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技术前沿 > 呼吸系统咯血介入治疗

呼吸系统咯血介入治疗

文章来源:健康界发布日期:2022-06-17浏览次数:44

咯血是指咳嗽时痰中带血或者是咳出血液、血凝块血。大部分都是由呼吸系统疾病所引起的,比如支气管扩张、肺癌或者肺结核等。也可以由循环系统疾病、外伤或者是其他系统疾病引起。一般情况下少量的咯血都可以经过药物保守治疗解决问题,但是大咯血的疗效相对就没有那么明显。这个时候,运用介入治疗,就可以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目前,关于关于咯血的治疗方法有内科药物治疗、外科手术以及介入治疗。其中内科的药物治疗易复发,外科手术手术难度大,并且风险也比较高。而介入治疗不仅风险比较小,在止血效果上也比较明显。而大咯血一般是指一次咯血量超过100ml 或者是24 小时内咯血量超过600ml。大咯血的内科保守治疗疗效较差,才会造成高病死率。而介入动脉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疗效比较确切,一般即刻止血率能达到73% 到98%。临床上运用的栓塞材料有可吸收的和永远性两种。首先可吸收的包括明胶海绵颗粒和海藻酸钠微球等。永远性的有聚乙烯醇颗粒和弹簧圈等等。并且在咯血的临床治疗工作中,经常有咯血患者利用药物治疗后病情有着明显好转,但是停药后每隔几天就又开始咯血,病情反复发作,无论是家属还是医护人员都苦不堪言。针对这些情况,如果只是一种局限性的病灶还可以利用外科手术进行切除,但是如果病灶范围较广,或者是一些患者因为自身原因肺功能较差等,都无法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往往就会带来很大的危害。而介入治疗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无论是少量咯血还是大咯血即刻止血,都有着非常好的作用。

首先要明白的是,人体肺部有着双套血管进行供血,其中肺部的肺动脉掌控着人体的气体交换,肺动脉是低压力系统,大约供给95%的肺组织血供。另一个则是掌握营养供应的支气管动脉,它是来源于主动脉的高压力系统,大约供给5%的肺组织血供,这也就是介入治疗咯血的理论基础。也就是说当支气管动脉栓塞以后,肺动脉压力降低同时也不会引起支气管肺组织的损伤。所以如果把支气管动脉堵住,就基本上可以解决咯血。因此,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咯血非常有效。

咯血的具体介入治疗原理也相对简单,即用一根细细的导管,大约直径约在1 至2mm,经过股动脉送入到支气管动脉或肺动脉造影,明确出血责任血管之后,就用栓塞剂栓塞出血责任血管达到止血的目的。一般情况下介入治疗的效果是好的,有的患者在血管堵住后能立即止血。并且该手术还不会造成很大的创伤,只需要在治疗后患者平躺18-24 小时即可。因此,呼吸系统咯血的介入治疗有着创伤小、见效快以及治疗方便的优势,凭借这些目前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已经成为了大咯血的治疗方法。

虽然介入治疗应用不是很复杂,但是其中仍有许多要注意的细节问题,比如积极地寻找出血责任血管并栓塞、栓塞剂的合理选择与配合使用就是止血的关键,而微导管的使用和推注栓塞剂技巧的掌握则能够有效地降低一些并发症的发生,具体有着以下内容。

首先在对动脉进行造影的时候,要行选择性动脉造影和超选择性动脉造影。其中,必须要进行造影的动脉有双侧支气管动脉和病变同侧肋间动脉。而选择性的造影动脉,则包括同侧胸廓内动脉、同侧锁骨下动脉以及同侧隔动脉。另外对于不确定的动脉,为了保险起见,都应该进行造影,从而为手术做好安全基础。在支气管动脉造影的直接出血征象上,可以看出造影剂血管外渗,这是为可靠出血征象,不过一般显示率并不高,大约为2%到24%之间。并且肺内还会呈现出一种片状或者点状的出血病灶。至于间接征象,一般是支气管动脉的扩张迂曲,病灶区增生血管丛以及血管网,并且肺外体循环动脉向病灶区供血。然后在肋间动脉栓塞的时候,一定要多多注意脊髓动脉,一旦发现危险必须行超选择栓塞术,尤其是4 至6 肋间动脉为危险动脉。另外在栓塞材料的选择上,也要进行合适的选择。一般大颗粒的栓塞剂较小颗粒栓塞剂安全性上要更高。另外在介入治疗的并发症上,一般来说介入支气管扩张咯血较为安全,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低。一般常见的并发症为栓塞反应,比如胸痛、胸闷或者胸热等。大部分都是因为肋间动脉以及纵膈血管缺血所产生的并发症,比如吞咽困难和胸骨后的灼烧感等,这些一般都不需要特殊处理。而支气管咯血介入治疗造成的比较严重的并发症有脊髓栓塞、脑梗死以及脾梗死等。因此要降低严重并发症的出现概率,可以通过采用微导管行超选择插管避免异位栓塞。据统计,术后,咯血的复发出血率约为10%至52%,这也是介入治疗中需要患者重视的地方。

综上所述,呼吸系统的咯血介入治疗有着安全有效并且即时止血率高的优点。由于肺部是双重供血,所以该方法在运用中也不会对支气管、肺组织造成缺血坏死。在咯血介入治疗的实际应用上,应该注意动脉造影以及栓塞程度,并且在栓塞过程中注意患者的双下肢运动以及感觉的改变避免异位栓塞。总之,介入治疗在呼吸系统咯血的治疗应用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