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学术论文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肝胆管结石的疗效对比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肝胆管结石的疗效对比

文章来源:创新医学网发布日期:2014-03-06浏览次数:20188

对比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不断改变,肝胆疾病发生率显著增高,尤其是普外科较为常见的肝胆管结石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威胁其生命安全[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肝胆管结石患者112例,其中男64例,女48例,年龄37~66岁,平均(49.69±1.82)岁,病程为1~4年。结实发病部位为右侧肝内胆管10例,左侧肝内胆管20例,胆总管51例,肝总管31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给予微创治疗。两组患者的病程、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研究组给予微创治疗,具体做法为全身麻醉下建立二氧化碳气腹、操作孔与镜孔,将胆总管进行准确定位后,沿纵轴往胆总管前壁用镰状钩刀挑开0.5 cm,用微型剪纵行剪开1.0 cm切口,将纤维胆镜置入主操作孔,对结石进行探查,如发现结石可以用取石网篮取出,如结石过大,可导致嵌顿,可以采用蚕食咬碎法、导向钳夹法、胆镜扩张法取石。对照组给予高位胆管切开取石的传统手术方式,将胆总管的切口延长到肝管的汇合处,直视下经过左右肝管的开口处将各分支内结石清除,同时将狭窄的肝内胆管切开。肝脏浅表部位结石患者,可以经肝实质将肝内胆管切开再取出结石,放置在T管或者行胆肠内的引流术。
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一般的临床情况、术后残石率、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
1.4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处理,组间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情况:研究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研究组术后残石率、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讨论

肝胆管结石指原发在包括肝内胆管等胆管系统内的结石。含有多量胆红素钙的色素性混合结石,胆囊内一定存在结石是结石的性质[2]。普外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是肝胆管结石,其发病率为4.7%,依据病理以及病程的不同,肝内胆管结石病可以有多方面的临床表现。从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局限到肝内胆管的某段结石,直到后期遍及整个肝内外的胆管系统,更为严重甚至导致肝脓肿、肝萎缩、胆汁性肝硬化等晚期病例的并发,终造成良性胆道疾病患者的死亡。由此可见,该病具有十分复杂的临床表现。胆道感染、胆道寄生虫、胆汁潴留可能是肝胆管结石的发病原因。近年来,由于超声引导下的PTC、CT、ERCP、PTC、B超等的广泛开展和普及,能够较快确诊肝内肝管结石与狭窄,并且可以获取影像学关于胆系病理变化全貌的显示。虽然肝胆管结石外科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但是其残留结石率在进行常规手术治疗后仍达30.4%[3]。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选择何种手术方法是胆道外科研究重点。由于肝胆管结石患者的胆道与肝脏的病变较为复杂,因此应依据患者全身、胆道狭窄、肝脏病变、结石部位情况进行外科治疗方式的选择。而应用十二指肠镜、胆道镜,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在本次研究中,可以发现研究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残石率、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微创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较传统手术治疗更显著,可以降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残石率、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使用。
4参考文献
[1]麻承志.不同手术方式对肝胆管结石疗效的影响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1,9(35):57.
 

[2]陈佑生.不同手术方式对肝胆管结石疗效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0):90.

[3]范永宁,杨雁灵,陈勇,等.不同手术方式对肝胆管结石疗效的影响研究[J].吉林医学,2011,32(27):5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