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学术论文 > 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研究

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研究

文章来源:创新医学网发布日期:2012-09-18浏览次数:34227

  作者:王玉  作者单位: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 南京

  【摘要】目的:研究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对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与110例正常成人进行四肢周围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AMP),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和F波的测定,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神经速度异常者l26例(检出率63. 0%),2型糖尿病组的MCV,SCV,CAMP,SNAP较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均<0. 05),SCV的异常率(56. 3%)高于MCV(50. 6%),下肢NCV的异常率(56. 9%)高于上肢异常率(50. 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1)。周围神经病变程度与糖尿病病程有关,与空腹血糖水平无明显的相关性,F波的异常率高于NCV的异常率。结论:神经传导速度、复合肌肉动作电位和F波的检测有助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 神经传导速度(NCV) F波
  糖尿病是常见的全身性代谢性疾病,其基本的病理生理为或相对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引起的代谢紊乱。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中DPN常见,发生率高达60%~90%,可呈对称性复发性神经病、单神经病或复发性单神经病,可累及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临床多以感觉性症状为主。NCV和F波检测对DPN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对2005年1月~2007年l2月临床确诊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和F波检测,旨在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查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按1999年WHO公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收集2005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住院及门诊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男68例,女52例,年龄40~84岁,平均63. 6岁,病程<5年38例,≥5年82例。有临床神经系统症状(肢体麻木,刺痛,肌力减弱,感觉异常,反射减弱或消失)62例,无症状者58例。对照组110例,均为健康成人,男51例,女59例,年龄38~76岁,平均(61±6)岁。身高153~180 cm,所有患者均排除了其它因素所引起的多发性神经病变。
  1. 2 检查方法 采用美国Nicolet四导肌电图诱发电位仪,室温保持20℃~28℃,被检查者皮温控制在28℃~30℃之间。刺激及记录电极均采用皮肤表面电极。刺激脉冲波宽0. 1 mS,刺激频率1 Hz。
  SCV检测患者双侧正中神经、尺神经、腓肠神经。上肢刺激电极用指环状电极。刺激电极分别在拇指、无名指、小腿后下1/3处。记录电极分别在腕正中、腕尺侧、外踝。接地电极置于刺激电极和记录电极之间。
  MCV检测患者双侧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刺激电极分别在腕正中、腕尺侧、内踝、踝点和腓骨小头下。记录电极分别在大小鱼际肌、展肌、趾短伸肌肌腹。接地电极置于刺激电极和记录电极之间。刺激强度以引出大动作电位为宜。
  F波检测患者正中神经及胫神经,刺激电极分别在腕正中和内踝,记录电极分别在大鱼际肌和展肌。刺激脉冲波宽0. 1 mS,刺激频率0. 7 Hz,连续给于10次刺激,测定F波短潜伏期。
  判定标准: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小于±2. 5 s为异常,未引出运动或感觉电位,及波幅下降大于50%为异常。
  F波异常标准:①波形消失;②潜伏期>正常对照组±2. 5 s;③波幅<正常对照组均值50%;④F波出现率<正常对照组平均出现率65%,平均传导速度<61. 3 m/s。
  2 结果

  两组所检神经的NCV、波幅和F波有显著差异,见表1~表3。
  120例患者共测定神经680条,NCV异常率57. 1%,其中SCV异常率58. 3%高于MCV异常率49. 3%,有显着性差异(P<0. 01)。MCV腓总神经异常率60. 5%,高于正中神经异常率47. 2%,有显着性差异(P<0. 01)。SCV腓肠神经异常率60. 0%高于正中神经异常率51. 3%,有显着性差异(P<0. 05)。上肢NCV异常率为51. 2%,下肢NCV异常率为57. 9%,有显着性差异(P<0. 01)。
  空腹血糖值、病程、临床症状与NCV的关系 120例患者中病程5年以上者71例,NCV异常率70. 6%,病程5年以内者49例,NCV异常率58. 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 05)。空腹血糖值≤11. 0 mmol/L者68例,NCV异常率60. 5%,≥11. 1 mmol/L者52例,NCV异常率61. 8%,两组无显着性差异(P>0. 05)。有临床神经系统症状者62例,NCV异常率71. 3%,无临床神经系统症状者58例,NCV异常率54. 8%,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 05)。F波异常率79. 2%,有临床神经系统症状者F波异常率为72. 3%,无临床神经系统症状者F波异常率64. 9%,高于NCV的异常率。
  表1 两组MCV、CAMP变化比较(略)

