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技术前沿 > 当近视合并老花和白内障 技术创新让全视觉成为现实

当近视合并老花和白内障 技术创新让全视觉成为现实

文章来源:新华网发布日期:2022-02-08浏览次数:37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眼健康工作,《“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25年)》强调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眼健康科普宣传教育,强化每个人是自己眼健康第一责任人,推动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氛围。力争到2025年实现0~6岁儿童眼健康档案建立达90%以上;屈光不正矫正率不断提高,高度近视视力损害率不断减少,白内障CSR达到3500以上,实现国人基本眼健康目标。

近视是屈光不正的一种类型,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经过眼内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前的病理状态,表现为远视力下降等症状。50度以下为近视前期,50-600为轻度近视,600度以上或眼轴26mm以上为高度近视。高度近视眼在稳定其年龄以后仍然会不断发展的为病理性近视,这是我们要重点防控的近视类型。户外活动是预防近视发生的主要手段。低浓度阿托品、OK镜、定制离焦眼镜是青少年近视的有效矫正方法。

白内障是一种年龄相关性致盲眼病,年龄越大发病概率越高。当近视遇到白内障,如何让患者既看得见又看得清?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不仅可以让患者看得见,还能让患者看得好,实现远、中、近的全程视觉。这有点像照相机技术的发展,清晰度越来越高,景深也越来越长。

传统白内障手术后,为啥还是看不清楚?

白内障是全球首位致盲性眼病,为了看得见,患者大多会选择通过手术留住光明。不过,以前有患者做完白内障手术后会疑问:为什么看报纸、看电视依然还是不太清楚?

这是因为,传统白内障手术通过摘除变浑浊的晶状体,并且植入人工晶状体而实现复明,使用的人工晶体以单焦点为主,仅能提供远或近的选择,像走路开车、看电脑电视、看书报手机等,是典型的远中近三个生活场景,这类患者就没有办法“自如切换”。想要获得远、中、近都清晰的视力,不得不借助一副或多副框架眼镜来实现较好的视力转化。

回顾七八十年代,白内障手术摘除晶体后,没有人工晶体回填,患者术后要戴一个厚厚的眼镜。而单焦点人工晶体出现后,很多人觉得现在的手术技术已经提升了一大截,术后体验也好太多。不过随着视频时代的来临以及开车需求的增多,对于年富力强的中年人或者刚开始享受退休生活的老年人来说,不断手动切换眼镜的操作已经很不方便了,单焦点晶体的术后体验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让患者看得清、看得好,技术创新让全视觉成为现实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飞秒激光辅助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3D高清显微镜手术和Master700等推动了白内障手术走向微创,更加。而三焦点人工晶体的出现,实现了远、中、近的全程视觉,同时解决了白内障、近视、老花、散光等问题。

过去我们把白内障手术叫防盲手术,把患者从看不见变成看得见,医生就完成任务了。而现在,当多焦点人工晶体出现后,我们不仅可以让患者看得见,还能让患者看得清,看得好。这有点像照相机技术的发展,过去是模拟模式,现在是数码,而且从几百万像素变成几千万像素,清晰度越来越高,景深也越来越长。

我曾经为一位100岁的患者进行多焦点人工晶体的植入手术,这位患者是一名教授,他平时要看书、看电脑、写东西,所以他对全程视觉的要求比较高,加上他眼睛的自身条件也非常好,黄斑、视神经、视网膜都是没问题,经过术前评估选择了多焦点植入,续写科研生涯,极大提高了自身的生活质量。

很多患者对多焦点人工晶体手术的条件比较关心。做这项手术和年龄没有太大关系,主要是看眼睛的基础条件,从角膜到视网膜、玻璃体、视神经、视皮层全程都是健康的,没有大的问题,会建议用。

当然,也有一些患者不太适用,比如青光眼神经萎缩、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等,也就是眼底和神经的功能不足以支撑植入多焦点晶体后实现全程视觉或者有认知功能障碍的人,不建议使用。

老花眼是随年龄增大晶状体调节功能减退而导致视近不清的一种生理性改变,一般40岁以上开始出现,患者可以选择配戴老花镜进行矫正。一般情况下,老花眼的度数在45~50岁约100度,50~60岁为150~200度,60~70为200~300度,70岁以上度数基本稳定。但是如果晶状体增厚,角膜消除像差的可塑性减退导致晶状体失功(晶状体失功综合征),老花眼就无法进行矫正,只能通过晶状体置换手术进行治疗。另外,早老花和有闭角型青光眼风险的老花眼也必须进行晶状体置换手术,否则青光眼发作后可能导致不可逆的失明。

重视对眼健康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早发现早防控早治疗

在临床中,一些致盲性眼病患者到医院就医的时候,往往已经很晚了,也失去了做屈光性晶体手术的机会。希望大家重视对眼健康的全生命周期保护,也就是全视觉眼健康的管理。尤其到了40岁后,每年好做一次眼健康深度体检,致盲性眼病,如青光眼、白内障、神经萎缩、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病变等,早期发现是可以做到早期防控的。

