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学术论文 > 影响慢性胃炎治疗预后的临床因素调查

影响慢性胃炎治疗预后的临床因素调查

文章来源:创新医学网发布日期:2015-04-23浏览次数:11325

          慢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其发病原因不一,发病类型多样,可因嗜酒、喝浓咖啡,或因胆汁反流,或因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引起。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可伴嗳气、恶心、泛酸,偶有呕吐,一般症状轻微,有的甚至无明显症状。胃镜已被列为慢性胃炎的常规检查方法,其能够比较好地进行确诊。由于慢性胃炎多伴随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而且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炎的活动性和严重程度有关,感染程度越重,炎性反应越明显,幽门螺旋杆菌检出率越高,为此在治疗中多采用三联疗效治疗,但是预后也不一致[1]。笔者具体调查了影响慢性胃炎治疗预后的临床因,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5年2月~2013年2月我中心门诊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260例。入选标准:因上消化道症状而就诊;符合慢性胃炎诊断标准;年龄18~60岁,男女不限;合并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具有上腹痛、上腹胀、嗳气和反酸等症状中的2个以上症状;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上消化道恶性肿瘤;伴有心、肝、肾、肺功能不全等器质性疾病;过敏体质及对多种药物过敏者。年龄21~ 58岁,平均(36.56±2.15)岁;男140例,女120例;病程1个月~2年,平均(10 .56±0.33)个月。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都给予三联疗法治疗,阿莫西林(珠海联邦制药有限公司)1.0 g加克拉霉素(上海雅培制药有限公司)500 mg加埃索美拉唑 (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20 mg,2次/d,连续10 d。10天后继续服用铝碳酸镁(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1.0 g,3次/d,连续8周。

          1.3调查内容:调查内容涉及个人性别、年龄、病程、既往史、家族史、服药史;同时测体重、身高,并进行抽血检查与胃镜检查,也积极观察了患者的临床表现、生活地域、环境因素、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等。

          1.4疗效判定::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胃镜复查慢性炎性反应明显好转达轻度;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胃镜复查炎性反应好转;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减轻,胃镜复查黏膜病变范围缩小1/2以上;无效:达不到上述有效标准或恶化者。

          1.5统计学方法:运用Excel 2013和SPSS 17.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管理和分析,对所有调查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预后疗效:治疗后经过观察,260例患者210例,显效32例,有效8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96.2%。 
          2.2预后因素分析:将患者预后与临床内容纳入了Logi 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程、生活习惯与家族病史是影响慢性胃炎治疗预后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P<0.05)。

          3讨论
 

          慢性胃炎临床上一种常见多发疾病,约占胃镜受检病例的20%左右,其癌变率约4%。有关资料表明,慢性胃炎在我国的发病率为8.2%以上,而胃癌在癌症发病率与死亡率中均为位[2]。同时在消化道疾病的诊治中,由于临床表现多样,症状较模糊等原因,使慢性胃炎患者往往就诊时症状较重,时间较长,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3]。在慢性胃炎的发病因素中,现代的年轻人生活在有强大压力的社会中,导致生活不规律,起居不定时或者睡眠不足等等。同时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与慢性活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和胃癌的发病机制有关,系统的病因学研究已证明幽门螺旋杆菌与慢性胃炎的发病有明确的因果关系。反复腹痛是慢性胃炎常见的症状,可伴有呕吐、腹胀等。慢性胃炎一般经过正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可消失[4]。在治疗方法中,幽门螺杆菌可以明显减轻慢性胃炎患者的症状及内镜表现,并可以显著减少慢性胃炎的复发率。本组资料中260例患者经过三联疗效治疗后,210例,显效32 例,有效8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96.2%。同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生活习惯与家族病史是影响慢性胃炎治疗预后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P<0.05)。生活习惯越好的人群,其健康意识越好,从而能够有效进行自我管理,改善预后。而年龄越大、病程越长的患者多伴随有自身机体状况不好,免疫功能也不完全,导致疾病复发,影响治疗效果。还有学者调查慢性胃炎患者的代亲属间,慢性胃炎的发病率明显增高,有亲戚关系的发病率比对照组大20倍,说明慢性胃炎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5]。在胃炎的预防与干预中,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加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和自然能力。患者应根据自己的工作性质,生活规律,适时制订一份作息时间表,并尽可能遵守。对于重度胃炎伴中、重度肠上皮化生及重度不典型增生者的患者,癌变率高,应引起高度重视,定期随访[6]。所有患者均应戒烟、忌酒,避免使用损害胃黏膜的药物,少吃油炸、烟熏、腌制食物。而幽门螺旋杆菌可能有助于逆转胃黏膜萎缩和肠化。而叶酸可改善组织学状态,使胃癌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要积极进行补充。总之,慢性胃炎的发病率比较高,积极的三联疗法治疗可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但是也需要根据影响预后的因素加强预防干预。 
          4参考文献

          [1]赵志丹,王晓艳.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6):153.
 

          [2]陈锡美,许树长.胃粘膜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2013:66-67.
 

          [3]夏玉亭,于中麟.胃炎临床研究进展[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13:36-3 9.
 

          [4]裘秀月.徐珊治疗慢性胃炎经验[J].中医杂志,2013,54(7):558.
 

          [5]张志明,梁建庆,陈嘉屿,等.舌诊客观化图像识别与慢性胃炎内镜分类的相关性研究[J].中医药学报,2013,41(2):119.
 

          [6]徐晓燕,周正元,张宁.1973-2010年常熟市居民胃癌死亡及减寿情况[J].职业与健康,2013,29(4):474. 
          [收稿日期:2014-01-02编校:徐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