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技术前沿 > 工程化MSCs来源的EVs增强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二)

工程化MSCs来源的EVs增强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二)

文章来源:健康界发布日期:2024-03-28浏览次数:3

MSCs是一类高度丰富的成体干细胞,在世界各地都有广泛的研究。MSCs具有自我更新和多谱系分化能力,使其能够分化为各种细胞类型,如脂肪细胞、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从而在维持骨生理平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MSCs还可以抑制几种主要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功能,包括TB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从而调节免疫反应。MSCs主要采用三种机制来治疗OP1、迁移和归巢,即MSCs在接收到特定信号后,迁移到损伤部位以发挥其组织修复作用;2、血管生成的诱导,大量临床前和临床研究表明,MSCs通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和血管生成素促进血管生成;3、免疫调节,其中MSCs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一种机制是通过单核细胞吞噬注射的MSCs,从而刺激和诱导免疫反应。

然而,由于与细胞周期相关的基因失调和染色体不稳定性增加,MSCs的持久繁殖增加了肿瘤发生的可能性。同时,细胞去分化和免疫排斥等挑战进一步阻碍了MSCs的临床应用。研究发现,MSCs主要通过释放EVs对疾病产生影响。与MSCs相比EVs具有优越的特性,包括免疫静止性、非致癌性、增强的稳定性、细胞和组织特异性靶向性以及无血管阻塞。

EVs存在两种主要亚型——外泌体(exosomes)和胞外体(ectosomes)。外泌体是较小的囊泡(约50-150 nm),以产生管腔内囊泡(ILVs);当多泡体(MVBs)与质膜融合时,这些ILVs作为外泌体分泌。胞外体大小不到100 nm至几μm直径,包括微泡、微粒和大囊泡,胞外体是通过质膜向外突出并随后脱落到细胞外空间形成的。在程序性细胞死亡的整个过程中,源自细胞残余的凋亡体同样被归类为EVs

EVs通常根据外泌体、微泡和凋亡体进行分类,主要通过三种离散机制调节受体细胞的功能:(1EVs膜上存在的跨膜蛋白与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相互作用,从而启动影响靶细胞的信号级联;(2 EVs与细胞膜的融合,促进生物活性成分向细胞质的输送,从而调节或改变细胞内信号通路;(3 EVs通过内吞作用内化为细胞,将其货物释放到指定的细胞器中。融合后,通过EVs转移的mRNA可以翻译成蛋白质,而传递的微小RNAmiRNA)调节mRNA翻译并参与各种生物过程,包括促进成骨、骨再生和矿化,以及血管网络形成。

研究发现,EVs是细胞间通讯的关键介质,因为它们不仅能将膜蛋白和脂质,还能将RNA、细胞质蛋白和各种信号分子运送到接受细胞。EVs可以旁分泌影响细胞表型、募集、增殖和分化。EVs的功能主要取决于其货物,在装载不同材料时表现出不同的功能,例如骨微环境中与年龄相关的分子的积累可能导致OP,或作为相关药物治疗的载体。EVsOP的治疗作用主要表现为促进血管生成、调节免疫反应和炎症、刺激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以及抑制破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