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学术论文 > 单孔钻颅引流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96例分析

单孔钻颅引流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96例分析

文章来源:发布日期:2008-03-03浏览次数:74420

【摘要】  单孔钻颅引流术治疗96例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其中93例治愈,治愈率96.9%.该方法简单、操作容易,是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硬膜下血肿 引流 老年

  我科自1998年1月~2006年9月采用单孔钻颅冲洗引流手术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9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62例,女性34例,年龄60~89岁,平均为68.4岁。均有头部外伤史,绝大部分为轻微外伤。临床表现:头痛、头晕89例,恶心、呕吐36例,肢体偏瘫88例,进行性智能障碍24例,语言障碍30例,癫痫发作12例,视乳头水肿80例;发病时间3周~3个月。血肿位于额部2例,额颞部12例,额颞顶部82例,左侧50例,右侧42例,双侧4例。血肿量60~200ml,大多为80~140ml,呈酱油色,部分混有血凝块。全部病例经头颅CT或MR扫描确诊。

  2  手术方法  采用局部浸润麻醉或基础麻醉加局麻方法行单孔钻颅引流术。根据影像学资料选择并标记切口,于血肿大层面上血肿厚处为中心作长约3cm切口,乳突牵开器撑开头皮及骨膜后钻一颅孔,电凝硬膜后用尖刀“十”字切开硬膜及血肿外膜,即见酱油色血液流出,将柔软、直径<0.5cm硅胶管置入血肿腔,深度3~4cm,用生理盐水缓慢冲洗血肿腔,直至冲洗液基本澄清为止,骨孔置明胶海棉,引流管在距切口2cm处另行截孔引出,缝合切口,外接无菌引流袋

  3  术后处理  术后取头低脚高位,头偏患侧。鼓励患者用憋气、吹气球等方法间断性增加颅内压。每天补液量2500~3000ml,多饮水,有利于引流出陈旧性血液、积液及气体,促进脑复位,血肿腔闭合,不用脱水剂,一般不用止血剂。根据术后复查CT结果,3~5天拔管。

  4  结果  全组病例均施一侧或双侧单孔钻颅引流术,其中93例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肢体偏瘫、智能障碍等症状与体征消失,治愈率96.9%。无1例死亡,2例复发,复发率2.1%。1例病程中出现肺感染心衰,病程延长,经多科协作治疗后好转出院。                              

  讨论
   
  根据CSDH形成机制,单孔钻颅引流术已被临床证实为简单、安全、易操作,无严重并发症且疗效满意的方法[1]。本组老年患者采用该方法治疗CSDH,治愈率96.9%,复发率2.1%,疗效满意。
   
  老年人各器官均发生退行性改变,代偿能力差和全身抵抗力明显下降,容易出现心、肺 、肾功能衰竭。术中术后注意以下几点:(1)硬脑膜切开后立即置入引流管,防止血液流失过多后置管困难及损伤血肿内膜 、蛛网膜及脑组织;(2)硬膜切开后放液不宜太快,防止突然减压引起对侧桥静脉撕裂出血出现硬膜下血肿,颅内压下降后硬脑膜塌陷致术侧硬膜外血肿形成;(3)术中要耐心、反复冲洗,尽可能冲洗干净血肿内纤溶物及纤维蛋白降解产物,这是防止血肿复发的关键[2] ;(4)关颅时,钻孔部位于高处,生理盐水填充残腔将空气排出后行缝合切口引流,防止颅内积气或张力性气颅形成。引流管头端置于额叶能够充分引流硬膜下腔积气积液,减少复发[3];(5)考虑引流时间较长,为避免术后脑脊液漏、切口感染、延期愈合等,引流管在距切口2cm处另行开口引出;(6)术后头低位并偏患侧,经常变换体位及头的位置并用憋气、吹气球等方法间断性增加颅内压,适当延长引流时间,促使硬膜下积气及积液的引流。由于补液量多,应控制滴速,缓慢匀速滴入,避免短期补液过快过多出现肺水肿、心衰;(7)为减少老年患者因疼痛引起血压升高,切口渗血及不愿翻身咳嗽导致肺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故术中局麻要遵循无痛原则,术后适量应用止痛剂。老年CSDH只要处理得当仍可获得满意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忠诚.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技出版社,2005.442-443.

  [2]兰宗铭,何建国,林栋梁.微创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附128例总结)[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3,2(2):161-162.

  [3]张文川,孙晓川.慢性硬膜下血肿术中引流管安置的临床研究[J].中华创伤杂志,2006,22(1): 24-26.

 

 

作者:支文勇,褚荣涛,赵富文,黄炜,金科,姜华

作者单位: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脑外科,江苏 常熟 21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