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学术论文 > 新生儿经桡动脉采血与经股静脉采血方法比较

新生儿经桡动脉采血与经股静脉采血方法比较

文章来源:发布日期:2010-09-28浏览次数:64221

                                                                     作者:罗剑红 

 

【关键词】 新生儿 桡动脉 采血 股静脉

新生儿血液标本的采集是临床上难度较大的护理操作技术,目前大多医院采用传统的经股静脉穿刺采血法。我科NICU病房于2007年9月至2008年2月对100例住院新生儿进行了经桡动脉采血和经股静脉采血对比研究,以探讨新生儿经桡动脉采血方法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NICU病房住院新生儿100例,男52例,女48例,年龄10min至28d,体质量1100~4550g。其中早产儿64例,足月儿36例。原发病包括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新生儿肺炎等。随机将100例新生儿分成经桡动脉采血组和经股静脉采血组,每组50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体质量、原发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传统的经股静脉采血法

在股三角内股动脉表浅,腹股沟韧带中点稍下方可触及其搏动,与其平行的股静脉在其内侧0.15cm,即为穿刺点。患儿取仰卧位,双腿分开呈蛙状,暴露并垫高穿刺侧腹股沟区,左手固定压迫采血侧下肢防止活动,右手持一次性注射器垂直刺入,然后逐渐向上提针,并同时抽吸,见有回血时停止提针,抽取所需血量,拔针后用棉球压迫穿刺部位止血。

1.2.2 经桡动脉采血法

患儿体位不限,露出前臂,从桡骨茎突向前臂内侧中线做一水平线,再以此水平线的中点做一垂直平行线,即成一“十”字,于“十”字的交叉点向掌根部约0.5cm于第1腕横纹处或第1~2腕横纹之间,即为进针点。左手掌托住患儿穿刺侧手背,拇指自然放于其掌心,然后将患儿手掌略抬高并轻轻拉向于手背约40°,使桡动脉相对固定,术者右手持一次性采集针以20°~30°进针,见回血后,立即接上一次性真空采血管,同时将患儿的手轻轻放平,固定针头,即可采所需血量,采血完毕,用干棉签纵向压迫穿刺点止血。

1.3 观察项目

一针穿刺成功标准为进针1次或3次以下的皮下探测血管操作抽取所需采血量;采血时间为患儿准备好至抽到所需血量的时间;局部青紫淤斑指穿刺部位周围出现青紫淤斑的现象。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均数的比较用t检验,构成比和率的比较用χ2检验。

2 结 果

桡动脉组一针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股静脉组,局部青紫淤斑发生率明显低于股静脉组,两组一针穿刺成功率和青紫淤斑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见表1。桡动脉组采血时间为3.18±0.63min,股静脉组采血时间为7.32±1.41min,两组采血时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表1 两组一针穿刺成功率和局部青紫淤斑发生率的比较与股静脉组比较,*P<0.05

3 讨 论

传统的股静脉采血患儿需平卧屈膝,由于新生儿不合作,哭闹,需两人或多人协助,且股静脉穿刺部位靠近会阴部,清洁消毒不易,针眼容易污染;其次,股静脉垂直穿刺针在血管内少,退针时不易固定而提出血管外,反复穿刺增加局部损伤,易引起皮下血肿。

采用桡动脉“十”字定位穿刺采血,因桡动脉解剖位置表浅,易于固定、按压,故定位准确,而且避免暴露,重复性好,一次穿刺成功率高。另外,桡动脉穿刺还具有以下较明显的优势:①操作方便,穿刺成功率高,有效缩短了采血时间;②穿刺时暴露部位小,不会引起患儿体温的波动,可在温箱内操作,有利于保暖;③桡动脉没有大血管和大神经伴行,与远端相毗邻的多为小静脉和小神经,且该处皮下脂肪薄,周围软组织少,造成误伤的概率小,止血相对容易,不易形成血肿,对周围组织损伤小,合并症少,方便观察。

本文桡动脉采血组一针穿刺成功率明显优于股静脉组,采血时间短,局部青紫淤斑发生率低,充分体现了上述优点。因此,经桡动脉穿刺采血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安全,对小儿血管和周围组织损伤小,是一种有效的采血方法,可作为新生儿采集血标本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