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行业资讯 > 中国应充分利用资源发展医疗旅游业

中国应充分利用资源发展医疗旅游业

文章来源:健康界发布日期:2014-03-18浏览次数:19930

  中国国际医疗旅游联盟工作推进会3月15日在上海举行,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刘庭芳教授会上表示中国的自身条件过硬,但是在市场上却没有我们的身影。中国的医疗旅游如果再不起步,就会永远处于落后挨打的境地。这位长期致力于医疗旅游的学者觉得目前的形式十分紧迫。当日,来自国家相关部委以及部分省市的代表、医院专家、学者等聚首申城,共同探讨了中国医疗旅游的准入资质、运营流程、评价体系与监管体系等相关产业政策,以期从源头上规范行业发展,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分一杯羹".

  被"围剿"的中国医疗旅游市场
  据有关资料显示,印度、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周边国家和地区已经垄断了国际医疗旅游70%的市场份额,已对中国形成"围剿"态势。
  致力于打造"亚洲健康旅游中心"的泰国,在2004年就制定了个医疗旅游发展的五年规划。到2005年底,泰国已经有四百多家医院通过了ISO9001的标准,这些医院都成了接待各国患者的"国际级定点医院".目前,泰国凭借数量众多的国际认证医院,技术高超的医护人员和相对廉价的医疗费用,在当今国际医疗旅游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
  而同是大国的近邻印度,在2002年成立了国际医疗旅游委员会和医疗旅游协会,制定了一套推行医疗旅游的法规、政策、战略和计划。印度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加上其特有的物理疗法、印度中草药与藏药在内的七种官方认证的医疗服务系统等,使印度一跃成为国际医疗旅游者青睐的目的地之一。
  马来西亚政府在推进医疗旅游产业方面同样不遗余力,其口号是"放松的时候就是做健康检查的佳时机",高效率且种类丰富的各项体检服务,让马来西亚在东盟地区保健旅游市场异军突起。另外,韩国凭借其极具优势的美容行业,日本和新加坡依靠本国先进的医疗系统,吸引着全世界的游客前去旅游消费。
  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的研究报告显示,亚洲目前正成为全球"国际医疗旅游中心",然而作为亚洲大国家的中国,医疗旅游产业正处于零点起步阶段。刘庭芳认为:"中国的医疗旅游如果再不起步,就会永远处于落后挨打的境地,对中国健康产业的发展也将带来严重后果。"

  丰富的资源在"睡大觉"

  作为亚洲国土大的中国,经纬跨度大,地势地形多样,因此而形成的具有医疗保健功能的资源种类也较多。如森林、沙滩、阳光、地热、温泉、药膳等,若将其与医疗资源有效结合,定会成为医疗旅游的亮点和热点。
  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的中医药,也是我国医疗旅游的巨大优势。中医注重于人体调节,以预防、修养、保健为目的,着眼于长久的调理以求得身心健康,非常符合当前旅游发展的理念。
  除了上述资源极具开发以外,还有被忽视的就是我国目前的医疗水平。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东方医院(以下简称东方医院)医学美容科主任宋建星在谈起美容业的医疗旅游时表示:"我们科接收很多从韩国整形回来的病人做伤口护理,我可以负责任的说,韩国的技术一点不比我们强,但收费至少是我们的几倍,但国内很多人仍然热衷跑到韩国去整容。"

  为了发展科室的医疗旅游业务,宋建星动足了脑子,但是医疗旅游专业机构的缺乏、公立医院广告营销的限制以及公益性收费体系的管制一系列原因,依旧是东方医院不能突破的瓶颈。东方医院面临的困惑只是目前我国医疗旅游现状的一个缩影,更多资源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情况亟待解决。
  无法回避的自身"硬伤"

  自1996年以来,刘庭芳课题组已考察多个省市,梳理总结了国内医疗旅游的"硬伤".他认为医疗旅游者在选择目的地时考虑多的(除价格因素外)是目的地医疗服务质量及效果,其选择的判断标准就是各国医疗服务国际认证程度的高低及医疗服务形象的好坏。而目前我国的医疗机构在申请国际认证方面,仍不够重视。
  医疗旅游关系人们身体健康乃至生命,专门有关医疗旅游的法律法规目前仍没有出台。在没有制度,行业监管力度不够的情况下,一些未取得相关经营资格的机构和个人涉足其中,必然会坏了医疗旅游的一锅"好汤".

  医疗旅游对服务的要求很高,因此高端医疗服务是发展国际化医疗旅游的基础。我国绝大部分高端医疗资源都掌握在公立医院手中,同时摆在公立医疗机构面前还有一条"10%"的高压线,即国务院在2009年公布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中提出,公立医院提供的特需服务的比例不能超过全部医疗服务的10%.而民营医疗机构由于中国医疗资源的分割和传统体制的束缚,要么不具规模,要么成本高,很难有竞争力。
  再加上宣传力度不够,专业人才缺乏、语言沟通障碍等多种因素加在一起,导致了中国医疗旅游的裹足不前。
  突围国际医疗旅游市场

  在15日的推进会上,东方医院院长刘中民告诉健康界,在印度,冠脉搭桥、心脏膜瓣更换等手术已被作为主打医疗旅游产品向欧美推介。仅2012年,印度医疗旅游年收入就达近20亿美元。刘中民表示,中印之间行业差距反衬出中国发展医疗旅游的迫切性。他认为,不同国家之间的医疗旅游也是民间外交的有效方式。他同时表示,大型国有公立医院应率先推出服务产品。
  当日,刘庭芳在推进会上表示,医疗旅游成本低廉、旅游资源丰富、医疗技术水平较高等都是中国的优势所在。他特别推崇中医在疾病预防、养生康复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等治疗领域的独特功效,并力主创建中医保健国际医疗旅游品牌,吸引国外旅游者的目光。
  据介绍,刘庭芳课题组的研究旨在初步构建中国开展国际医疗旅游的实践模式。这位专家指出,要想"突围"目前的困局,在国际医疗旅游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就要建立多部分合作医疗旅游管理的体制,制定医疗旅游管理的政策和制度,积极推进国际医疗试点,加强国际医疗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创建特色中医保健国际医疗旅游品牌,大力宣传推广中国国际医疗旅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