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市场分析 > 未来3年,中国传统医院模式将被颠覆

未来3年,中国传统医院模式将被颠覆

文章来源:HC3i中国数字医疗网发布日期:2017-11-11浏览次数:78

 与团队研讨十三五信息化策略时,我一直在琢磨个问题:未来五年,医院是否还是我们现在的样子?
医院早期的样子就是集体居所,把病人集中起来照看。随着医学的进步,专科越分越细、检验检查方法越来越多,形成了现在医院的样子。
看到很多医院越盖越大,想想大致两个原因。
1、 经济性:贵重、复杂的医疗设备、高端人才、一些特殊的诊疗技术是稀缺资源。把稀缺资源集中起来使用是效率大化的方式。
2、 业务沟通:由于现在治疗的基础是各个业务环节的信息交换,护理、医疗、医技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多,治疗手段也要求高时效性,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所以医院的设计者们也尽量减少“动线”的距离。
然而,这些做“大医院”的理由正被互联网、移动医疗、物联网等代表的信息技术力量和鼓励第三方服务、医生多点执业、分级诊疗、商业医保等医改政策力量颠覆。
信息技术在颠覆传统医院模式。
挂号网已经把诊前预约、挂号的功能剥离出医院,在微信、支付宝的冲击下划价、收费窗口前人越来越少,杏仁医生这样的公司在诊后随访时把医生和患者直接联系在一起。透过高速互联网,我们完全可以在家门口的第三方医学影像中心拍完片子,传给大医院的放射科看片的大夫下诊断。肿瘤、透析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处置方案已经可以在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分离执行。物联网的技术已经把基本的实验室检查功能固化在手机上、马桶上或洗脸池旁。再加上方便的医药物流配送体系,很多慢病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我看不出去大医院的必要性。
政策也在摧毁传统大医院的模式。
医院所套牢稀缺资源的紧箍咒正在失效,医生和医院不再是雇佣关系而是合伙人关系,原来紧耦合的执业模式变成多对多的双向选择。随着第三方质控、认证力量的崛起,医院反对共享检验、检查数据的理由也不再有力。在市场放开后,第三方检验、检查机构、消毒供应、手术室清洁、物业管理、等等非治疗核心功能都可能变成医院决策者的可选项,而在竞争压力下,院长们不得不反复掂量外包的性价比、质量与自建的成本效益。明显的例子,医药分开后,药房占地方、占人员编制又不产生效益变得很不划算。大批医院剥离药房,让医药商业公司承接药库、药房的管理和配送。商业医保的崛起会促进fee for service向以健康结果为导向的付费方式转移,医院不再是等你来看病、做越多检查越好,而是尽量让你不得病,减少不必要的检查。
未来医疗服务模式是什么样的?

在信息技术和医改政策的双重力量下,以“以医院为中心”的传统诊疗模式在被颠覆,传统大医院也将会土崩瓦解。那么,未来的业务模式会是什么样子?什么人能够幸存下来?
未来医疗服务模式将有两个特点:分布式和数据化。未来的医疗服务将是分布式的。患者可以在家、在办公室、健身房,在运动时、睡觉时完成传统的检验、检查服务,而这些服务很多是24*7的监测。慢病患者处方refill完全可以在家和大夫视频确认,让快递把药送上门。
未来的医疗服务也是数据化的。患者在随时随地产生大量的数据,医生的诊断更加基于循证医学和用数字说话,而非依赖个人经验。甚至像沃森的应用可能逐步代替医生在诊断过程的角色,让医护人员有更多精力花在面对面的诊疗工作上。
选择正确战略的医院能幸存下来!
能够在这个颠覆过程中幸存下来并借用变革过程获得发展机遇的选择了正确战略的医院。首先是开放式战略。反正你既往赖以成功的资源将被各种力量解构出去,何不敞开胸怀把他们放走,换来更多资源?自己的医生出去多点执业也正意味着更多、更好的医生有在你医院执业的选择。自己过去买不起的检验设备可以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实现这块儿业务能力,原来竞争的医院完全可以成为业务协作伙伴,基于治疗能力的特点细化分工。
其次,是重视信息化建设。未来的医院业务基础是信息交换,核心是诊疗服务能力。没有了数字化运营的基础,诊疗服务能力并不能得以充分发挥。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业务的信息化,更重要的是互联互通的集成化建设。因为医院所面对的不再是封闭式小生态系统,而是更加不可控、无线边界的社会大生态系统,在这种环境下能够实现万物互联的能力、实现数据收集、处理、分析的能力。
我看到,在这变革的时代中,有些人还在梦里,还活在自己过去成功经验所建立的茧壳里,有些早醒的人已经在黎明前的夜色中探索,虽然还有大量的不确定和各种阻力,但我相信,在大势下,你们更有机会笑到五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