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业界动态 > 互联网+为移动医疗添了“一把火”

互联网+为移动医疗添了“一把火”

文章来源:北青网-北京青年报发布日期:2015-05-14浏览次数:10722

  “互联网+”概念的提出,无疑为移动医疗“添了一把火”。从政府到民间都翘首期盼的移动医疗正在快速到来!

  按照国际医疗卫生会员组织的定义,mHealth(Mobile Health)是通过使用移动通信技术,如移动电话、平板电脑和卫星通信面向个人或者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服务和信息。而不只是简单的移动通信医疗穿戴设备。
  目前,基于APP的移动医疗主要采取B2B和B2C两种模式,前者面向医院医生,后者面向用户。但无论是哪种模式,其本质就是通过用户和医生间的有效交互,实现对用户疾患与健康的移动管理。
  与线下医疗相辅相成
  2014年成为“移动医疗元年”。医疗类手机App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主任吕树铮在分析移动医疗时认为,移动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填平不同区域间的“医疗鸿沟”。“目前医疗资源倾向于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的三甲医院,尤其一些专科医院人满为患。有些问题通过移动医疗能解决,而且也能得到一些知名专家的解答,这对病人是一种福利,能更好地利用有限的资源。”吕树铮表示。
  目前,大众熟悉的移动医疗模式可能多局限于手机端的App,而实际上这只是一种简单的移动医疗模式。如果配上各种智能终端,其视野将大大扩展。未来随着一系列医疗器械制造商进入移动医疗领域,移动终端将变得更加智能和专业化。
  在3月举行的2015苹果春季新品发布会上,多款全新医疗应用同步推出。在苹果的医疗机构团队中,参与了针对帕金森症患者的mPower应用研发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赫然在列。
  3月20日,医疗设备制造商“乐普医疗”发布了一款可在家使用的NT-proBNP(占心衰评估指标的60%权重)测试装备,配合手机App,患者在家中就可以自行检测,拿出结果可以在线问医生,不用频繁往医院跑。
  此外,移动医疗还将与线下医疗完美结合,共同发展。
  移动医疗的兴起与发展并非是要取代线下医疗。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教授史其新分析认为,对于一些急性疾病,患者会时间去医院,从专业角度考虑,慢性病管理是移动医疗适合的疾病类型。
  移动平台的意义在于医生可以在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上动态管理疾病和病人,实现医疗服务的公平和便利,提高诊疗效率。
  资本竞相追逐
  作为今年移动互联网火的领域,移动医疗自然不缺乏资本的竞相追逐。
  北京青年报《生活时代》通过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作出的新预测了解到,到2017年,全球移动医疗市场的规模达到230亿美元,到2020年,该指标有望超过490亿美元。与此同时,国内移动医疗的市场空间更为诱人。除了高达3.3亿的高血压患者外,国内糖尿病患者达1.14亿人,而且慢性病发病群体呈现出年轻化趋向;不仅如此,中国人口老龄化严重,目前超过65岁的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9.5%,2030年该指标将达到16.2%。而这些慢性病或老龄化群体都不约而同地需要通过移动医疗设备监测生理指标。据第三方机构艾媒咨询预计,由刚需产生的中国移动医疗的市场规模今年将达23.4亿元,2017年底将突破125亿元。
  具有互联网与移动基因的IT巨头自然不会放过移动医疗大蛋糕。前不久苹果公司推出了HealthKit平台,而且日前苹果已先后与美国电子病历提供商Epic Systems和Mayo Clinic、美国的医疗保险企业联合健康集团和婴幼儿食品生产商Humana开展合作,并在HealthKit平台上推出相关服务,同时苹果正在寻求更多的医疗合作伙伴。与苹果竞争,谷歌日前也推出了GoogleFit的医疗和健身平台,以用来收集和整合来自健身追踪设备和医疗类应用的数据,同时实现健身应用程序和可穿戴设备的同步。
  在国内,以BAT为首的互联网企业面对移动医疗的烧钱也格外亢奋。如阿里推出了“未来医院”计划,通过支付宝对医疗机构开放包括账户体系、云计算、大数据平台等,而且支付宝目前已接入全国数十万家药店,并在部分医院支持在线挂号预约和医保实时结算。同时,百度与智能设备厂商和服务商联手推出“北京健康云”,与百度云形成无缝对接,用户通过这些健康感知设备,实时监测到自身健康数据,而且此前百度已上线了dulife智能设备平台,并与硬件厂商合作,推出了健康手环、智能血压仪和智能体脂测量仪等多款移动健康设备。而在此次巨资入股丁香园之前,腾讯就牵手好大夫和中澳凯尔嵌入医疗服务市场。
  “烧钱”太猛难言未来

  众所周知,医疗的需求比社交、新闻更加刚性,这也就决定了移动医疗市场的前景广阔。有研报预计,未来3-5年,移动医疗的市场会出现“爆发式”的增长,成熟的商业模式也将随之出现,移动医疗市场将迎来高速发展的时代。
  然而,也有不同声音存在,他们认为移动医疗的盈利模式前景并不乐观。
  目前移动医疗市场主要包括三大阵营:随移动医疗浪潮崛起的新兴企业、传统医疗信息化和设备厂商以及互联网巨头。对于移动医疗的未来,有分析师指出,目前传统医疗利益链尚未打破,运营商、软件开发商、终端厂商“各自为政”,不能形成资源共享合力。
  更为关键的是,目前几乎所有的移动医疗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对资本产生了严重的依赖,不少企业仍处于概念阶段,甚至有部分企业尚未确立盈利模式。而如果投入的资金不能实现良性的回收,未来移动医疗将很难持续火热下去。在此背景下,有媒体报道指出,“业内形成的统一观点是未来将有近九成的移动医疗公司被淘汰。”
  还有分析师指出,当前国内大多数的移动医疗企业仍然处于用户积累的初级阶段,如市场上较热的消费型医疗概念设备,其大多集中于某些简单数据的监测与记录,如血压与血糖等设备,对于数据缺乏深度挖掘,客户之间的互动性差,而其他一些医疗互动平台与社区,其盈利则主要通过转嫁广告费、中介费、增值服务和在线问诊等来实现。
  有观点认为,移动医疗的市场前景虽好,但能够像春雨医生、丁香园等一样成功突围的企业还比较少,难以突破的难点是互联网和医疗两个产业的跨界融合存在着一些特征上的矛盾。海通证券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余文心对媒体表示,互联网的特征表现在信息量大、使用频率高、用户平均收入低、维护成本低、标准化易复制、爆点之后赢者通吃、边际成本为零。而医疗行业的特征表现在用户平均收入高、成本高、属地化难以赢者通吃、支付方与决定者不对等,还面临着政策及监管的壁垒等。
  尽管如此,移动医疗,势必会成为传统医疗健康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事实上,大家都意识到了这一点,互联网企业、医疗器械企业、医药企业等都参与到移动医疗领域中,并积极布局。不过,移动医疗产业虽然未来前景广阔,但目前还处在市场培育期,它的发展需要各方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