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学术论文 > 我国护理教育的研究趋势分析

我国护理教育的研究趋势分析

文章来源:创新医学网发布日期:2014-07-14浏览次数:17412

          医学模式转变 、 健康转型、 卫生保健体制革新 , 特别是经济和社会发展 ,使 护士缺乏成为全球性问题。《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2011— 2015 年 )》 规划的发展 目标和任务为 “ 到 2015年 ,建设一支数量规模适宜、 素质能力优良、 结构分布合理的护士队伍 ” 。本研究旨在通过总结近年来我国护理教育的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 ,了解目前我国护理教育的发展现状以及不足 ,以期为我国护理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建议。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收集以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aBiologyMedki¨山sc,CBM山sc)为检索平台,选择主题词为检索项目,输入“教育,护理”,发表时间为⒛03年1月一⒛ll年12月。12调查内容对所有文献涉及到的作者及作者单位、论文期刊来源以及加星主题词进行统计,所得结果作为数据分析的依据。选用TDA、EⅩCEL等文献分析工具软件,通过文献计量学的方法进行分析,采用内容分析法对集中反映近年来护理教育发展趋向的文献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 2003—2011年相关论文数量统计 ⒛03—2011年,含有“教育,护理 ” 主题词的文章共计28622篇,对每年的相关主题词文章进行统计 (表1)。从占总文献比例和发文量趋势来看,与该主题词相关的文章数量基本呈上升趋势,⒛06年后呈现出跳跃式的增长。

          2.2 2003~2011年相关论文作者单位统计统计结果显示:“教育,护理 ” 专题文章的作者单位主要集中在医院、职业技术院校和医科大学 (医学院)三个部分,其中发表论文数多的医院为山西医科大学医院,共70篇 (0.叫%);医科大学(医学院)中发表多的为第二军医大学护理学院,共34篇(0.12%);职业技术院校中发表多的为甘肃省卫生学校,共⒛篇(0.08%)(表2)。选取发表文章较多的前30位作者,对其单位来源进行分析,发现其中10位作者来自医院,Ⅱ位作者来自医科大学护理学院,9位作者来自高职类或专科类院校。

          2.3 2003-2011年相关论文来源期刊统计统计结果显示:刊登 “ 教育,护理 ” 主题词的文献主要分布在全国30种类型的杂志上,选取平均每年发表3篇及以上文章的期刊进行统计发现,信息源主要分布在护理相关杂志、医药类杂志以及医学教育类杂志,其中超过1OO0篇的杂志有2本,分别为《卫生职业教育》1475篇 (5.51%);《护理研究》 1198篇(4,19%);期刊、地方性杂志和各院校杂志等也均有刊载(表3)。

          2,4 2003--2011年相关论文加星主题词统计在 “ 教育,护理”主题词基础上,对搜索到的文章进行加星主题词统计,对文章中具体研究的领域作细化分析,其中占总文献比例超过⒛%的加星主题词分别为“健康教育”和 “ 教育,护理 ” ,位列前⒛位的加星主题词见表4。研究主题集中在护理人才的培养日标、护理课程设置、护理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护理教育改革与评估四个方面。

          3讨论
          CBMdisc收录了1978年以来的1600余种中国生物医学期刊,以及汇编、会议论文的文献记录,总计超过硐0万条记录,年增长量约35万条c其学科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中医学以及中药学等生物医学领域的各个方面,由此获得更为广泛、齐全和前沿的数据。统计含有一个相同主题词的文献数量,可揭示出这个主题词范围内著作群的分布特点;又寸发文数进行追踪对比,可以了解该主题研究的变动特点;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研究学术期刊论文发表数量,并在此基础上思考学科建设和发展问题,是文献计量学在学术期刊及学术评价方面的重要应用⊙本研究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护理教育相关论文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趋势:①论文数量明显提升;②教育工作者和一线护理工作人员对护理教育关注度增高;③研究主题更为广泛,且研究更为深人,包括护理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护理教育改草与评估等,研究主题更加细化和具体。

          3,1论文数量的变化以⒛06年为界限,在此之前我国对于护理教育的文章相对较少,之后的6年中文章数量显著增加,从⒛03年的138篇增至 o011年的6960篇,上升了 23.849毛。

