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市场分析 > 如何击败恐惧症?无意识的大脑训练让你轻松消除恐惧感

如何击败恐惧症?无意识的大脑训练让你轻松消除恐惧感

文章来源:科技世界网发布日期:2016-11-29浏览次数:219

 如果在你无知不觉的情况下为你治疗恐惧症,你一定会接受这种治疗方法。这种方法可减轻病人心理压力,轻松忘掉恐惧。 恐惧感通常通过“接触疗法”治疗,这种疗法是指安全的环境中向人们展示他们畏惧的东西,让他们不再害怕。但很多人发现该疗法“压历山大”,他们一开始就不愿参与治疗。 “我们认为如果能无意识地做这件事情,就不会有不愉快的感觉。”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Hakwan Lau说。该团队利用可训练软件辨别人们在观看或想象某事时的大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扫描结果。该软件甚至可以通过聚焦视觉皮质(处理眼睛看到的原始视觉数据的脑区)的活动,辨别出一个人的无意识思考。 
研究团队利用该软件发现一种让人们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思考恐惧事物的方法。该团队首先记录了当志愿者看到40种图像时大脑的活动模式,其中包括一些常见的恐惧事物,如蜘蛛、蛇和狗。他们随后对参试者进行fMRI大脑扫描,并承诺会给他们现金酬劳。 当个人视觉皮质的无意识活动模式与恐惧图片匹配时,参试者会被给予正面的反馈和一小笔现金筹赏。这种“神经反馈”训练鼓励他们更多地思考恐惧的事物,但却是在无意识的条件下。“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们认为自己在进行一项心理测试并以此获得酬劳。”Lau说。 为了了解这种无意识的接触技巧是否能够减轻与恐惧相关的压力,该团队首先设置了一种状态,让参试者在看到一种彩色线条模式后就给他们一次弱电击,使其对这种色彩模式产生恐惧感。随后经过约3小时的神经反馈训练,他们对这种线条的畏惧感极大地减轻了。 随后,该团队设法治疗天生的恐惧感。研究人员请30人在40张照片中选出他们害怕的两张照片。经过对这两种图片进行神经反馈训练之后,当参试者看到这些照片之后,他们出汗少了,而且其大脑恐惧中心扁桃腺的活动也减少了。研究人员在近日于圣迭戈举行的神经科学学会会议上报告了这一成果。
在睡眠中实施暴露疗法可治疗恐惧 根据《自然神经科学》刊登的研究表明,在实验对象熟睡时对其采用暴露疗法,不管是在睡觉时还是醒来后,其恐惧感都会减弱。 实验课题:通常所谓的恐惧是针对某些东西的恐惧。不过,也有一些非理性恐惧,那种不知从何而来、说不清道不明的恐惧实际上是很危险的。暴露疗法被证明可以有效地驱除非理性恐惧,比如,小丑或蜘蛛。经常面对害怕的东西,可以降低恐惧感,所以将人们害怕的东西暴露在他们眼前,可以有效驱除恐惧。发表在《自然神经科学》的新研究显示了当实验对象在熟睡时,对其采用暴露疗法比较容易成功。 实验方法:研究人员在实验对象摆脱恐惧感前首先对他们制造了恐惧感。采用的是一种很典型的做法,即给研究对象看不同人脸的图片,此外配有独特的难闻气味并加以弱电流电击。这时,实验对象看到特定图片或闻到特定气味时会流汗并产生紧张感。 其后,研究人员在实验对象打盹时,特别选在当他们呼吸放缓的时候,向他们的鼻孔里散入之前那种令他们难受的气味,因为这个时候大脑会重现近的记忆。之后,研究人员在实验对象睡觉及睡醒后分别测试他们的恐惧反应。
实验结果:打盹中,当实验对象闻到与刺激相关的味道时,就开始流汗。但当他们持续闻这种味道时,反应却减弱了,并且醒来以后也是一样的,都没有之前的那种紧张感了。磁共振成像显示,实验对象经历睡眠暴露疗法后,其脑部活动不像未经历疗法前对脸部图片和气味的反应那么强烈了。
实验启示:这表明睡眠中必有奥妙,研究人员可以找准恐惧的相关记忆,在睡眠中帮患者减轻恐惧。但是这个结论是有局限性的,因为实验只对近产生的记忆有效。现在还不确定是否可以改善由很久前留下的记忆所产生的长期恐惧感。

