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学术论文 > 浅谈支气管哮喘与络病理论

浅谈支气管哮喘与络病理论

文章来源:创新医学网发布日期:2014-07-29浏览次数:17029

  一、哮喘与“风”、“痰”、“疲”   

  1支气管哮喘概述支气管哮喘( Bronchial Asthma)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以反复发作的喘息、呼气性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为主症,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本病缠绵难愈,终可发展成不可逆的气道阻塞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的身心健康。支气管哮喘属于中医学“哮病”范畴,病位在肺,因哮必兼喘,故又称哮喘二中医学对哮喘病机的传统认识是痰饮内伏,外邪诱发,反复发作,久病入络。历代医家对于哮喘的病机阐述多集中在“风”、“痰”“痪”三方面。   

  2哮喘与“风”风有外风、内风之别。外风始于肺,即外感风邪,《内经》曰“风者,百病之长也”,故为外感六淫之首。《素问·风论》曰“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风属肺,故喷嚏也”,哮喘发作时,多数患者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鼻、咽痒等临床症状,皆为风邪致病的佐证。内风始于肝,又称肝风、肝风内动,是机体内部的病理变化所导致的风自内生,《素问》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可见内风的产生与肝的关系甚为密切。哮喘患者情志失调时往往会诱发哮喘发作,原因就在于郁恼伤肝,肝阳化风,木火刑金,肝风引动伏痰,肺失宣降,风摇钟鸣而致哮喘发作。此外,哮喘发作时呼吸有声、气道挛急、胸闷如窒,且发作迅速,时发时止,也符合风邪“善行而数变”,“风胜则动”的特点。可见,风为哮喘发作的重要病因。   

  3哮喘与“痰”历代医家多认为“痰饮内伏”是哮喘反复发作的夙根,而以痰为中心的“宿根”学说千百年来一直是是哮喘病机的核心理论。朱丹溪在先提出“哮喘”这一病名时就提出“哮喘专主于痰”,可见痰在哮喘病因病机中的地位。《症因脉治·哮病》中亦提到:“哮病之因,痰饮留伏,结成案臼,潜伏于内,偶有七情之犯,饮食之伤,或外有时令之寒,束其肌表,则哮喘之症作矣。”从临床特点看,哮喘发作时多有喉中辘流有声或痰鸣如吼等症状,此为外邪引动伏痰,痰液奎塞气道的结果。从西医学角度看,哮喘发病过程中,有大量炎性细胞、炎性介质、细胞因子和多种免疫活性细胞的产生,导致气道慢性炎症的形成,这一过程及该过程中所产生的多种物质皆可理解为中医之“宿痰”的形成。可见,痰饮内伏为哮喘反复发作的根本原因。   

  4哮喘与“疲”中医认为:“肺朝百脉,主一身之气。”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疲。由于哮喘反复发作,肺气宣降失常,肺气不能布津行血而致血行不畅,疲血内生。唐容川在《血证论》中就提到“盖人身气道.不可阻滞,内有血,气道阻塞,不得升降而喘。”哮喘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其病程多呈反复发作、迁延难愈之势,叶天士认为“久发之恙,必伤及络,络乃聚血之所,久病必癖闭”,癖血日久,新血不生,肺失所养,其气更虚,加重血液淤滞。此外,哮喘患者多存在面色薰黑、口唇紫暗、爪甲紫给等癖血体征,发作时常伴有胸胁疼痛、胸闷等疲血为患的症状。研究一证实,哮喘病人的血液常处于高凝状态,存在凝血功能的异常。
  因此,疲与哮喘的发生发展同样关系密切,是导致哮喘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重要因素5哮喘与痰寮互结朱慧华等川认为,哮喘为患,单纯痰浊少见,多数兼有疲血,痰疲互结导致哮喘的反复发作。痰水贮于肺,痰浊停留,影啊肺气宣降,致肺治节无力,或痰水阻奎脉道,抑或痰水郁而化热煎熬血液,皆可致疲血内生;疲血内停,阻滞气机,影响津液正常输布,以致津液停积而成痰,痰疲互结而致病因此《血证论》有云“痰饮为疲所阻,则愈冲犯肺经……是以倚息不得卧也。须知痰水之奎,由疲血使然,但祛癖则痰水自清”。可见,痰、癖相互影响,胶结为患,是导致哮喘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主要病因。   

  二、络病理论与“风”、“痰”、“窟”   

  1络病理论的渊源与概述络病理论5〕是研究络病发生发展及诊断治疗规律的应用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奠基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到清代叶天士集其大成,使络病理论初成体系,经过近代医家不断的实践、临证发展,形成了现代日趋完善的络病学理论。所谓“络”,是指络脉,有网络的含义,广义的络脉包含了“经络”之络及“脉络”之络。络脉作为沟通内外表里的桥梁,是脏腑内外通行气血、协调阴阳及交换信息的重要结构,因此也成为外邪人侵的通路和传变途径。络病即以络脉的功能或(和)结构失常为主要病机的一类疾病,它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病理状态。   

  2络病的病因病机及其与“风”、“痰”、“疲”的关系络脉系统的结构特点及生理功能决定了络病易滞、易癖、易虚、易毒的病理特点,其病理变化包括络脉阻滞、络脉空虚、络毒蕴结和络脉损伤四个方面一。徐光福将络病病机概括为络脉气机疲滞,导致血行不畅,进而出现津液凝聚,痰饮内毒生成,损伤络脉而为病。   

  

 

