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技术前沿 > 定量蛋白质组学探讨羟氯喹的潜在靶点和作用机制

定量蛋白质组学探讨羟氯喹的潜在靶点和作用机制

文章来源:健康界发布日期:2023-01-04浏览次数:46

羟氯喹 (HCQ) 是一种自噬抑制剂,已用于治疗许多疾病,如疟疾、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癌症。尽管这些疾病的治疗进展,其潜在机制尚未得到很好的确定,阻碍了未来合理使用这种药物。

羟氯喹(HCQ/氯喹主要用于治疗疟疾,特别是在疟疾对氯喹仍然敏感的地区。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HCQ的益处逐渐扩展到许多其他疾病,HCQ已成为常用的处方药之一。目前,HCQ被广泛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由于HCQ可以在溶酶体和其他酸性隔室中积累以使其碱化,因此具有抗菌,抗真菌和抗病毒活性,并用于治疗某些传染病。例如,惠普尔病是一种由惠普利滋养体引起的肠黏膜慢性细菌感染性疾病,可联合使用多西环素和HCQ进行治疗。HCQ的另一个值得强调的重要作用是其抗肿瘤活性。它与常规抗肿瘤治疗、化疗和放疗联合使用具有累加效应。许多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以评估HCQ对几种癌症的影响,例如胰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和多发性骨髓瘤。

AHCQ的化学结构。(B)定量蛋白质组学和热蛋白质组分析的整体工作流程:

研究者通过对MIA PaCa-2细胞进行定量蛋白质组学和热蛋白质组分析,探索了HCQ的可能机制并确定了HCQ的潜在结合靶点。此研究表明,HCQ可能通过靶向一些自噬相关蛋白如核糖基二氢烟酰胺脱氢酶(NQO2)和转运蛋白Sec23ASEC23A),或调节半乳糖凝集素-8LGALS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8MAPK8)等的表达来发挥其功能。此外,HCQ可以通过调节nesprin-2SYNE2),蛋白质-S-异戊二烯基半胱氨酸O-甲基转移酶(ICMT)和共转录调节因子FAM172AFAM172A)的表达来预防胰腺癌的进展。

HCQ的代表性潜在结合蛋白:

综上所述,此研究揭示了HCQ诱导的动态蛋白质组,并确定了HCQ的潜在靶蛋白,这不仅提出了HCQ诱导的自噬抑制的可能机制,而且还可能揭示HCQ与胰腺癌治疗之间的联系。该分析为探究HCQ的潜在目标和作用机制提供了有价值的起点。然而,HCQ的靶向蛋白和更详细的HCQ治疗胰腺癌的机制需要进一步验证。一旦通过实验证实HCQ通过靶向或调节研究中揭示的蛋白质来发挥作用,这些结果可能为探索HCQ的新适应症提供线索,例如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或开发HCQ联合治疗某些疾病,如胰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