用VR治愈恐惧:牛津大学研究VR心理治疗
近日,牛津大学一项研究发现:VR可以帮助治疗妄想症。牛津大学精神病学部通过对牛津健康NHS信托基金会的病人进行研究,发现让病人在VR中面对自己害怕的情景,可以帮助病人建立自信,发现自己所害怕的东西其实非常安全。 妄想症患病几率为1%到2%,患者对身边的人非常不信任,认为身边的人会无端伤害他们。症状可以非常严重,患者有时甚至不敢出门。 治疗方法之一是让患者减少社会接触,避免直接眼神接触,这样有时会适得其反,让病人对原本害怕的事更加害怕。 而该团队采用了截然不同的治疗方式:让病人直接面对他们害怕的情景,从而让他们明白,其实这些东西并不那么可怕。不过,这对于病人来说甚是困难,因为直面恐惧,会产生无法忍受的焦虑和紧张之感。 牛津健康NHS信托基金会的30位病人参加了此次研究测试,所有病人都戴上VR头盔,在VR中直接面对密密麻麻的人群。对于妄想症患者来说,同时看很多人就可以让他们非常害怕了。团队还在VR中加入搭乘火车等情景,让他们明白现实并没有他们想象中的可怕。 团队随机给予病人以建议,来应对在此过程中的不适感。比如,团队鼓励有些病人在非常紧张焦虑的时候用冰水来冷静自己,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病人会慢慢适应,不需要借助冰水等额外措施。他们还鼓励另一些病人不借助任何额外措施来面对害怕情景。 在不借助任何额外措施来体验VR的病人中,测试结束之后,超过50%的病人没有了之前严重的妄想症症状。而在借助一定措施来体验VR的病人中,测试结束后,大约20%的病人没有了之前严重的妄想症症状。 而团队还发现:当病人完成测试并在当天回到现实生活中(比如去超市购物),他们的妄想症症状也会大大减轻。而这种治疗方法是否会在测试日之外发生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该团队负责人Freeman教授说到:“此项测试结果为妄想症治疗带来了一些新思路。其实,要戴上VR头盔并经历此过程,对病人来说非常不易,需要很大的勇气。但是一旦他们在VR中发现现实并不那么可怕,他们也就有勇气走入正常的现实生活,并能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应对恐惧。” 而团队成员David Clark表示:“VR治疗的前景非常光明,因为随着VR价格的降低,越来越多人可以买的起家用VR,以此治病。不过要普及该治疗方法,还任重而道远。” 其实,VR用来治疗精神疾病的潜力相当之大。VR通过让病人身临其境,让他们面对自己害怕的情景。病人因为知道自己身处虚拟世界中,所以更有勇气和自信来面对可怕情景。而通过治疗之后,他们可以逐步在现实生活中建立自信,从而参与到正常的社交生活中来。
研究发现:恐惧感会透过“生物记忆”遗传给下一代 “恐惧与忧虑感会经由父母亲转移至小孩甚至是孙子。”美国研究人员将他们的研究报告刊登在自然神经科学杂志(Nature Neuroscience)中。 位于美国亚特兰大艾文理大学精神病学部门由布莱恩‧迪亚斯博士(Dr. Brian Dias)所带领的一群科学研究员,透过老鼠进行实验后发现,身心重大创伤事件会留下寄印在精子中的DNA,也就是说,恐惧会转移并影响未来世代的脑部结构进而影响行为,哪怕这些后代子孙从未经历过这些痛苦事件。 专家们认为他们这项发现对于人类恐惧学的研究与治疗是别具意义的;可以干扰经历创伤患有恐惧症、焦虑症病患的记忆物理过程。 具体来说,透过温和的电击,研究人员训练老鼠避开笨乙酮的气味。接着发现动物们将这种厌恶感传递至下一代,即使他们的后代都被隔离开来也从未接触过这个气味。这样看来这个负面感受是与生俱来的,也可以说是生物记忆的产物。与其他没有接触过这个味道的祖先老鼠们的后代相比,祖先有闻过的那群子孙后辈对于特定刺激的负面反应强烈将近百分之两百。 恐惧症行为的遗传是经由化学基因转换时改变了后代的神经系统,所以接下来的每世代受到恐惧的刺激反应都会出现类似行为。 生物的物理过程详细的过程还没有完全比理解,接近的可能就如研究室里的老鼠一样,对恶心气味的讨厌感存留在血液里,影响了精子制造,或者是老鼠脑中释放化学讯号所以导致精液中的DNA有相呼应的改变等化学特征。 研究学者相信这个新的研究提供了充足的证据而且可以套用在“表观遗传的隔代效应”(transgenerational epigenetic inheritance)上,根据环境因素可以改变基因原料的说法,所以这个影响也能遗传给后代。 根据精神病治疗学教授Kerry Ressler从进化学的观点说到:“这项讯息是父母亲通知或警告后辈世代他们可能会面对的某些特定且重要大环境讯息很有效的方法。” 伦敦大学基因学教授Marcus Pembrey说道:“公共健康领域的研究学者是时候该正视人类两代之间反应的时候了。想要完全理解与掌握神经精神疾病失调患者、肥胖症病患、糖尿病患与新陈代谢相关患者等问题,就必须正视世代转移的问题。 当然,祖先们的生物记忆能维持多少世代是一个大问题,而是不是在某个时间点,会在后代基因里有性稳定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