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学术论文 > 影响髋臼骨折术后恢复的相关因素分析

影响髋臼骨折术后恢复的相关因素分析

文章来源:创新医学网发布日期:2013-09-14浏览次数:25020

   作者:胡雪峰  作者单位:吉林省前郭县医院急诊科(前郭138000)

  【摘要】目的 探讨影响髋臼骨折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52例髋臼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年龄、性别、骨折类型、手术时间和手术方式等5个指标对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骨折类型和手术方式是影响髋臼骨折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骨折复位质量是影响髋臼骨折术后功能恢复非常重要的可控性因素。
  【关键词】髋臼骨折;术后恢复;中医护理学
  髋臼骨折属于高能量损伤所致的关节内骨折,近年来,其发病率明显增加。由于髋关节解剖结构的复杂性,髋臼骨折的手术疗效并不令人满意,髋臼骨折的治疗仍然是创伤骨科一大难题[1]。本研究通过采用病例回顾的方式,探讨多种因素对患者骨折术后康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纳入研究对象均为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5年间在我科住院的髋臼骨折手术病人,共52例。其中,男36例,女16例;年龄21~63岁,平均32.4岁。损伤部位:左髋12例,右髋35例,双髋5例。受伤原因:车祸伤17例,摔伤17例,压砸伤15例,爆炸伤 3例。骨折类型(按Judet-Letourne1分类法):简单骨折26例,其中后壁骨折14例,后柱骨折1例,前壁骨折3例,前柱骨折5例,横形骨折3例;复杂骨折26例,其中横形伴后壁骨折6例,后柱伴后壁骨折8例,T形骨折8例,前方伴后半横形骨折2例,双柱骨折2例。合并骨盆骨折2例,髋关节脱位14例;上肢骨折6例,其中肱骨骨折2例,尺桡骨骨折4例;下肢骨折3例,其中股骨头骨折4例,股骨颈骨折2例,股骨干骨折5例,膝部骨折3例,胫腓骨骨折4例,踝部骨折3例。手术时间:3~14d手术30例,15~21d手术18例,>21d手术4例。收集所有患者术前髋关节正位 X线平片和CT片,术后1周及随访5年髋关节正位X线平片。
  1.2 手术方法 所选病例中,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进行手术的31例;采用“漂浮体位”经联合切口入路的10例;采用经髂腹股沟切口入路的11例。髋臼骨折在利用器械进行骨盆复位后,复位不良的患者利用骨盆重建钢板和空心拉力螺钉固定。术后患肢置于屈髋屈膝位,并对手术切口负压引流24h。
  1.3 术后处理 术后24h后拔除引流管,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头孢替唑钠3~5d;术后第3天开始被动活动髋关节,5d后改为自主活动,2~4周时可尝试性的扶双拐下床进行不负重活动,自第8周开始部分负重,10~l2周负重行走。对于疼痛症状明显的,常规给予口服非甾体药物。
  2 结果

  2.1 统计学方法 所有计量资料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对可能影响患者术后康复的年龄、性别、骨折类型、手术时间和手术方式等因素进行秩和检验。采用SPSS 16.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临床疗效 按照Matta评定标准,按优良、满意和不良3个等级对患者进行对关节功能恢复的判断。年龄、性别、骨折类型、手术时间和手术方式5个因素比较,年龄、骨折类型和手术方式3方面对关节功能恢复影响较大,3方面因素在关节功能恢复的不同等级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可作为影响髋臼骨折术后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性别、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年龄与性别并非是骨折本身的特性,但由于骨质的改变,老年会对骨折的发生起促进作用,而目前关于性别是否会影响骨折的发生,以及性别是否会对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产生影响尚无定论。本组结果显示髋臼骨折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同年龄之间关系密切,本组资料中中老年病例相对多见,并且高龄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有研究报道高龄患者髋臼骨折术后恢复效果还与原髋关节的骨性关节病有关,此外,年龄大的患者常有较多伴发病如糖尿病、肥胖、高血压和心肺疾患等,它们也对患者的康复产生影响。
  Meats等[2]报道髋臼骨折后2d、3~10d、11~21d的手术解剖复位率分别为76%、68%和54%;损伤11d后解剖复位率显着低于10d内手术。本组资料显示骨折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与手术时间并无明显相关性。研究发现,髋臼骨折术后疗效的好坏与是否进行精确的解剖复位密切相关,但术中除简单骨折能真正达到完伞解剖复位外,复杂骨折尤其是粉碎骨折和陈旧骨折很难达到解剖复位。本组复杂骨折预后疗效较简单骨折差,提示骨折的严重程度是影响术后优良率的重要因素。
  选择正确的手术入路有利于髋臼骨折解剖复位的实现,有可进行有效内固定,减少手术创伤,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本组对前壁、前柱骨折采用髂腹股沟或前侧扩大入路,对后壁及后柱骨折则采取K-L入路,与其它文献报道相同。然而Helfet等[3]报道,患者取侧卧位采用K-L入路手术治疗髋臼横形骨折时,因大腿重量增加复位难度,从而影响临床疗效,俯卧位时则可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这也提示手术入路还需与体位配合,方能取得较好效果。本组资料中采用K-L入路手术,对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优于经联合切口经髂腹股沟切口入路手术。
  总之,手术治疗髋臼骨折应根据患者年龄、骨折类型选择合适手术方案,尽早手术,精确复位,坚强固定并早期行功能锻炼,方能取得较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马保安,张勇,张杏泉,等.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J].中国修复外科杂志, 2006,20(6):640-642.

  [2] Matta JM, Dickson KF, Markovich GD. Surgical treatment of pelvic nonunions and malunions[J]. Clin Orthop Relat Res, 1996, 329:199-206.

  [3] Helfet DL, Schmeling GJ. Management of complex acetabular fractures through single nonextensile exposures[J]. Clin Orthop,1994,30(5):5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