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行业资讯 > 解读移动健康领域的弄潮儿

解读移动健康领域的弄潮儿

文章来源:健康界发布日期:2013-10-31浏览次数:23656

         2013年8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了《第32次互联网报告》,报告显示中国手机网民总数达到4.64亿人,占总体网民的78.5%。移动健康和软硬件结合是近业内的热点话题。智能手机的普及,可以让用户随时随地将简单的医疗服务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这将对人类带来巨大的改变。 
         新的应用程序和设备正将诊断和治疗直接呈现在终端消费者面前。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的《平价医疗法案》将大幅上涨的医疗保健费用置于聚光灯之下。这为那些通过开发工具,让医疗保健——尤其是预防和诊断护理——更易于为大众所用的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机会。借助移动应用程序和网络连接设备,此类产品与服务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在网上推出。 
         热门盘点:受欢迎的健康类App

         健康类App在Android排名前300的应用基本可以分为六类:女性健康类、饮食健康类、美容瘦身类、锻炼类、两性知识类、寻医问药类等。 
         女性健康类App主要关注女性经期、孕期、女性身体健康等,速途研究院曾对2013年8月女性健康类App应用进行分析,有关女性经期记录、预测的产品如西柚月经助手、大姨吗、月来越好之类App下载量较大,下载总量约达2000万次。 
         过日子、下厨房一类的饮食健康类App主要针对时令、体质等提供饮食建议,下厨房则是菜谱,包括用户分享的美食做法、食材、成品图片等。 
         美容瘦身类App主要和减肥、养颜有关,如瘦瘦、战痘必胜宝典等,或提供类似于日常所见的美容方法,或根据某些选项自测出属于哪种体质、肥胖原因等,设定减肥目标并提供减肥方法、饮食建议和日程提醒等。
锻炼类如健身宝典、Nike+,也属于设定运动目标并可以开启督促功能的App。 
         寻医问药类App 是目前非常有市场潜力的App,也是许多手机应用开发公司很关注的产品。 
         经验解读:那些创业先锋们

         鉴于市场上很多健康应用程序都依赖于消费者的个人信息的收集和分析,试图进入该领域的有抱负的企业家应该在数据方面拥有强大的分析能力。同时,以少的医疗知识开发面向消费者的应用程序,需要细致入微地了解健康的关注点,这些关注点大部分容易从之前的从业者那里发现。这是移动健康领域创业的必须技能。那么面对如此诱人的市场,移动健康领域的创业公司又是怎样成为弄潮儿的呢?

         大姨吗创始人柴可:打破医生和患者的第四面墙

         大姨吗是一款APP,可以记录月经周期,把周期拆成4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生活小建议。还可以记录饮食、运动、体重等身体状况,坚持记录积累数据,便于App更加个性化的东西。 
         对于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市场,大姨吗创始人柴可似乎能够从旁观者的角度给予理智的思考:“我没有觉得任何新生的发明一定是伟大的,反而在它热潮的时候我们应该冷静下来想一想,IT与医疗的结合会产生什么结果?这样的结合是不是正确的?这样的结合应该用什么方式才是正确的?”这个28岁、曾经有过8次失败经历的年轻创业者,对行为艺术有一定的研究,并且深谙营销之道,他企图用艺术来改变健康。独辟蹊径的他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以这款女性生理期的工具型应用获得了一笔2亿元的投资。 
         柴可认为,医疗健康的问题不能只从医学的角度来考虑,而可以像行为艺术一样做得有意思一些,打破医生和患者之间的第四面墙。同样,APP应用也是需要邀请用户参与体验,来促使产品的改进。
活法儿创始人章坚:健康管理的核心是生活管理 
         与柴可不同,活法儿创始人章坚从2005年开始就在健康管理的领域摸索。“初我们做健康管理的思路是帮助人们核实医院,联系医生,为其建立一个绿色就医通道,想以此来从医院获得收入,后来经历了两三年时间发现行不通。”章坚认为,“健康管理是个伪命题。因为健康管理是个结果,而我们是管理不了结果的。这就像考试的终分数是没法管理一样。我们能管理的是之前的过程,所以,健康管理的核心应该是生活管理,只要把过程管理好了,就能得到一个好的结果。” 
         “健康管理的本质,是期望在人们不得病的时候帮助人们减少得病的几率。”章坚发现,健康管理连接医疗是非常难实现的事情。 
         他坦言,到现在也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方法把健康管理这个梦想实现。“大而全是否是终能够真正帮助人们改变健康的解决方案,只能留给时间去证明。” 
         咕咚网创始人申波:用“智能+运动”改变健康 
         咕咚手环是一款典型的硬件、软件、服务相结合的智能可穿戴式产品,主打“运动状况提醒”、“睡眠监测”、“智能无声唤醒”三大功能。适合平时在室外跑步使用。可以记录距离、路线、用时。还可以自己定制跑步运动计划,敦促自己完成。还有个约跑功能,发起一次集体跑步活动,众人参与。数据存储在云端,不用担心自己的记录会丢失。 
         咕咚网创始人申波把目光放在了“运动”的需求上,企图通过互联网来鼓励人们多运动,保持身体健康。用户可以把手环中所记录的运动、睡眠等数据实时汇总到云端查看,并可通过网络分享。很多人认为中国人并不擅长运动,甚至缺乏运动的“基因”,所以“运动手环”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是刚需。当然,目前移动健康领域并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商业模式,甚至面向的用户是谁、用户需要什么都没有一个清晰正确的定位,这都需要交由时间和市场去检验。 
         杏树林创始人张遇升:我们的宗旨是让医生工作更轻松

         与咕咚手环、大姨吗这种带有娱乐趣味性的产品相比,杏树林开发的“电子病历夹”则显得专业许多。这是专门面向医生、旨在帮助医生改进工作流程的一款移动医疗APP。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医科生张遇升认为,中国医生特别辛苦,其辛苦不在于工作的繁忙,而在于没有高效的工具帮助其改进工作流程。电子病历夹的灵感初来自于急诊科女超人于莺的一个工作困惑。于莺曾向张遇升提出,她觉得工作中一些有价值的病历需要收集,但是苦于没有这样的工具。张遇升受此启发,开发出了电子病历夹这个产品。 
         现在电子病历夹上线2个月,拥有2万多个医生用户,每天1000多个病历分享。出乎张遇升的意料,这款产品的使用呈现出一个有趣的特点,年资越高的医生使用频率越高,越年轻的医生则使用频率越低。该产品在2个月的时间里赢得2万个用户,这似乎是个不错的开局。然而,当被问及这个产品的盈利情况时,张遇生回答:“目前这个产品并不盈利,还是处在积累用户的阶段。” 
         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不断普及,移动互联网的覆盖人群越来越庞大,健康医疗作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也随着移动互联的热潮蓬勃发展。面对有前景的市场,创业者们的眼光是犀利的,所以竞争和各种挑战也非常激烈。

         无论是面向大众还是面向医疗机构,是方便医生还是服务患者,是关注健康管理还是专注医学本身,是娱乐性、趣味性强的电子消费产品还是相对严肃的物联网终端,这些移动医疗领域的弄潮儿都在移动健康产业链条的不同方向上积极努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