          3.2作者单位分布通过对发表文章较多的前30位作者的单位来源分析显示,越来越多的护理职业技术类和专科院校以及工作在医院线的人员开始关注护理教育的研究。

          3.3论文主题近年来,我国护理研究视角更加贴近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操作层面,表4表明,护理教育教学目标的重新厘定、护理专业学生、临床实习、专业化护理、教育考核、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探索等主题已成为近年来关注的护理教育的主要问题。研究内容有所拓宽,如健康护理、围手术期护理等。对讨论较为集中的主题进行分析,归纳如下。

          3.31护理培养目标⒛10年护理教育升级为一级学科,进而着眼于落实各层次的护理人才培养,提高教学质量,注重毕业生的岗位适应度、解决护理市场提出的人才供需矛盾,一系列的市场需求让护士角色重新被审视。角色的多元化,如护理提供者、计划者、管理者、协调者及健康教育者、促进健康和降低危害因素等,让护士从单纯的医师助手成为健康保健队伍的合作伙伴,在疾病诊断、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角色转变促使护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发生转变。然而,以解决就业为主的培养目标侧重于医学理论知识的传授,学校看重向行业输出“高学历 “ 人才,却忽视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职业道德、能力训练及社会责任感等维度的培养 。一些本科院校尽管考虑到护理教育、管理、科研和临床护理等能力培养, 但由于指标模糊,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指导性弱 [3]。国内护理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日标侧重于教学科研能力,在临床实践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研究生导师大多不直接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临床带教老师学历偏低,带教质量无法保障等。

         

 

          3.32课程设置高等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与服务需求发展不相适应,以学科为中`b的 “ 三段式 ” 课程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护理人员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4J,各方面的现状及不足如下。 ①公共基础知识方面:以思想品德方面和政治理论方面的知识为主,文学、社会学、礼仪、人际交流与沟通等方面的知识较少;②医学基础知识方面:医学基础知识比重很大,有关职业病、劳动卫生和社会医学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其他与护理有着密切关系的知识所占比例很小;③护理专业知识方面:临床护理学知识只是按照临床分科进行划分,护理学专业特色不突出。以护理本科课程为例,多延续F传统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缺乏护理专业特色。各课程间缺乏逻辑性知识结构的构建,彼此之间联系性差强人意,不能构成整体优化的基础、专业课程群组,无法通过各课程之间的知识结构与技能形成完成本科护理人才培养的终目标,无法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 :5]。国际护理教育课程按课时分配的标准为基础课程课时占总课时的40%,护理专业课程课时占60%, 其中护理实验课程课时占50%。
          目前,有一些研究表明我国护理教育在基础课程、护理课程和实验课程占总课程数的比例已经接近国际护理教育课时的比例。同时,在临床护理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删减基础医学知识的内容,增加疾病预防、卫生保健、康复护理和相关的人文素养知识的比例。然而对于课程实施的成效研究较少,日前尚未有可供借鉴的课程设置经验可以推广c
          3.33 教学方法探索多样的方法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探索由此产生的教学效果成为护理教育研究的热点。如将区域文化导入式教学法引入产科护理,研究表明文化导人式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理论联系实践,强化知识的应用能力, 提高学生对孕产妇的健康宣教能力:6J;将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pr。blem~ba[x]sedlearning,PBL)联系临床病例教学,以病例为中丿b的教学(ch血c-ba[x]sedka而ng, CBL)方法引入解剖学,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提高教学效果,伞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7]。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如采用小组讨论法、案例教学法及客座教授法等,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等 [:]。但是大部分有关教学方法的研究集中于在校学生和临床见习或实习学生的教学应用中,对于继续教育和各层次教育衔接过程中的方法探索较少,并缺乏不同学生所需的不同教学方法的研究。

          3.34护理教育改草与评估随着社会人群健康需求量增加、人口老龄化、国内国际护理需求多样化、护理学科升级为一级学科、国际性护理需求增多、城镇化医疗卫生条件的提高,预测在⒛06—2015 年的10年问,我国的主任护师、副主任护师和主治护师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479%、4⒕%和 3.6%∶ 9]。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需求的提高也促进了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已从单纯的床边护理扩大到院外社区护理,从单纯的执行医嘱转向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从只协助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发展到诊断和处理人们对其现存和潜在健康问题的反应。从简单的疾病护理为中心转向康复、健康、预防三位一体的公共TJ生保健为中心,如责任制护理、系统化整体护理、社区护理、个案管理、临床日程图 (caremap/chicdpalh)等都纳人整体护理范畴。国际护理教育体系具有科学性、完整性、承接性、明确性等特征,除护理知识技能的掌握外,应注重从业者素质、能力、价值观的培养c这种理念贯穿于各层次的护理教育之中,根据社会需求,国际护理教育大都利用不同的教育资源,建立起 “ 职业技术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研究型大学一护理继续教育 ” 模式的教育体系,各层次教育之间具各衔接性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培养方案,各层次人才相对应的职业领域也自成体系,形成r市场与教育的对接模式["]c 3,4研究趋势.
 

