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学术论文 > 地奥司明片治疗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

地奥司明片治疗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

文章来源:创新医学网发布日期:2015-04-11浏览次数:11824

         足部是糖尿病一个复杂的靶器官,糖尿病患者因外周血管疾病与周围神经病变合并压力过高而引起足部软组织及骨关节破坏与畸形,进而引发轻度的神经症状,甚至严重感染、溃疡、神经病变性骨折。如果积极治疗不能充分解决下肢出现的症状和并发症,则会造成灾难性后果[1]。我科针对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入院的60例不同分级糖尿病足病例,研究组采用地奥司明片口服,对照组口服安慰剂,本研究通过观察测量服药前后溃疡创面大小程度的变化,探讨地奥司明片在治疗糖尿病足创面的临床实际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采用随机法选取的 60例患者中,男36例,女24例。依据常规糖尿病足护理所采用的Wagner分级法:1级:表面有溃疡,临床上无感染;2级:较深的溃疡感染病灶,常合并软组织炎,无脓肿或骨的感染;3级:深度感染,伴有骨组织病变或脓肿;4级:骨质缺损,部分趾、足坏疽;5级:足的大部或全部坏疽[2]。本研究按糖尿病足 Wagner分级法,1级31例,2级22例,3级7例。年龄60~75岁,平均(69.5±6.5)岁。糖尿病病程17~36个月,平均(19.59±8.5)个月;糖尿病足发病时间为14~43 d,平均(15.2±9 .6) d。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30例,男22例,女8例。Wagner分级1级17例,2级9 例,3级4例。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Wagner分级1级14例,2级13例,3级3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糖尿病足分级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均给予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于正常范围内,对照组给予安慰剂,2次/d,连续15 d,辅助以清创换药。研究组口服地奥司明600 mg/次,2次/d,连续15 d,并给予常规胰岛素控制血糖,辅之以清创换药。两组于服药结束后对创面愈合情况进行判定和评估,将所得结果应用统计学进行分析。

         1.3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临床疗效依据糖尿病足创面愈合疗效标准评定:①创面愈合:创面无分泌物,已形成瘢痕修复;②创面好转:创面局部分泌物明显减少,肉芽组织生长较好,创面显著缩小;③创面无变化:创面无明显缩小,分泌物减少不明显,局部无显著改变。

         1.4 统计学处理:结果采用SPSS17.0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TX-*3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60例患者进行常规每天查体,研究组服药情况良好。研究组创面愈合22例(73.3%),创面好转6例(20.0%),创面无变化2例(6.7%),服药后创面大小变化与服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创面愈合16例(53.3%),创面好转6例(20.0%);创面无变化 8例(26.7%),服药后创面大小变化与服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足部是糖尿病一个重要靶器官,而糖尿病足发病率在糖尿病患者中呈上升趋势,其机制尚未明确,一般认为,糖尿病患者下肢末端周围血管因病变导致的足部感染、溃疡以及局部周围神经损害是主要原因。下肢末端周围血管病变是糖尿病足病情发展的重要因素,周围血管狭窄和微循环障碍导致的出血、溃疡是糖尿病患者足部感染的首要病因,并且严重影响糖尿病足的预后[3]。研究证实,如果机体处于蛋白质的非酶糖化状态和过高血糖状态,血液的高黏稠度、脂代谢紊乱以及下肢末端循环障碍等因素将使患者的足部血管发生管壁增厚,进而导致管腔狭窄,微循环障碍和微血管管腔狭窄,引起下肢末端供血减少,发生组织损伤。地奥司明临床药理研究表明:地奥司明可高选择性增强静脉张力,在不影响动脉系统功能的前提下,在较高体外温度下对静脉发挥一定收缩功能,还可以增加毛细血管抗性,使其保持较高通透性。地奥司明亦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微血管内红细胞流速,通过减少血细胞聚集,从而达到改善微循环目的。 糖尿病病程迁延者易发生局部感染,但感染通常并非糖尿病足发生的首要原因,肢体末端尤其是足部感染不易治愈,这也是糖尿病足治疗的难点。一旦糖尿病患者并发足部感染未及时予以对症治疗,其继发性截肢的危险性就大大增加。地奥司明的药理学研究表明,对于白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过程进行干预,使其可对许多炎性反应产生抑制作用;此外,地奥司明还可显著降低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减少崩解释放出的炎性反应介质,如缓激肽、白三烯、自由基等,从而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其抵抗力。本研究在所有病例完全服药结束后对结果进行评估显示,地奥司明能降低血管脆性及通透性,对微循环和微血管起保护作用,可有效促进糖尿病足创面愈合,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4参考文献

         [1]周荣.地奥司明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35):39 44.
 

         [2]王珍,许樟荣.糖尿病足的检查与诊断分级[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4):489.
 

         [3]欧春培,利春叶,杨钦泰,等.地奥司明片治疗上肢创伤性水肿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1,1(24):78.
 

        [收稿日期:2014-01-12编校:陈伟/郑英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