  表2 两组SCV、SNAP变化比较(略)

  表3 两组F波变化比较(略)

  3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且发生早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大多认为微血管病变、山梨醇沉积以及免疫异常对其发生有重要的作用[1]。从病理学角度分析,神经纤维病变分为大纤维和小纤维,通常大小纤维混合受损比较常见,但也可以单独出现[2]。临床多表现为远端对称性感觉运动障碍。DPN不但引起糖尿病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升高,也带来了复杂的护理、医疗问题,是造成糖尿病患者反复住院的主要原因,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有相当一部分糖尿病患者在完全没有临床神经病症状前就出现神经电生理改变,但早期电生理的改变是可逆的,在高血糖控制后可恢复正常,故糖尿病患者早期电生理检查可以发现亚临床DPN,并有助于提高诊断率。DPN电生理表现有F波异常、NCV减慢、动作电位波幅下降、远端潜伏期延长等。因为有髓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与神经纤维髓鞘是否完整有关,如有节段性髓鞘脱失,可出现NCV减慢。动作电位的波幅反映的是所测神经纤维的数量和同步兴奋的程度,同步化兴奋的程度越低,波幅越小。动作电位的时限越宽,波形也变的扭曲,即波形离散。一般来说,轴突损害和功能障碍,可导致波幅的改变甚至丧失。而F波是远端运动神经受到超强刺激后神经冲动逆行沿近端运动纤维向脊髓传导,兴奋脊髓前角细胞后的回返电位,主要反映近端神经功能状态,可以弥补常规神经传导速度不足,DPN患者虽然以远端末梢神经损害为主但同时伴近端神经损害[3],F波异常也是诊断DPN重要的早期客观指标之一。
  DPN的病理改变以脱髓鞘为主,可伴有轴索的损害,或两种损害合并出现。DPN在糖尿病早期即可出现,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感觉神经病变比运动神经病变多见,下肢病变重于上肢病变且先于上肢出现。本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F波异常率较正常人高、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及波幅较正常人明显降低(P<0. 05),提示了神经电生理检查可及早发现无临床症状而已有周围神经损害的DPN。本研究结果与国内其它文献报道一致[45],部分国外文献报道正中神经SCV是灵敏的指标[6]。但本研究显示DPN病变所致下肢腓总神经MCV和腓肠神经SCV减慢以及F波异常较为明显。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约54. 2%的患者同时出现传导速度及波幅的降低,意味着这些患者同时存在周围神经脱髓鞘和轴索变性。脱髓鞘病变多见于有/无周围神经症状者,而轴索变性则多见于症状较明显者[7]。本研究还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DPN的发病率与病程呈正相关,病程愈长发病率愈高,而NCV的变化与空腹血糖水平无明显相关性。另外,无临床神经系统症状者NCV异常率为55. 8%,说明糖尿病神经系统的病理生理改变远早于临床神经症状,DPN在神经症状还未表现时NCV已可减慢,因而NCV测定是早期诊断有价值的依据。
  【参考文献】
  [1]朱 克.自主神经系统疾病[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146.

  [2]Lacomis D.Smallfiber neuropathy[J].MuscleNerve,2002,26(2):173188.

  [3]吴维华,赵忠薪,张 楠.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人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与F反应的对照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1,9(5):271.

  [4]陶细姣,古美华.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分析[J].中国康复,2000,15(1):2425.

  [5]尹厚民,程源深.157例2型糖尿病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分析[J].浙江医学,2004,26(11):818820.

  [6]Porte D Jr,Graf RJ,Halter JB,et al.Diabetic neuropathy and plasma glucose[J].contral Am J Med,1981,70:195200.

  [7]朱向阳,董政协,黄怀宇.神经传导速度及波幅测定对糖尿病多发性神经病的诊断价值[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3,25(8):489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