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市场分析 > 卫宁健康互联网医疗畅想:做一条跑对方向的快鱼

卫宁健康互联网医疗畅想:做一条跑对方向的快鱼

文章来源:健康点healthpoint发布日期:2017-04-11浏览次数:135

 近日,腾讯投资的医疗信息化企业卓健科技对外称,今年收入预计超过两亿元。随着国家政策的引导,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地产公司、保险企业纷纷加入到医疗健康信息化领域,采用与传统HIS厂商迥异的互联网运营模式,行业竞争已趋白热化。在目前从事医疗信息化的企业中,卫宁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00253.SZ,下称卫宁健康)的实力不可小窥。
卫宁健康2016年业绩快报显示,全年总收入9.64亿元,同比增长27.94%;净利润为5.21亿元,同比增长高达241.69%;扣非后的净利润为1.85亿元,同比增长有21%。同期,公司总资产同比增长95.35%,达33.89亿元。对于一家民营背景的医疗健康信息化企业而言,这是一份相当不错的答卷。
卫宁健康1994年在上海成立,2011年上市后开始向全国扩张,一直专注于医疗健康领域信息化业务,也是HIS厂商中的龙头企业;去年其对外公布了“双轮驱动”战略,由此确定向互联网医疗布局的意图。健康点就此近日采访了公司首席医疗行业专家谢维。
B+B2C之路

