“我们目前针对山德士、安士、九州通、中智等有潜力的、规模在10亿至40多亿元的企业进行重点培育,这里面不仅有药物生产者,也有药物物流企业。” 
        3.突围之路

        以“互联网+”思维创新融合

        在中山新型专业镇发展版图上,到2020年全市将形成1个销售收入超5000亿元的产业、3个超1000亿元的产业。其中,健康医药就是1000亿元版图中的一块。对于这个产业而言,如何才能突破瓶颈制约,寻求更持久发展?

        经过十多年的科技创新发展,位于健康基地的中智药业集团已经从一家小小的药品批发门店,做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且年销售额已超5亿元的药业集团。“自主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中智集团创新发展的核心实力体现,截至目前,我们已经有专利30多项。”成金乐透露,从破壁饮片项目研究开始至今,中智申请相关的别的经费支持已经超过1500万元。 
       

 

         据了解,中智集团每年科研投入都不低于企业产值的3%,在自主研发的带动下,近几年销售额也一直有高于25%的增长,2014年已经达到5个多亿,预计2016年能实现10个亿销售。 
        中智制药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道出了当下企业升级的共性趋势:借助核心技术创新,可引领产品乃至产业的革命。 
        据国家健康产业基地总经理助理余从洪介绍,为了带动医药企业整体创新水平获得较快提升,该基地正朝着“”孵化器的目标发力。据了解,基地计划依靠孵化器到2017年新引进10个以上创新团队,转化10个以上创新成果,促进20家以上企业进入加速器发展,10家以上企业进入产业园发展。 
        “基地现已形成了完整的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企业培育链条,健康医药孵化器已成为推动健康基地创新项目集聚、产业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余从洪透露,该基地今年还将积极与中关村科技园区开展“互联网+健康产业创新融合示范工程”建设,与中关村健康产业、互联网、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协会、产业联盟、优势企业合作,促进互联网+健康、智能医疗器械、健康生活等新产业形态的发展,形成产业发展新引擎。 
        他山之石

        上海张江

        借VIC模式

        缩短新药研发“马拉松” 
        在创业伙伴眼里,硅谷归来的陈博可谓大胆:2012年,没有庞大的创业团队,没有“高大上”的实验室,他就背着一只双肩包闯进了张江。如今,他所创立的上海君实生物医药科技公司已获得千万融资,成功研发的一款抗癌新药正等待国家食药监局审批。 
        三年不到 低成本研发出原创新药

        三年不到就做出一款原创新药,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但陈博在张江做到了。十多年来,“张江药谷”逐渐形成完善的产业集群,搭建起上百个公共平台,让创业者不出园区就能以较低成本享受创业所需的配套服务。“背着书包去张江”,在这里成为一句流行语。 
        从美国回来,在烟台、武汉等地看了一圈,陈博后选择了张江:“这里吸引我的,一是人脉,二是孵化平台。” 
        陈博记得,前两年公司申请食药监局的临床批文,按规定要递交一系列检测报告,如果自行购买检测设备,仅一台流式仪就要200万元。这年,陈博的融资不过1000万元,若按传统路子,这笔钱买了设备也就“烧”完了。在张江,他遇到另一种解决方案:所有检测都在张江的各类平台上完成,比如,毒理实验就找设在张江的国家新药上海安全评价中心做。 
        这得益于在十多年前张江就提前的布局生物医药创新的产业链,具体来说就是“VIC模式”:即资本(VC风投)+拥有知识产权的项目(IP)+外包公司(CRO),从而形成了从新药探索、药物筛选、药理评估、临床研究、中试放大、注册认证到量产上市的完整产业链。这意味着企业在产业链的各阶段都能找到平台对接,综合研发成本降到低。 
        引入VIC模式 医药产业装上加速器

        据了解,中小型的医药研发企业,往往由于后续资金不足而“休克”甚至倒闭,原本有希望研发成功的新药,因此中途夭折或者被资金充足的大公司接盘买走——这样的事每天都在中国和国外发生。对于许多企业来说,完成新药研发的全过程、终走向产业化,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透过VIC模式,许多医药企业可以轻松跑完新药创制的马拉松。
所谓VIC模式,是指拥有核心知识产权的中小型医药研发企业(IPC),把自己正在研发的新药到张江新药孵化平台。获平台专家库评审通过之后,可以得到政府引导资金和风险投资(VC)的“输血”,可以“租用”专业研发外包公司(CRO)的研发人员和实验室设备,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终进入产业化的新药,这家中小企业仍然拥有所有权,能获取大利润。 
        依托这一创新的模式,张江的生物医药产业如装上了马力十足的“加速器”,在推进自身产业发展的同时,为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记者观察 
        新药开发要提速全生产流程均需加速器

        当前,健康医药产业已然成为各大区域经济体的新宠。对于中山而言,虽然已形成一个近400亿元的产业集群,但企业之间的融合度并不够,集群优势无法充分发挥。用部分药企负责人的话来说,“都是单枪匹马,自己创造自己的优势,没有创造中山优势”。 
        然而,对于健康医药这一新兴产业而言,协同作战的需求却是十分迫切。新药开发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从新药探索、药物筛选、药理评估、临床研究、中试放大、注册认证到量产上市,经历这一完整产业流程,对于众多尚处成长期的企业而言,十分艰难。要缩短这场“马拉松”,既需要来自于源头的技术创新,也需要制药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研发单位乃至医疗机构之间的默契配合。 
        从这一层面考虑,张江的“VIC模式”为中山健康医药产业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范本。在整条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均有政府牵头的协作单位助企业一臂之力,促使企业能够快速走完生产流程,投入市场并取得收益。 
        除了为整条生产流程装上加速器外,在健康医药产业方面,对中山的人才政策改革呼声同样极为迫切。在这一方面,张江也给出了较好的示范: 
        面对人才瓶颈,张江在国家有关部门全力支持之下,改进人才居住证积分制度和直接落户办法,创新人才培养和评价机制,拓展科研人员双向流动机制,加大创新创业人才激励力度,推进上海自贸试验区与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联动建设人才改革试验区。 
        为了集聚高端国际人才,张江还重点引进新兴产业细分领域的海外高层次人才,争取先行先试海外人才离岸创业基地建设,为海外人才离岸创业提供平台,同时计划设立海外人才联络点,依托国际猎头公司,面向全球集聚世界的高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