  叶派显学代表人物吴鞠通认为,络病可分为“初病在络”和“久病人络”。初病在络者多为外感六淫、疫病毒邪等 直人络脉而为病。其中“风”为百病之长,易袭阳位,易与寒、湿、热相兼为患,侵袭络脉;久病人络者多由经脉或脏腑之病传变所致,其中,“痰”与“疲”是其主要的致病因素。内经有云:“百病皆由痰作祟”,络病的发生同样可责之于痰。痰饮是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其形成与肺、脾、’肾三脏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内经》中提到“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肾为生痰之本”,患者久病,肺、脾、肾功能失调,导致痰饮留滞络脉,使络中气血运行受阻,阻滞络脉而发为络病。“久病人络”的论点表明各种病证发展到一定阶段均存在络脉病变,而其基本病理变化则为“疲”,因血痪日久人络,络脉癖阻,导致了络病的发生。现代研究也表明,络病与疲血都与微循环障碍关系密切,吴以岭等L9」通过实验研究证实,络脉疲阻与血液的粘稠凝聚状态及动脉硬化有关,络病患者血流变学的指标普遍增高,红细胞变性、血小板聚集、血脂增高,体内血栓易于形成。可见,“久窟在络”是“久病人络”的主要原因之一。“痰”与“窟”既是络病发病的病因,又是在络病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两者往往交互为患,互相影响,结于络脉,久之损伤络脉而发为络病。   
  三、哮喘与络病理论
  1哮喘与络病哮喘之为病,往往反复发作、迁延难愈,叶天士云:“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人络。”哮喘经久不愈,久之必人络脉,影响络脉正常生理功能而发为络病。痰疲互结是哮喘的迁延难愈的主要病因,而u-卜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提到,久病人络,多为痰疲互阻之证,其本质乃痰癖互结络脉之中,故络病也成为痰疲同病的代表。一可见,哮喘与络病在病因病机方面存在着共通点。   

  络脉是营卫气血津液输布贯通的枢纽,营养物质传递的末端环节,痰痪等有形之邪不易通过,常造成络脉痹阻,络脉痹阻又使气血津液运行受阻,积久化痰生癖中医“络脉”的概念在形态和功能上都与现代医学的微血管和微循环概念相似,因此络病的病理变化可看作现代医学中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局部微循环障碍、血流动力学改变及细胞因子调控异常等。现代研究证实,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流变学指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等)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与炎症细胞及其产生细胞因子密不可分,哮喘患者血浆ILK ,IL-6,IL-8 ,TNF-a等细胞因子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可见,哮喘与络病在病理变化方面也存在一致性。   

  2通络药物治疗哮喘哮喘反复发作,肺气宣肃失常,不能布津行血,导致痰饮内停、癖血内生,两者交互为患,奎塞气道,久之病邪由经传络,络脉受损,影响气血运化,脏腑失去濡养,进一步加重血癖痰阻,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治疗哮喘,必以祛除络脉中的痰癖之邪为先,然寻常化痰祛癖药难以深达络脉,须借助通络之药。临床常用的通络药物多为辛香类药物及虫类药物,辛香类药不但可以走窜通络,还具有引经作用,可引诸药达于络病之所;虫类药各代医家常取其“飞者升,走者降,灵动迅速,追拔沉混气血之邪”之特性人络搜剔窜透,以达搜剔在络之邪,松透病根之目的。   

  临床医家运用通络药物治疗哮喘时取得满意疗效。吴银根教授‘2在治疗风哮时,多选用灵动走窜的虫类药,取其善于走窜的特性来搜风通络、解痉缓急,临床疗效满意。邱幸凡教授治疗哮喘,运用地龙、僵蚕、娱蛤等虫类通络药物,屡见奇效。张明德教授治疗咳喘疾病,应用娱蛤熄风通络,疗效颇佳。胡若虚运用定喘汤加通络药物(地龙、全蝎、僵蚕)治疗哮喘5}例,结果治愈27例,改善19例,总有效率92 %G。通络药物治疗哮喘的显著疗效也从侧面体现了哮喘与络病理论之间的联系。   

  四、总结
  综上可知,支气管哮喘与络病理论在病因病机及病理变化等方面存在着内在联系,应用络病理论不仅能够阐明支气管哮喘的病理生理现象,而且能为本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及手段。但是应用络病理论系统阐述支气管哮喘的病因、病机及处方用药尚未形成系统的中医理论,值得继续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会呼吸学会哮喘学组.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及教育和管理方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8,(01):3-11.
  李颖,王雪京. 从晁恩祥"风盛挛急"理论谈哮病病机学进展[J].北京中医药,2011,(02):99-100.
  陈江华,顾向明. 哮喘血瘀证的凝血功能状态临床研究[J].山西中医,2008,(01):39-40.doi:10.3969/j.issn.1000-7156.2008.01.024.
  朱慧华. 从痰瘀论治儿童支气管哮喘机理初探[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11):40-41.doi:10.3969/j.issn.1007-1334.2006.11.020.
  邱幸凡. 络脉络病理论及其临床意义[J].湖北中医杂志,2008,(06):22-24.doi:10.3969/j.issn.1000-0704.2008.06.011.
  王永炎,常富业,杨宝琴. 病络与络病对比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03):4.doi:10.3321/j.issn:1006-2157.2005.03.001.
  徐光福. 络病的内涵及其外延释义[J].中医药学刊,2005,(01):96-98.doi:10.3969/j.issn.1673-7717.2005.01.047.
  王笈,武养星. 吴鞠通络病病因学术思想探讨[J].山西中医,2010,(26):1-4.doi:10.3969/j.issn.1000-7156.2010.04.001.
  吴以岭. 中医络病学说-心脑血管病[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
  刘军,姒惠,金桂玲. 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分析[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4,(02):261-262.doi:10.3969/j.issn.1009-881X.2004.02.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