卫宁健康的业务基础是医院HIS系统供应商,公司员工目前约三千人,为全国30多个省份近5000家医院提供服务。
谢维对健康点表示,卫宁健康走的是B+B2C的路径,以服务医院与医生为基础,正向C端用户市场延伸。“卫宁所有的产品与服务,都是以医院为核心的。”
谢维认为,无论技术怎么变革,医疗信息化的本质是帮助医生更好的服务患者,所以核心还是为医生提供服务,基础是业务信息系统和操作管理系统。他以医生工作站为例,“这个话题说起来很简单,但是你问问全国有多少家医院能够做得好?”
回归基础以后,才能再继续谈构建电子病历的互联互享,以及跨部门、跨机构和跨专业之间的业务协作。谢维强调,医生在医疗生态中是不可或缺的环节,而电子病历的完善与强化是平台大数据应用的基础,否则就是无源之水,而卫宁健康20多年来夯实的HIS系统令它比单纯做平台的IT公司更扎实。“医疗信息化一定要能支撑医生的医疗行为,医疗管理与监管只是保底线的作用,如果要一个行业朝气蓬勃的发展,不是靠监管就能够做到的,需要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来支持医生并服务于患者,大数据能用活是要通过医生群体来转化的。”
卫宁健康的互联网服务是基于医院HIS系统以及医生端的,卫宁健康战略控股了浙江纳里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纳里健康),作为旗下开展“云医”战略的主承接人和服务商,累计投资1.3亿元。纳里健康是以分级诊疗为核心的医疗平台,具有咨询预约、会诊转诊、电子处方、检验检查协同、远程门诊、患者管理等诸多互联网医疗业务的功能,并有基于电子病历的云诊室服务,可协同医生工作,连接医患互动,跨医院合作等服务模式。截至目前,纳里健康平台已接入浙江、云南、湖北、内蒙古、新疆、山西、陕西、河北、广东、辽宁等地的千余家医疗机构、医联体、医疗集团。
谢维认为,医生作为医疗的主体很难被互联网颠覆。此外,卫宁健康以医院与医生为核心的业务模式,现在也逐步扩展到为各地卫计委、社保医保部门、CFDA、公共卫生机构等提供服务。从技术水平而言,2016年10月,卫宁健康完成的上海市龙华医院和上海市儿童医院项目先后通过了国际HIMSSEMRAM六级评审。“2016年卫宁战略定型以后走得很稳健,一个月内两家医院通过HIMSS6肯定需要强大的服务能力来支撑。”
从区域范围看,卫宁健康跟随分级诊疗政策在各地持续收购兼并,成立了包括四川卫宁、北京卫宁、浙江卫宁、合肥汉思等多家子公司,目前在全国服务的区域卫生健康平台已有数十个试点。从收入情况看,华东居首,华北、华南与华中次之。
2016年双轮驱动战略
互联网+的浪潮之下,医疗信息化的行业变革如暗流涌动。谢维说,卫宁健康较早就意识到,尽管公司的产品技术比较先进,HIMSS也顺利通过,但是并不代表着公众的就医体验得到完全改变。“这涉及到疗信息化的模式创新。”
2016年,卫宁健康确定了“双轮驱动”的战略,谢维表示,双轮驱动的一轮是指传统业务,即医院信息化、区域卫生信息化、基层卫生信息化和公共卫生信息化,卫宁健康会坚定的把这些业务做大做强,另一轮就是指“互联网+”创新业务。即云医、云康、云药和云险以及创新服务平台的“4+1”服务模式。“创新和传统是没有边界的,而且是在多个层次上的,过去的创新是产品创新,比如把HIS1.0做到2.0、3.0,但这本质还是产品创新,”谢维说,“但是现在模式创新很重要,健康服务的模式在变化,逼着我们做模式创新,它代表着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谢维认为,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这些技术的创新没有止境,技术创新驱动了商业模式的创新。“我们是传统和创新紧密衔接,产品变化了,就要配运营、做平台,等运营与生态平台形成了,不就是互联网+了么?”
卫宁健康的“4+1”战略包括了云医、云康、云药和云险,从患者的微观视角看就是医疗、医保、药品与健康管理都是这一生态闭环的要素。卫宁健康虽然是以医疗卫生信息化为业务起点,但深知单抓医疗卫生一个环节,想推动C端业务会举步维艰。
以“云药”为例,卫宁健康与国药集团旗下的国药健康合作,成立上海钥世圈云健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作为落地平台,主营药品、药事、药品物流及其相关领域,通过“互联网+”实现“医疗+药品”、“保险+药品”的联动服务,目前已建立连接药品服务和保险服务的“钥匙卡”平台,能对接上游的保险机构及其各险种和下游的各连锁药店以及医疗终端,与卫宁健康的云医院以及第三方远程医疗平台对接,实现医药联动,利用线下药品服务网络,推动处方流转,特别是慢病长处方的实体落地。
截至目前,钥世圈已与上海、北京、四川、广东、云南、河南、山东等地多家保险总公司和分公司、百余家连锁药房、数万家连锁门店签订了合作协议,累计实现保险控费总额数亿元,累计发放“钥匙卡”数万张,方便投保人、被保险人享受线下服务。卫宁高管曾透露过钥世圈的远期目标是对接数百家药企,近百家商保公司,数万家药品服务终端(包括药房等),药品供应平台千余个药品,获取数万个药师注册服务,在一二线城市自建钥世圈医药服务中心,设立百余个网店。卫宁对市场趋势的判断是,在未来,患者只需要就医时去大型医院求药,后续可以在社区医院、诊所购买药品,目标是覆盖中国数千万个家庭。
在“云险”领域,卫宁健康不仅与上述诸多保险公司合作,也通过参与设立“互助家互联网财产保险相互合作社”、“金诚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探索自主保险业务的可能。目前自主项目尚在审批过程中。在医保控费及其衍生业务领域,卫宁健康旗下卫宁科技已与中国大的商保公司——中国人寿建立合作关系,后者1.92亿元增资入股成为卫宁科技重要的战略股东。据卫宁健康公告披露,卫宁科技未来还有独立上市的计划。
卫宁健康的“4+1”战略现实的体现即是在保险直付、专业药师、药品直供、疾病管理和医疗咨询五大业务板块,通过这五大业务完成一个药品供应的生态闭环。
谢维告诉健康点记者,卫宁的五朵云是强调云化服务,即以服务为导向,把服务云化,“不是简单的把医疗HIS放到云端,而是让这些内容与云融合在一起,为老百姓服务。” 以医检为例,如果一家医院的实验室能力特别强,但是30%的资源尚未被利用,那么就可以通过云化服务的模式,让其他医院能够利用这样的资源服务于更多的人群。具体的医技产品方面,卫宁健康着重研发PACS+和远程医疗服务平台两款产品,截至目前已在全国几十家医疗机构成功上线,其中一半左右为三级医院,关注用户突破数万人。
卫宁健康此前对外表示,“4+1”战略未来的盈利点主要会在医药和保险。“你必须突破原来的框框,形成闭环有了社会价值,才会有商业价值。”谢维解释说。
“4+1”的“1”意味着卫宁健康延伸到C端用户的战略,其中有两种转化方法。目前,卫宁健康已与阿里健康、乐视网等有战略合作,但是从长远发展而言,卫宁健康也在通过医疗服务积极寻找自己直接的服务对象,并为这些直接客户提供健康管理服务。此外,通过做社区卫生服务综合信息系统,卫宁健康紧随国家力推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改革。
“互联网+医疗”尚未引爆
2016年下半年以来,互联网医疗创业圈士气萎靡,但谢维对此并不悲观,他认为这只是一个漫长的等待期,“现在大家都知道互联网医疗不挣钱,这只是它的价值还没有释放。现在门口N多人排队,一旦大门打开,我希望卫宁健康是先闯进门的那个人。”
他认为,互联网医疗的引爆一定是医疗、医保和医药三者有化学反应产生,此外还有包括社会认知与行业认知到达一个合适阶段的时候。“现在医院的院长、管理者对于互联网的认识与我们IT行业是不一样的,还没有形成统一维度上的认同。什么时候大家形成了共识,包括民众的认知也到了一个点,才能引爆行业,我们一定要去探索。”
同时,谢维也深感互联网时代的风云变幻之快,“我从不小瞧任何竞争对手,互联网时代是小鱼吃大鱼,快鱼吃慢鱼。如果你跑的快但是方向错了,那也不行。”
谢维说,互联网企业的很多新思想与突破也值得学习,卫宁健康一向居安思危,“我们现在的资源并不一定能直接变现,需要把传统业务与创新业务很好的衔接起来。”
作为HIS厂商中的龙头企业,卫宁健康也比其他企业对市场的变化更敏感。谢维说,医疗信息化除了做到数据标准化的步以外,尚需努力的是业务标准化,例如国家已经在推动的临床路径,但仅这一个方面还远远不够。由于互联网+逐渐渗透到医疗领域,医疗机构的业务流程重塑方式亟需改变。信息部门应该在前期规划中就能参与其中,而不是作为后期执行和支撑的部门。
“过去,我们比较重视的是数据标准,实际上业务标准更重要”,他表示,目前医疗机构的发展已趋于集团化,集团化运营为业务流程统一起到了推动作用,相信未来业务标准与数据标准的改善会是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