作为一位在临床工作30多年的眼科医生,我非常不愿意看到病人的病情任其进展,以致到后即使做了手术也无法恢复良好视力,比如闭角型青光眼,一旦急性发作就会造成不可逆的失明。每天门诊我都会遇到好几个这样的患者,其实进行白内障和老花眼晶体植换手术也是可以预防闭角型青光眼的。

我建议,近视眼每半年必须进行全眼底和黄斑检查预防视网膜脱落等致盲并发症。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病、肾脏病、妊娠等都必须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帮助判断疾病的治疗效果和预防相关并发症。(作者:朱思泉) 

白内障是一种年龄相关性致盲眼病,年龄越大发病概率越高。当高度近视遇到白内障,如何让患者既看得见又看得清?北京安贞医院首席专家、眼科中心主任朱思泉表示,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不仅可以让患者看得见,还能让患者看得好,实现了远、中、近的全程视觉。这有点像照相机技术的发展,清晰度越来越高,景深也越来越长。

传统白内障手术后,为啥还是看不清楚?

白内障是全球首位致盲性眼病,为了看得见,患者大多会选择通过手术留住光明。不过,以前有患者做完白内障手术后会疑问:为什么看报纸、看电视依然还是不太清楚?

朱思泉表示,这是因为,传统白内障手术通过摘除变浑浊的晶状体,并且植入人工晶状体而实现复明,使用的人工晶体以单焦点或双焦点为主,仅能提供远或近的选择,像走路开车、看电脑电视、看书报手机等,是典型的远中近三个生活场景,这类患者就没有办法“自如切换”。想要获得远、中、近都清晰的视力,不得不借助一副或多副框架眼镜来实现较好的视力转化。

朱思泉指出,回顾七八十年代,白内障手术摘除晶体后,没有人工晶体回填,患者术后要戴一个厚厚的眼镜。而单焦点人工晶体出现后,很多人觉得现在的手术技术已经提升了一大截,术后体验也好太多。不过随着视频时代的来临以及开车需求的增多,对于年富力强的中年人或者刚开始享受退休生活的老年人来说,不断手动切换眼镜的操作已经很不方便了,单焦点和双焦点晶体的术后体验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让患者看得清、看得好,技术创新让全视觉成为现实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飞秒激光辅助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3D高清显微镜手术和Master700等推动了白内障手术走向微创,更加。而三焦点人工晶体的出现,实现了远、中、近的全程视觉,同时解决了白内障、近视、老花、散光等问题。

朱思泉说,“过去我们把白内障手术叫防盲手术,把患者从看不见变成看得见,医生就完成任务了。而现在,当三焦点人工晶体出现后,我们不仅可以让患者看得见,还能让患者看得清,看得好。这有点像照相机技术的发展,过去是模拟模式,现在是数码,而且从几百万像素变成几千万像素,清晰度越来越高,景深也越来越长。”

“我曾经为一位100岁的患者进行蔡司全视觉三焦点人工晶体的植入手术,这位患者是一名教授,他平时要看书、看电脑、写东西,所以他对全程视觉的要求比较高,加上他眼睛的自身条件也非常好,黄斑、视神经、视网膜都是没问题,经过术前评估选择了蔡司全视觉三焦点植入,续写科研生涯,极大提高了自身的生活质量。”朱思泉表示。

很多患者对三焦点人工晶体手术的条件比较关心。朱思泉介绍,做这项手术和年龄没有太大关系,主要是看眼睛的基础条件,从角膜到视网膜、玻璃体、视神经、视皮层全程都是健康的,没有大的问题,会建议用。

“当然,也有一些患者不太适用,比如青光眼神经萎缩、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等,也就是眼底和神经的功能不足以支撑植入三焦点晶体后实现全程视觉或者有认知功能障碍的人,不建议使用。”朱思泉说。

重视对眼健康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早发现早防控早治疗

在临床中,一些致盲性眼病患者到医院就医的时候,往往已经很晚了,也失去了做屈光性晶体手术的机会。朱思泉希望,大家重视对眼健康的全生命周期保护,也就是全视觉眼健康的管理。尤其到了40岁后,每年好做一次眼健康深度体检,致盲性眼病,如青光眼、白内障、神经萎缩、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病变等,早期发现是可以做到早期防控的。

“作为一位在临床工作30多年的眼科医生,我非常不愿意看到病人的病情任其进展,以致到后即使做了手术也无法恢复良好视力,比如中国人容易患闭角型青光眼,一旦急性发作就会造成不可逆的失明。每天门诊我都会遇到好几个这样的患者,其实进行白内障和老花眼晶体植换手术也是可以预防闭角型青光眼的。”朱思泉说。

朱思泉建议,高度近视眼每半年必须进行全眼底和黄斑检查预防视网膜脱落等致盲并发症。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病、肾脏病、妊娠等都必须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帮助判断疾病的治疗效果和预防相关并发症。

专家简介:

朱思泉,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北京安贞医院首席专家、眼科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眼科学院副院长,首都医科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南医科大学博士生和博士后导师。曾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和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先后主持“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1项,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1项,北京市自然基金1项,国家人因工程重点项目1项和军委后勤保障部重点项目等重大科研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