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行业资讯 > 扩大临床应用 推动国产高值医用耗材进口替代

扩大临床应用 推动国产高值医用耗材进口替代

文章来源:中国医药报发布日期:2019-12-19浏览次数:56

根据相关数据,2017年我国医疗器械进出口总额为420.6亿美元,中高端医疗器械进口额约占全部医疗器械进口总额的44.3%。其中,进口金额排名前三位的医疗器械是光学射线仪器、高端介入耗材和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

 

在需求及政策等因素的推动下,我国高值医用耗材产业正快速发展。然而,除心脏支架2010年起即占有国内市场80%的份额外,其他细分领域市场中仍以进口产品为主。本文主要以血管介入耗材为例,探讨国产高值医用耗材进口替代战略的实现路径。

 

国产产品推广困难

 

质量有待提高

 

近年来,国产血管介入耗材的质量已有明显提升,但不少产品在精细度上仍与进口产品存在一定差距。以导丝为例,其直径非常小,对工艺的要求很高。目前,我国在此类产品的精工制造方面的经验仍有欠缺,相关技术突破有待实现。

 

此外,导丝的市场价格较低,但其技术含量高,前期投入高,很多企业考虑到该产品投入产出比不高,进行研发投入的意愿不足。这也是造成国产产品质量优势不足的原因之一。

 

创新技术少

 

技术是血管介入耗材产品占领市场的关键因素。国内企业若想实现进口替代,必须攻克技术壁垒,而不能满足于仿制国外先进技术。

 

在产业发展前期,仿制国外技术虽然可使企业较快获利,但从长远来看,一味模仿国外技术不利于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并有可能带来专利诉讼等问题。

 

另外,原创产品的生产企业往往已经先对使用其产品的医生进行过培训,医生在对疾病的认知,以及解决方案、手术操作等方面,已习惯于使用原创产品。因此当仿制技术出现后,医生可能缺乏学习并适应仿制技术及产品的积极性。

 

进口产品地位稳固

 

对血管介入耗材等医疗产品的使用,除考虑质量因素外,医生的手感和使用习惯也是需考虑的重要方面。

 

在已习惯于使用某品牌产品的情况下,突然更换另一种产品,可能会给医生的手术操作带来一定的影响,而毫厘之差也可能导致手术的失败。因此,一般情况下医生不愿随意更换不同品牌的产品。

 

进口产品进入市场较早,许多医生已接受过相关产品的使用培训,并形成了使用习惯,这也是近年来品质逐步提升的国产产品难以撼动进口产品地位的原因之一。

 

此外,在国内不少大型医院中,医生面对的病例更为复杂,病变情况更加棘手,国产产品(如导管等)的安全性、有效性尚不能获得临床医生的充分信赖。相对于价格因素,在此类医院就诊的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效果更加在意,这使得大型医院更倾向于使用进口产品。

 

寻找进口替代出路

 

发挥政策扶持作用

 

部分国产医疗器械产品的价格并不低于进口产品,因而不具有价格优势。若现有医保支付政策得以调整优化,使国产产品的价格相应降低,将给国产品牌带来一定的利好。

 

同时,如果政府在产业政策层面加大对医疗器械行业的支持,可引导国内企业增加对高端医疗器械产品的研发投入,使国产产品质量逐步提高,从而更有机会赢得市场份额。

 

技术上不断创新

 

随着技术水平和品质的提升,目前,国产导丝等部分产品的质量正不断提升,已具备替代进口产品的能力。但是,国内企业还需加大对创新型技术的研发投入,跟上全球医疗技术进步的趋势,提升核心竞争力。唯有如此,才可能实现跳跃式发展,跟上国际市场的步伐。

 

现阶段,我国在政策层面正加大对国产医疗器械产品的支持力度,这将引导更多的医生使用国产产品,从而逐步扩大国产产品的市场份额。

 

增加临床使用机会

 

国内的临床实践应给予国内企业更多的机会,逐步增加国产产品使用量。具体来说,临床医生对于简单病变,可选用国产产品;对于一些复杂病变,可选择精细程度更高的进口产品,或优质的国产创新型产品。

 

就心脏支架来说,国产产品与进口产品的质量不相上下,可提高国产产品的使用比例。对于导丝等工艺精细的产品来说,可在简单的病变中使用国产产品。同时,若医生在使用中发现产品存在瑕疵,可向厂家提供建议,帮助产品的改进。

 

临床使用机会的增加能够提高国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并促进产品质量和临床效果的提升,进而形成良性循环,促进相关产品早日实现进口替代。

 

(作者单位:动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