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行业资讯 > 每年4000人次 支气管镜前景广阔

每年4000人次 支气管镜前景广阔

文章来源:发布日期:2012-04-16浏览次数:38731

“这样就能把我气管内长的那个东西切下来了,我以为得开胸切开气管动大手术呢。”,这是前几天李大爷对北京胸科医院气管镜室的医务人员说的一句话。
原来,近半年来李大爷经常因为咳嗽、憋气、呼吸困难多次到当地医院就诊,近期医院做胸部CT扫描才发现气管内异常,建议转入北京胸科医院进行进一步诊断治疗。本想着没有多大事,可检查结果却让李大爷倒吸了口冷气。胸部CT气管支气管多维重建技术检查发现,李大爷气管内长了大小约25×22×16 mm的新生物,几乎将气管管腔堵塞住了。大夫告诉心情急迫的家属及患者初步处理意见,“进一步治疗需要去除气管内新生物,可能需要开胸切开气管”,这让本来就已经很紧张的李大爷更加恐惧了。
正当李大爷一筹莫展的时候,是现代支气管镜检查诊断及介入治疗技术使让他重获新生。
经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发现,气管内新生物表面黏膜较为光滑完整、黏膜血管无怒张、基底部较宽但较狭长;电子超声内镜(EBUS)探查显示,新生物血液循环供应不太丰富。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大夫判定,李大爷气管内新生物应该是良性肿瘤而不是恶性肿瘤(病理证实为错构瘤)。大夫们经过会诊认为,可以经过支气管镜应用高频电技术将气管内肿瘤完整切除,不用开胸切开气管。当大夫将治疗方案告诉患者及家属时,李大爷及家属高度绷紧的神经一下子放松了许多。
在支气管镜手术室,为避免李大爷紧张,麻醉大夫首先使用了“无痛”支气管镜技术,操作大夫经支气管镜先用高频电刀电凝功能将肿瘤较宽而窄的基底部从两侧分别凝切,然后再用电圈套器牢牢套住肿瘤基底部,在娴熟默契的配合下,肿瘤完完整整地被切除下来。毫无痛苦感觉的李大爷从床上坐起来,顿时感到呼吸顺畅无比,当他看到足足有大红枣一样大的肿瘤时,特别惊讶并不由自主地发出了感慨。
科室负责人丁卫民表示,“以前,支气管镜在很多医务人员和病人脑海中只不过是一项辅助检查诊断技术,它的很多治疗功能并不为多数人所熟知”。丁主任回顾了,支气管镜从硬质支气管镜、纤维支气管镜、电子支气管镜,到自荧光支气管镜、窄谱支气管镜及电子超声支气管镜等特殊类型支气管镜发展历史,尤其是20世纪初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仅仅局限于气道内异物取出、肺脓肿脓液引流及脓腔内注药等,而自90年代初开始,激光、高频电刀、氩等离子体凝固、球囊扩张、支架置入及冷冻术等各种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手段应运而生并应用于呼吸介入的历史。现在,随着医学科普知识的普及,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技术越来越被众人所了解、重视。
目前医院的支气管镜除了常规的镜下检查、支气管肺末梢活检、支气管冲洗,支气管内超声引导下针吸活检等检查外,大的特点就是能够对部分病灶进行介入治疗。据统计,医院支气管镜室每年接诊4000多人次,在同级别医院中开展早,接诊次数高,其中有三分之一患者属于介入治疗。科室重点开展了以球囊扩张术、冷冻术、热消融术(激光、高频电刀、APC等)、支架置入术及光动力治疗术等综合介入治疗术,BAL、TBLB、TBNA、EBUS-TBNA等检查诊断术及“无痛”支气管镜技术,其中球囊扩张术年超过400人次,有效率近95%,对大量气管肿瘤、气管结核等病变的有效成功综合介入治疗体现了学科优势。
随着影像、生物工程等学科的发展,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技术突飞猛进,技术手段不断完善,其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大。经支气管自然腔道介入治疗优于经皮、经放射介入治疗,其优势非常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