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学术论文 > 领航壮阔征程,指引前进道路——《NCCN-B细胞淋巴瘤指南》中文版发布会圆满召开

领航壮阔征程,指引前进道路——《NCCN-B细胞淋巴瘤指南》中文版发布会圆满召开

文章来源:医脉通发布日期:2023-07-18浏览次数:23

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致力于促进肿瘤学领域的教育、研究和临床实践,为肿瘤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并改善其生活质量。其制定的《NCCN肿瘤学临床实践指南》覆盖面广、更新速度快,不仅是美国肿瘤领域临床决策的标准,也已成为全球肿瘤临床实践中应用为广泛的指南,在中国也得到了广大肿瘤医生的认可与青睐。

 

NCCN-B细胞淋巴瘤指南》中文版发布会于哈尔滨召开。大会特邀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马军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沈志祥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朱军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医脉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辛江涛先生对NCCN指南中文版2023年计划进行详细汇报,诸多肿瘤领域知名专家对NCCN-B细胞淋巴瘤指南要点和B细胞淋巴瘤前沿进展进行分享和讨论,共同助力B细胞淋巴瘤治疗标准化进程。本文特对会议关键内容予以整理,以飨读者。

 

开幕致辞

 

会议伊始,大会主席马军教授担任开幕式主持并致辞道,NCCN与医脉通达成的战略合作,为中国临床肿瘤工作者提供高质量、高价值、以患者为中心的肿瘤诊疗方案,加强指南对基层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实践中的可及性、操作性和指导性,助力中国肿瘤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沈志祥教授表示,B细胞淋巴瘤作为血液肿瘤中占比大的瘤种,相关指南的发布、新药的涌现为患者生存率的提高作出了巨大贡献。相信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药物可及性提高,以及指南更新,我国诊疗水平将大幅提高,与国外的差距逐渐缩小。朱军教授表示,很高兴能够见证淋巴瘤规范化诊疗的发展、进步,以及中国淋巴瘤患者生存率的逐年提高。目前,NCCN指南仍是在临床工作中起到重要指导价值的指南之一,若临床医生能将其与我国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相结合,或可进一步推动我国淋巴瘤诊疗规范化。预祝《NCCN-B细胞淋巴瘤指南》中文版发布会取得圆满成功!


NCCN指南中文版背景介绍

 

辛江涛先生首先向在座专家学者介绍道,医脉通于1996年成立,并于2021715日在港交所上市,主要服务于医生、药企及医疗设备公司、患者,以及医学研究员和医院等。20225月,NCCN与医脉通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NCCN指南中国区下载、中文版翻译和指南解读与巡讲等多方面开展长期合作,且中文版指南及专家简介将在医脉通官网、NCCN中文官网和美国官网同步更新。2023年将进行多发性骨髓瘤、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等中文版指南翻译,并展开线上/线下指南解读与巡讲活动。医脉通临床指南平台目前已与NCCN、中华医学会指南、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万方医学数据库指南等平台达成深度合作,未来将继续扩大更多的战略合作伙伴,为中国临床医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正版指南。

 

 

NCCN诊疗指南要点解读

 

此环节由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贡铁军教授主持,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赵东陆教授在本次汇报中对《2023年第4NCCNB细胞淋巴瘤诊疗指南》的更新要点进行了详细解读。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方面,第4版指南新增: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疗法Epcoritamab-bysp(包括移植或CAR-T细胞治疗后疾病进展的患者)作为2A类推;在惰性淋巴瘤向DLBCL的组织学转化方面,第4版指南新增: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疗法Epcoritamab-bysp (仅经过至少二线全身治疗;包括移植或CAR-T细胞治疗后疾病进展的患者)作为2A类推。此次指南更新依据来源于EpcoritamabI/II期、单臂、多中心、开放性、剂量扩展研究安全性及疗效结果。整体人群总缓解率(ORR)为63.1%,完全缓解(CR)率为38.9%,预估6个月和9个月时的CR率为88.7%;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为12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4.4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未达到。

 

 

讨论环节,讨论嘉宾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孙秀华教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白鸥教授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景红梅教授围绕如何推动NCCN指南中文版在广大医生的临床实践中落地如何利用NCCN指南和CSCO指南两份指南进行临床实践指导对于B细胞淋巴瘤发展,目前临床的困难有哪些,有哪些解决方案等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B细胞淋巴瘤诊治新进展

 

此环节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宋玉琴教授主持,贡铁军教授对阿基仑赛(Axi-cel)在大B细胞淋巴瘤(LBCL)的三线、二线、一线治疗的进展、CAR-T与新疗法在LBCL的结果比较,以及CAR-TLBCL特殊人群的使用三个方面展开了详细解读。商业化CAR-TAxi-cel)治疗中国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R/R NHL)的大样本真实世界数据披露:疗效与国际相当,佳ORR83.2%,佳CR率为58.4%;安全性更好。近30年来,在针对二线LBCL头对头与ASCT对比的研究中,Axi-cel取得疗效获益,延长了OS。基于ZUMA-12的良好疗效,Axi-cel已针对一线高危患者开展3期随机对照研究:ZUMA-23。在真实世界应用中,CAR-T较新型药物治疗R/R DLBCL显示出更优的生存获益。小样本研究发现CAR-T细胞治疗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及复发难治淋巴瘤伴恶性浆膜腔积液均安全有效。在意大利真实世界研究中,Axi-cel治疗原发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PMBCL)比DLBCL的疗效更优。

 

讨论环节,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张晨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张晓辉教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增军教授和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刘丽宏教授参与了讨论,就“DLBCL一线治疗后达到部分缓解的患者后线治疗应选择造血干细胞移植还是CAR-T细胞疗法对于DLBCL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差异“ 等问题进行了精彩的探讨。

 

会议总结

 

会议末,大会主席朱军教授进行了总结,他表示:在NCCN指南和CSCO指南的指导下,我国临床医生正在规范化诊疗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在新药物、新型治疗手段不断涌现的情况下,我们治疗淋巴瘤等血液系统肿瘤疾病依然要遵循指南的基本原则,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和自身经验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