         

 

          3.4.1建立分层次护理人才培养日标为对应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教育要突出各层次的培养目标,避免出现重复课程,重视临床护理专家型的人才和社区护理人才的培养,将管理学理论引人到护理管理,关注护理辅助技术(如设计家庭健康环境、人警报呼叫系统、无针头注射物品等)、护理信息与高科技应用以及饮食护理 [12J。重视护理本科人才综合素质培养,重点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与职业道德、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等 ]13]。

          3.42 建设护理资源库,开发本土化课程摆脱 “ 医疗+护理 ” 的传统模式,集中全国优势的护理专家资源,建立护理教育资源库平台,各地护理院校根据地区性护理事业发展,利用资源库编写适应本地区的本土化课程。

          3.4,3发展多样化教育教学方法护理教育已经形成了各学历层次的护理教育体系,并尝试利用多样性的教学方法,然而由于我国传统教育中忽视学生个体的发展,因而应重点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教育教学方法,除采用小班教学外,还应探索PBL、 CBL、角色扮演等方法如何落实到每一名同学身上。此外,注重继续教育教学的方法,为护士提供与临床紧密结合的教育教学方法,推进其工作的临床实践性和服务性。

          3.4,4规范各层次护理专业教育的标准体系我国已经形成了由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构成的较完整的护理教育体系,然而尚未形成由高职专科一高职本科一研究生连续承接、交叉的职业教育体系,由于培养目的、课程设置等原因,专科毕业生通过考试、职业资格准人等上升路径被阻断,专科护理教育成为终结性教育。调整各层次招生比例,稳定中专的招生规模,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适度发展本科教育是今后发展的方向。同时为保证教育质量,应规范各层次护理专业教育的标准体系 [14]。

          参考文献

          [1]郝燕萍,张广清,伦朝霞. 我国护理专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护理研究,2009,(3A):570-          572.doi:10.3969/j.issn.1009-6493.2009.07.002.
 

          [2]饶艳华,曹梅娟. 我国护理硕士教育培养目标现状分析与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04):370-371.doi:10.3760/cma.j.issn.1674-2907.2009.04.034.
 

          [3]薛燕. 浅谈护理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J].护理研究,2009,(24):2223-2224.doi:10.3969/j.issn.1009-6493.2009.24.036.
 

          [4]劳冰磊. 护理教育改革探究[J].中外医疗,2010,(14):135-136.doi:10.3969/j.issn.1674-0742.2010.14.109.
 

          [5]李继平,刘素珍,李卉青. 对21世纪护理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J].现代护理,2004,(01):1-2.doi:10.3760/cma.j.issn.1674-2907.2004.01.001.
 

          [6]陈顺萍,何菲,刘登蕉. 区域文化导入产科护理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09,(11):36-38.doi:10.3969/j.issn.1672-1756.2009.11.014.
 

          [7]周郦楠,张维,张广新. 高职本科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9,(18):45-46.doi:10.3969/j.issn.1671-1246.2009.18.025.
 

          [8]孟宪梅. 中加护理教学中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培养方式比较[J].护理学杂志,2008,(02):51-53.
 

          [9]徐威,刘文川. 中国卫生技术人员发展趋势预测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9,(02):240-241.
 

          [10]张艳萍,李爱玉. 现代护理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与护生培养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6,(33):89-90.doi:10.3969/j.issn.1004-3985.2006.33.041.
 

          [11]许友君. 美国护理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大连大学学报,2005,(06):66-68.doi:10.3969/j.issn.1008-2395.2005.06.024.
 

          [12]林菊英. 我国21世纪医疗体制改革与护理发展趋向[J].实用护理杂志,2002,(06):1-3.doi:10.3760/cma.j.issn.1672-7088.2002.06.001.
 

          [13]李继平,刘素珍,李卉青. 对21世纪护理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J].现代护理,2004,(01):1-2.doi:10.3760/cma.j.issn.1674-2907.2004.01.001.
 

          [14]蒋艳,沈宁,闫瑞芹. 我国护理专业人力资源现状及改进建议[J].护理管理杂志,2004,(02):19-21.doi:10.3969/j.issn.1671-315X.2004.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