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业界动态 > 北京三位院长“把脉”医疗创新模式

北京三位院长“把脉”医疗创新模式

文章来源:中国健康界发布日期:2013-01-14浏览次数:30867

        “医疗在治理与变革的过程中,您们觉得主要的障碍在哪?”近日,在“第十四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上,作为大会主持人的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助理张炜,向来自北京的三位医院院长抛出了该问题。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杉回应:“老说医改就是改政府,不能总是拿着个说事。作为参与者,也有责任有义务去进行探索,为政策的制定去提供数据和试验的模式。” 
        对此,北京中日友好医院院长许树强感同身受。他认为,医疗在治理和变革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认识的阶段性。“十年前在谈医院阶段化建设时,就有一系列不同的观点,正是这些不同的观点认识,才不断优化了医疗健康产业。” 
        许树强称,医疗创新应该尝试摸着石头过河。在他看来,纵向联合体建设是适合北京的实际情况。“大医院、中小医院、社区、家庭,这样一个思维有错误吗?这样一个体系的建设才能保障医疗和健康基本需求。” 
        许树强表示,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的乡村卫生院,包括县级医院,建的是越来越豪华,但是真正去看病的患者少的可怜。 
        究其原因,便是基层医院医生获取不了老百姓的信任。然而,获取信任的途径便是找到值得信任的“人”。北京大学医院院长刘玉村表示,医疗创新模式并不会存在障碍,重要的便是解决“人”的问题。“社区医院需要人,这个人的培养要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充满自信为老百姓服务。”
        刘玉村称,医疗创新模式光有顶层设计还不够,还需要一点一点的积累。“世界上任何行业包括运作,从训练到成熟期,一般需要一万个小时。我们外科医生也是这样,换算成有效的工作时间,大概是10到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