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学术论文 > 肠系膜上动脉起始段CT解剖及临床意义

肠系膜上动脉起始段CT解剖及临床意义

文章来源:发布日期:2009-05-06浏览次数:84361

作者:詹勇,向子云,郑彬,靳晓军,朱宇辉

  摘要目的:观测肠系膜上动脉起始段的走行、与腹主动脉的夹角及左肾静脉水平SMA与AA的距离。方法:对52例正常人的上腹部螺旋CT增强扫描动脉期图像进行矢状位MPR重组并观测SMA起始段走行及其与AA的夹角及距离。结果:本组52例MPR矢状位图像均可显示SMA起始段及其与邻近AA、LRV等血管结构的解剖关系,SMA起始段走行呈转折型者41例,径直型11例;SMA与AA夹角为58.4°±21.8°(95%置信区间52.4°~64.5°),其中30°占9.6%,80°占23.1%,30°~80°占67.3%;LRV水平SMA与AA的距离为(11.2±4.8)mm(95%置信区间9.8mm~12.5mm)。结论:螺旋CT上腹部增强扫描动脉期图像MPR重组可用于观察SMA起始段并可显示其与四周邻近血管结构的解剖关系。SMA起始段的异常走行可能是胡桃夹现象的潜在病因之一。

  关键词:肠系膜上动脉;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肠系膜上动脉是消化管重要的动脉,在腹腔动脉下方发自腹主动脉前壁。向前向下走行,前方为脾静脉和胰体,后方借左肾静脉与腹主动脉分开。当SMA起始段走行、夹角异常,与AA间距过小时将会压迫LRV而出现胡桃夹现象。因此对SMA起始段的观测有助于胡桃夹现象的诊断。然而,对于SMA起始段的走行未见文献报道,正常人SMA与AA间夹角则观察结果不一[1~6]。笔者对52例正常人上腹部螺旋CT增强扫描动脉期图像进行矢状位多平面重组(MPR)并观测SMA起始段走行及其与AA的间距、夹角。

  1材料与方法

  搜集2005年12月至2006年8月在我院行腹部CT增强扫描而无异常发现者CT扫描资料共52例,其中男34例,女18例,年龄9岁~80岁,平均年龄47.6岁,均采用西门子公司生产SomatomSensation4多层螺旋CT扫描机,以2.5ml/s流速经肘静脉团注100ml非离子型造影剂,层厚5mm,层间距5mm,扫描范围自肝顶至双肾水平,行上腹部常规双期增强扫描。SMA起始段的走行及其与AA夹角的观测在MPR图像上完成:取动脉期图像,Efilm软件进行多平面重组,在矢状位上使SMA与AA在同一平面显示。观测SMA起始段走行,SMA与AA间的夹角、距离。统计学处理由SPSS13.0软件完成,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2、结果

  本组52例矢状位MPR重组图像均可观察到SMA起始段走行并显示其与邻近AA、LRV等结构的解剖关系。根据SMA走行可将其分为两型:41例SMA自AA发出后向前走行,在LRV水平上下走行有显著转折,然后向腹部下降,即转折型;11例SMA自AA发出后径直向腹部下降而未见走行明显转折,即径直型。本组52例SMA与AA夹角为20°~93°,其中5例30°占9.6%;12例80°占23.1%;其余35例为30°~80°占67.3%。LRV水平SMA与AA的距离为3.5mm~22.5mm,其中4例5mm,占7.7%,10例15mm,占19.2%,其余38例为5mm~15mm,占73.1%。统计不同走行的SMA之间SMA、AA夹角、间距差异有显著性。

  3讨论

  胡桃夹现象由DeSchepper于1972年描述[5],是指LRV穿越由AA与SMA形成夹角时受到挤压而引起血尿等临床症状,又称LRV受压综合征。一般认为AA与SMA间的夹角变小,可导致LRV受压[2]。目前诊断胡桃夹现象的各种影像学方法中以LRVDSA造影并压力测定较为可靠[5],但因其具有创伤性而不能用于常规检查,其他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主要包括超声、CT、MRI等[1,3,4]。现代螺旋CT扫描速度快,易于获取优质的动脉期图像;CT检查方法简单可靠,避免了超声检查所固有的操作者依靠性,也不似MRI需非凡复杂的扫描序列,其三维容积数据经重组后可清楚显示SMA的形态及其与周边邻近血管结构的解剖关系[7]。通过我们的观察,大多数SMA以较大的角度自AA分出后,向前走行一小段,然后在LRV水平转折向下。此种转折型走行,在LRV水平,SMA与AA间留有较大的空间,使LRV通过顺畅。少数SMA以小角度自AA发出后,径直下行,在LRV水平与AA之间留有的空间有限,可能造成LRV受压、血液回流障碍。两种走行的SMA与AA间的夹角、间距的差距有统计学意义,说明SMA起始段的径直型走行可能是胡桃夹现象潜在病因之一。在SMA与AA夹角方面,国内外的学者作了较多的观测。于安邦[1]应用B型超声诊断仪对218例正常人SMA与AA夹角的测量值均小于45°,平均25°,与本组结果差异较大;Shokeir[2]、符伟军[5]等的资料显示正常人SMA夹角平均为90°±10°,然而本组中仅有23.1%80°;陈志新[4]、刘江涛[6]的测量结果为47.4°±18.3°、60.9°±19.4°,与本组结果接近。多组资料的观测均显示SMA与AA夹角与年龄、性别无关[1,4],本组亦然。本组观测结果显示,利用螺旋CT上腹部增强扫描的动脉期图像进行矢状位多平面重组,可以观察SMA起始段的走行及其与四周临近血管结构之间的解剖关系,对辅助诊断胡桃夹现象有重要意义。SMA起始段径直型走行可能是胡桃夹现象潜在病因之一。

  参考文献:

[1]于安邦.超声测定肠系膜上动脉夹角值的临床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4,10(6):47??48.[2]ShokeirAA,TAel??Diasty,GhoneimMA.Thenutcrackersyndrome:newmethodsofdiagnosisandtreatment[J].BrJUrol,1994,74:139??143.[3]Kanekok,OhtomoY,YamashiroY,etal.Magneticresonanceangiographyinnutcrackerphenomenon[J].ClinNephrol,1999,51:259??260.[4]陈志新,张汉国,梁立华,等.肠系膜上动脉夹角的CT解剖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5,21(2):150??151.[5]符伟军,洪宝发,肖越勇,等.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左侧肾静脉压迫综合征[J].中华外科杂志,2005,43(14):953??954.[6]刘江涛,杨立,肖越勇.胡桃夹综合征及其相关解剖的多层螺旋CT研究[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6,12(3):192??195.[7]CuellarI,CalabriaH,QuirogaGomezS,etal.Nutcrackerorleftrenalveincompressionphenomenon:multidetectorcomputedtomographyfindingsandclinicalsignificance[J].EurRadiol,2005,15:1745??1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