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业界动态 > 回眸过去 把握现在 关注未来——中国心脏大会2016开幕式掠影

回眸过去 把握现在 关注未来——中国心脏大会2016开幕式掠影

文章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发布日期:2016-09-10浏览次数:222

开幕式现场

2016年8月11—14日,由中华医学会与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共同主办的中国心脏大会(CHC)2016 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健康的心脏、更好的生活——创新·转化·合作”。本次CHC大会更是时值阜外医院建院60周年,所以赋予了本次年会别样的意义和风采!
关注心血管疾病防治
当今,心血管疾病是全球位死亡原因,也已经成为我国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患病率、高医疗风险及高医疗费用的大慢性疾病,严重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对此,在8月12日进行的CHC 2016开幕式上,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饶克勤发表讲话指出:“心血管疾病越来越成为我国的重大疾病。我国慢性病的患病人数已经超过3亿,并且每年以1700万递增,慢性病死亡人口占全部死亡人口的85%,其中心血管疾病占了2/5。农村地区慢性病增长速度要明显高于城市,而且大部分人所患是高血压、卒中等心血管疾病。这种情况必然造成(1)我国疾病负担的显著增加;(2)医疗服务需求量明显增加;(3)医疗技术更加复杂;(4)医疗费用显著增加。许多心血管疾病需要终身治疗,这将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的挑战 。”
在谈到如何解决我国慢性病井喷的现状时,饶克勤给出了4点解决方案:“慢性病特别是心血管疾病可防可治,心血管疾病重在预防:(1)需要我们整合医疗服务功能和公共卫生服务,减少饮食失衡、锻炼不足、烟草、酒精、药物滥用等慢性病的共同危险因素;(2)整合一级、二级、三级预防,特别是把面向人群的策略和面向高危个体的策略结合起来;(3)需要我们加强健康促进,多部门、多学科密切合作,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完善国家相关政策;(4)希望广大医务人员,特别是心血管医生应该在政策制定和医疗措施上进行深入讨论,为国家慢性病的防治做出加倍努力。”
我国心血管事业60年回顾
今年是阜外医院建院60周年的华诞, CHC大会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院长胡盛寿院士进行了“从‘阜外’60年变迁,回眸中国心血管事业发展”的主题报告。本场主题报告分为“回眸过去——薪火相传,铸就成绩”“看今朝——60年艰难起步,如今欣欣向荣”“看未来——阜外人与中国同仁心存高远”3个部分。
回眸过去 胡盛寿院士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和医学对心有深刻认识。中国古老的疾病观——心者,生之本和现代医学理念有很多契合之处,中国文化中朴素的哲学观至今仍影响着国人。中国心血管事业的发展正是在中国传统医学基础上,不断迎接挑战和进步,并代代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从1956年在北京黑山扈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科医院开始,阜外医院在过去60年的发展历程中,已发展成为全球大的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见证了中国人口预期寿命及疾病谱的巨大变化,铭记了中国几代胸肺心疾病创业者的足迹。从尚德延教授、吴英恺教授、侯幼临教授、蔡如升教授、黄宛教授和刘玉清教授等人到现在的新一代专家学者,60年间,阜外共培养1万5千余名进修人员、1970余名研究生,输出477名专家,全国60%的心脏中心主任在阜外进修或学习过。一代代阜外人不仅成功缔造了阜外,更铸就了阜外精神:来自“老协和医院的敬业、严谨、博雅”和“人民解放军的守纪律、讲团队、对党和国家无限忠诚”。可以说,虽然时代在不断进步,科技在不断发展,但老一辈铸就的阜外精神却薪火相传,永葆青春。
看今朝 从1931年董承琅教授建立中国个心脏病专科病房开始,随着黄宛教授、于维汉教授、孙瑞龙教授等前辈专家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一步步奠定了中国心血管专业的基础。我国的介入心脏病学、心脏外科、影像医学、流行病学、循证医学、医学研究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中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和先心病领域的论文数量已跃居全球第二。
展望未来 针对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居高不下、医疗水平地区发展不平衡、国民健康意识有待提高等重大挑战,胡盛寿院士指出,阜外医院要从大的心血管病诊疗中心向国际知名的医学中心转变,建立学习型的心血管疾病医学中心, 重塑医学和健康管理模式:迁移预防关口,医疗资源下沉;产生证据影响决策;优化临床质量;创新诊疗技术;培训专业人员; 汇聚全球英才,和世界同行相互欣赏,彼此合作,共同迎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