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学术论文 > 应用脱细胞真皮基质医用组织补片治疗低位肛瘘

应用脱细胞真皮基质医用组织补片治疗低位肛瘘

文章来源:作者:贝绍生丁克吕艳锋发布日期:2010-11-10浏览次数:62057

【关键词】 脱细胞真皮基质·补片·直肠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0月我院采用分期手术并用纤维蛋白胶细胞真皮基质医用组织补片治疗3例肛瘘,其中男2例,女1例。年龄32~45岁,中位年龄38.1岁。肛周脓肿后形成的低位单纯性肛瘘2例,低位复杂性肛瘘1例,均为非结核性肛瘘。

1.2 手术方法

1.2.1 术前准备 术前查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排除手术禁忌证,创面有明显感染或碘类药物过敏者禁用口腔组织补片。在化脓性肛瘘的急性炎症期,首先须积极抗炎,待炎症吸收、局部组织水肿消退后手术;肠道准备同传统肛瘘手术,手术前晚清洁灌肠2次。

ADM采用北京清源伟业生物组织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一次性使用的T1型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组织补片,为白色、半透明、蜂窝状、片块无菌组织,一面为基底膜面,较粗糙,另一面较光滑,为真皮面。2~8 ℃冷藏保存。测量缺损的组织创面的面积,根据缺损面积的大小,用锐利组织剪修整备用的补片,以无菌生理盐水冲洗3次。

1.2.2 手术步骤 采用骶管麻醉,患者体位均为俯卧折刀位。首先准确辨认肛瘘的内、外口及瘘管的走行,刮匙轻轻搔刮瘘管管壁组织,去除坏死组织及部分炎症组织,过氧化氢与甲硝唑反复冲洗瘘管管腔2~3次,止血,以探针为引导,将一丝线从外口进入并从内口穿出,丝线一端系有剪成细长条的医用组织补片,同样从外口进入并从内口穿出,补片在管腔内松紧应适度,将内口处黏膜及黏膜下肌层采用3-0可吸收线“8”字型缝合,并将组织补片残端包埋在缝合的黏膜内,外口处组织补片残端应超出外口约3 cm,起引流作用,若外口区域瘢痕组织过多且口径小,可以适当扩大外口引流,补片表面采用凡士林纱条包扎固定,使补片组织面和创面紧贴。

术后观察补片与周围组织的结合情况、组织的色泽、弹性、质地;有无局部疼痛、异物感及全身反应等。常规应用抗生素3~5 d;每次大便后坚持换药清洁创面,可应用太宁栓或太宁膏等黏膜保护剂;嘱患者切勿淋浴或坐浴熏洗;术后2~3 d可以将残留在外口处的组织补片残端剪除,使其略凹于创面,利于创面上皮组织的生长。每周复诊1次,以了解创面恢复情况。

2 结果

患者术后全身状况良好。术后2 d补片呈白色,给予剪除残端部分,无糜烂及脓性分泌物;术后5 d外口创面略凹陷,上皮组织新鲜,无异性分泌物,肛镜下见内口处黏膜对合良好,平滑,无充血及异性分泌物。术后10 d创面基本愈合,创区组织软,无瘢痕反应及异物感。3例患者应用该法均在12 d内治愈。

3 讨论

对肛瘘的治疗临床上已经积累了多种手术方式,传统的手术方法主要是肛瘘挂线和肛瘘切开或肛瘘切除术,但均有不足之处。单纯挂线疗法只适用于低位肛瘘,肛瘘切开或切除术往往损伤括约肌的功能,导致肛门失禁发生率高;失败的手术严重影响肛门括约肌的功能,降低了再次手术的成功率。应用生物蛋白胶填充或者封闭窦道,患者损伤少,但复发率高,治疗效果明显低于手术治疗。ADM医用组织补片已经在口腔专业、腹部外科等方面大量应用[1-2],我科率先在国内应用组织补片修补内口及填充瘘管治疗低位单纯性或复杂性肛瘘3例,全部治愈。该治疗方式保护了患者的括约肌功能,痛苦少、恢复快。随访2周,无括约肌损伤、肛门失禁及复发病例。

ADM是异体皮肤组织经过特殊处理,去除其细胞成分后而得到的一种真皮替代品,于1995年由Livesey等[3]开发研制成功并首先报道,后用人的皮肤制成脱细胞真皮,进行异体覆盖烧伤创面,取得成功。脱细胞异体组织补片是ADM的一种商品化的生物材料产品,其主要成分为胶原蛋白,细胞成分及Ⅰ、Ⅱ型细胞相容性抗原已被清除,无免疫活性,不会诱发针对异体组织移植所产生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亦不会诱发非特异性异物反应,对细胞的生长、增殖无任何抑制性或毒性作用。胶原蛋白可为表皮细胞的迁移、增殖铺垫支架,有利于上皮细胞的增生修复,从而促进组织创面的愈合。本研究将组织补片植入瘘管内,瘘管周围组织细胞在其三维支架上生长、增殖,同时分泌新的细胞外基质成分,形成自身组织,从而完成对瘘管组织的修复和重建,从而达到愈合。

  目前ADM医用组织补片治疗肛瘘在我科已成功开展,具体规范的临床操作流程及适应证的选择,进一步从细胞分子生物学上深入阐释组织补片治愈瘘管的机制等将是深入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刘昶,纪艳超.脱细胞真皮基质补片在腹部疝修补术中的应用[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7,41(6): 599-600.

[2] 侯劲松,廖贵清,黄洪章.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修复口腔上皮缺损的临床评价[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6,4(6):427-429.

[3] Livesey SA, Herndon DN, Hollyoak MA, et al. Transplanted acellular allograft dermal matrix. Potential as a template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viable dermis[J]. Transplantation,1995,6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