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行业资讯 > 两会热议大部制,对超级卫计委你期待什么?

两会热议大部制,对超级卫计委你期待什么?

文章来源:健康智汇发布日期:2018-03-10浏览次数:743

近日,《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的出台,让大部制的话题再次成为“两会”焦点。对大健康行业来说,目前业界较为普遍的说法是,将食药监系统拆分,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划归国家卫计委管理,食品纳入大市场。

若真如业界观点所言,一个拥有更广泛监管职能的超级卫计委将在本次改革中呼之欲出。

当然,无论终的具体实施方案如何,有业内专家就改革趋势和方向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大部制的改革不是要变大,而是要放权。实际上,完成机构的裁撤、整合并不难,难就难在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中,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梳理自己的职责。作为行业的一员,你期望点什么?

作为大健康行业从业者,我们居江湖之远,也常忧庙堂之高。结合实践,谈一些自己的想法:一是希望监管层能一改往昔对医疗机构“重门槛、轻过程监管”变为“轻门槛、重过程监管”;再就是对优质民营医疗机构和互联网医疗等新兴力量持开放心态,没有洪水猛兽,创新才会发生。

以下来具体阐释下。

1、民营医院莆田系占八成、“魏则西事件”背后值得我们反思什么?

在特殊国情下,医疗事业的发展始终绕不开这样一个群体——莆田系医院。其靠游医发家,或独立办妇科、男科等民营医院,或与公立医院深度绑定承包科室,在中国医疗机构发展史上留下了欲说还休的一笔。

对中国的医疗服务市场而言,里程碑意义的文件当然要从1980年卫生部的《关于允许个体开业行医问题的请示报告》开始,文件得到国务院批准,这为转变国有、集体医疗机构一统天下,形成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医疗服务机构奠定了基础。

如果从今天社会办医的视角,40年前这份文件的出台本来是件好事儿。但监管体系上的一个错位给了很多不规范的民营医院以可乘之机,莆田系是其中突出的案例。

这个错位的一个侧面表现在“重审批”,包括准入门槛高、程序复杂。新医改十年,逐渐放低了准入门槛,但程序复杂的依旧存在。就笔者个人了解,某几千亿体量的大公司,想在某大城市市区开一家诊所而不得。《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繁杂的要求,很多都没有明确的量化标准,每一条含糊的条款都可以成为审批部门拒批的理由。

高准入门槛的原意本是提高市场主体的素质,但实践证明事与愿违。高门槛拉长了审批周期、提高了社会力量的办医成本,很多有志于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市场主体被高成本挡在大门之外;相反,精通旁门左道之辈却可以各显神通。那些年莆田系眼花缭乱的手法,也是让人叹为观止。

如果说高准入门槛给了旁门左道可乘之机,那么轻过程监管则给了他们成长壮大的机会。2000年以后,莆田系人依赖于前期积累的财富,开始大量收购医院,上演了一场蛇吞象的资本游戏,迎来了莆田系发展后期。直到2016年4月至5月,“魏则西事件”被曝光后,“重审批、轻监管”的问题才真正暴露在阳光下。

轻过程监管有不少案例,比如在2017年,浙江省中医院这样的三甲医院爆出为求子心切的人们用一种未经审批的治疗方法,结果因共用针头而导致的大规模艾滋病感染事件。让人愕然的同时,又慨叹:过程监管在哪里?

关于此有一些情绪化的表达,比如门槛高,体现权力、威严,又可寻租设租;或者相对繁琐的过程监管,抬高准入门槛几乎是容易、省力的一环。

但如果理性分析,监管手段本来确实无法做到事无巨细,否则市场就会失去灵活性。根本的问题其实是在于,医疗服务市场缺少的社会办医主体,缺少能将不规范民营医院淘汰出市场的自我净化机制。

终的结果是,所有的规范都必须依靠监管部门,这怎么可能管得过来……

希望大部制改革后的超级卫计委,能够借这个机会重新梳理一下监管思路。当然,这也是《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要求:“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改变重审批轻监管的行政管理方式,把更多行政资源从事前审批转到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上来。”

2、给新兴医疗力量多一些时间和耐心,呵护创新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经过40年的发展,在医疗健康领域,我们需要正视的一个现实就是,以莆田系为主的民营医疗,逐渐分化,一部分依然还在靠原有的坑蒙拐骗,另一部分已经在资本积累完成之后逐渐正规化,日渐向国际医疗看齐。另外,随着资本大潮的涌起,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介入医疗健康领域,也涌现出来一批优质的医疗机构,比如爱尔眼科、康宁医院、和睦家、美中宜和、丁香诊所等。这批新兴医疗力量正随着中国中产阶层的崛起而壮大。

与这批优质的实体民营医疗机构相呼应,互联网+医疗近几年也成为腾讯、阿里、平安等巨头进入医疗健康行业的契机,加上早年的一些坚守者,涌现出了一批如平安好医生、好大夫在线、丁香园、春雨医生等行业细分的小巨头。

盘活医疗存量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是互联网医疗大优势所在。对于线下医疗机构、尤其是公立医院的吐槽,我们实在是听得太多——将医生圈在一家医院之内成为“私产”,你会看到,大型的三甲医院永远是人满为患,医生疲于奔命,苦不堪言。

互联网医疗正逐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目前,国内的各大互联网问诊平台上活跃着一批的执业医生,利用空闲时间回答患者提问,不仅为自身带来了可观收益,对患者来说,也省去了车马劳顿和一大部分非诊疗费用。这就是互联网医疗的优势。

然而,2017年5月份流传出来的一份“关于互联网诊疗征求意见稿”却给这个正蓬勃发展尚在襁褓中的行业泼了一盆冷水,没有改革之意,满篇强化进入门槛之态,这当然是和往昔的为政思路一脉相承:高高的进入门槛,弱弱的过程监管。

实际上,就具体监管过程而言,互联网医疗一切均借助网络,所有过程都踏雪留痕,可追溯性非常好。以互联网医疗为集中的银川市而言,其10份文件组合的监管制度也已经非常完善。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写道:创新监管方式,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和“互联网+监管”……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减少微观管理事务和具体审批事项,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资源的直接配置,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活动的直接干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只有这样,只有对于新兴的事物抱有一份开放的心态,给他们一点时间和耐心,创新才会发生,行业才会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