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业界动态 > "上海牌"介入机器人问世 有望让医生摆脱辐射伤害

"上海牌"介入机器人问世 有望让医生摆脱辐射伤害

文章来源:东方网发布日期:2016-08-22浏览次数:280

       据《劳动报》报道,很多心血管病人需要接受介入治疗,然而为了治疗病人,介入医生却不得不长期全程暴露在辐射线中。日前,从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传来消息,该院余波教授及其团队成功自主研发的远程数控血管介入机器人,已经顺利完成动物全脑血管造影手术。这一的医疗技术创新项目标志着,未来介入医生有望摆脱辐射带来的职业伤害。 据介绍,血管腔内治疗手术因具有微创、有效、快速恢复等优势,受到广大患者欢迎,已成为心血管疾病主要的检查和治疗手段。但目前的介入手术需医生全程暴露在射线下完成,虽有严格的防护措施,但对长期工作在射线下的医护人员来说仍然存在一定的职业风险。机器人辅助血管介入技术将是未来血管腔内治疗发展的重要方向。由余波教授领衔的华山医院、浦东医院血管外科团队经过不懈努力,自主研发了具有完全独立知识产权的可远程精确控制的血管介入数控机器人。浦东医院昨天介绍,这一成果标志着,未来介入医生可以通过远程操控机器人来精确完成血管腔内手术。目前从动物实验的操作时间和技术成功率等结果来看,证实了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远程医疗是医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带来的便利可以使医疗资源突破地理的限制,实现医疗资源的再平衡。”余波教授坦言,浦东医院一直在这一领域进行探索,该院“云病理”远程同步高端会诊系统就是很好的实践案例。
余            波教授指出,事实上,介入机器人的问世,不仅仅是把操作移到了手术室外,更重要的是实现操作的精确性和可控性。利用数字操作平台和可准确适应血管走形角度的多关节导管,术者可根据实时反馈对导管的位置和姿态进行准确调整,从原理上改变了目前单纯凭借医生的手感操作,有望使血管腔内手术从模拟时代跨入数字时代。
据悉,介入机器人研发目前是国际上血管腔内治疗研究的热点,国外开发的磁导航心血管介入系统造价昂贵,未能广泛应用于临床。而“上海牌”机器人的研发,在成本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有望在临床上为更多患者提供化的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