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技术前沿 > 分子影像学助力癌症早期诊断和治疗

分子影像学助力癌症早期诊断和治疗

文章来源:生活报发布日期:2013-06-22浏览次数:27403

  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人们健康,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日前发布的《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披露,全国每年新发肿瘤病例约312万例,平均每天8550人,每分钟就有6人被诊断为恶性肿瘤。每年因恶性肿瘤死亡人数已达270万例,且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逐渐上升趋势。
  在分子水平上

  诊断疾病

  恶性肿瘤在早期发生、发展过程中会特异性地表达一些基因和蛋白,敏感和准确地发现它们就能够实现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现有的血清学及病理学检查属离体检查技术,不能够实时反映活体内这些异常基因和蛋白的状态;传统影像学检查技术主要是依据形态学改变而进行诊断的,而当癌症发展到形态学有明显改变的时候,患者一般已经处于中晚期。
  分子影像学是21世纪发展起来的,的一种能够在活体状态下对基因、蛋白等进行直观揭示,从而在分子水平上对疾病进行诊断并干预的影像学新技术,对恶性肿瘤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可早期诊断治疗肺癌及乳腺癌
  申宝忠教授于2002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学习分子成像技术,回国后率先在国内成立了哈尔滨医科大学分子影像研究中心,开展分子影像学基础及临床研究,至今,在肿瘤分子成像领域取得了多项开拓性研究成果。
  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皆居我国恶性肿瘤首位。研究表明,肺癌在发生发展过程中会特异性地表达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整合素avp3及HIF-a(乏氧诱导因子)等基因及蛋白。如何才能实现这些特异性基因和蛋白的分子成像呢?
  申宝忠教授及其团队针对肺癌的这些特性,研发构建了一系列能够与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整合素avp3及HIF-a结合的分子成像探针,这些探针就像“导弹”一样具有靶向性,通过静脉注入体内后,它们就能够自动去寻找表达在肿瘤细胞表面及内部的这些靶点(基因及蛋白),找到后与其结合。由于它们携带着能够被影像设备(如磁共振、PET、SPECT、超声、CT及光学等)检测到的成分,医生就能够在活体状态下捕捉到这些“导弹”的行踪,进行定位,从而实现了分子水平对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判断。
  申宝忠教授及其团队开发的这些“导弹”(分子成像探针),不仅能够实现对于微小肺癌病灶的定位、判断功能,申教授还巧妙地让这些“导弹”(分子成像探针)携带了治疗药物,使它们真正地发挥导弹的功能,在定位肺癌、诊断肺癌的同时,发挥治疗的作用,摧毁癌细胞及肿瘤血管。目前,该内容的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尤其是针对肿瘤新生血管的分子成像研究已经在临床患者中得以初步应用。
  乳腺癌是女性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研究表明,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会高表达MDM2信使RNA,它们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乳腺癌的存在,而且,通过干预RNA还能对乳腺癌起到治疗的作用。申宝忠教授及其团队开展了乳腺癌MDM2的靶向分子成像研究,他们合成了能够靶向MDM2的分子成像探针,在国际上次利用SPECT直观地揭示了乳腺癌MDM2信使RNA的存在,该研究获国际分子影像学研究领域同行的高度好评,并被分子影像界评为当年三个重大发现之一。
  申宝忠教授不仅实现了肺癌、乳腺癌分子水平的诊断及治疗,还利用分子影像学技术实现了骨肉瘤、头颈癌等恶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他的研究成果以论文的形式发表在国际SCI收录杂志及国家核心期刊杂志上,达2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