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技术前沿 > 我国积极研制心脏生物起搏器

我国积极研制心脏生物起搏器

文章来源:发布日期:2008-01-14浏览次数:68622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中国科协第12次科技期刊与媒体见面会上获悉,我国医学科学工作者正积极研制心脏生物起搏器。如果这项研究能够走出实验室,真正应用于临床,心动过缓患者将摆脱传统的电子起搏器给他们带来的生活不便和困扰。

  此项研究报告刊登于《中华医学杂志》2007年第45期,题为《自体窦房结细胞异位移植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实验研究》,报告的作者为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胸心外科医师张浩。

  严重的心率减慢会导致人体的晕厥、猝死等,安装心脏电子起搏器是这类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近年来,随着我国心脏疾患人数的逐年增加和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需要安装电子起搏器的人数每年递增20%,总实际需要量为近20万台。

  但电子心脏起搏器在长期应用过程中有很多缺陷和问题,如:起搏器中电池寿命有限,需更换电池;对于儿童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初安装的起搏器型号将不再适合,需安装新型号的起搏器。以上情况均造成病人不能在一次手术植入后享用终生,而需重新手术;安装起搏器的病人心脏内需植入导线和电极,而这些电极可能出现断裂、绝缘性遭到破坏以及引起感染,给患者带来风险;患者不能接近强磁场,等等。

  人体心脏虽然至少有人的拳头大小,但能让这块肌肉规律跳动的指挥中心其实只有一小块地方——窦房结。这里的细胞发出信号,经过一些神经传导系统的传播,才使心脏肌肉细胞协调收缩,心脏得以发挥正常的“泵”功能,供给人体全身必需的血液。研究人员就是充分利用窦房结的起搏细胞制作生物起搏器的。

  这一课题的研究人员将16只健康成年犬分为2组(移植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取移植组犬的心脏窦房结组织并经过科学处理后制成存活的窦房结细胞悬液,注射到心脏另一个部位(右心室近心尖部心外膜),观察进行自体移植(移植在同一只犬身上,而不是不同犬之间进行移植)后,这些移植细胞是否能够存活;而且,研究人员完全阻断这只犬心脏原来固有的正常的起搏系统,看看移植后的窦房结细胞是否能够发挥让心脏跳动的功能;并对移植组犬静脉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和阿托品这类影响心率的药物,观察其对移植后心率有无影响。

  研究人员惊喜地发现,经过移植的窦房结细胞能够在心脏的另一个部位存活;而且这些被移植的窦房结细胞能够在心室内形成新的异位起搏灶;且移植的细胞之间以及移植细胞与原有心室肌细胞之间没有排斥,都形成了有效的耦联,使其产生的电冲动信号向周围心脏肌肉扩布,从而有效驱动心室收缩;且对神经体液成分的调节有反应性。

  此项研究采用自身天然的窦房结细胞进行自体移植,没有免疫排斥和肿瘤形成等问题,在生物起搏器的研发过程中,具有实用价值。但在获取和移植窦房结细胞的过程中会对细胞造成一定损伤,如何让移植后窦房结细胞长期存活,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

  国际上,生物起搏器的研制已有6年历史,而国内近两年才刚刚起步。一旦国外生物起搏器应用于临床并进入市场,大部分核心技术将被国外专利垄断。因此,我国科研工作者在这一有应用前景和巨大市场的研究领域取得进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