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学术论文 > 两种TP抗体检测试剂的质量评价

两种TP抗体检测试剂的质量评价

文章来源:创新医学网发布日期:2014-05-15浏览次数:18360

    梅毒螺旋体(treponemapallidum,TP)特异性抗体与非特异性抗体均是卫生医疗机构及采供血机构的常规检测项目之一,也是保证输血安全的必测指标,其检测方法的选择尤其重要。由于不同厂家检测试剂的抗原纯度、来源及浓度等因素导致测定结果的良莠不齐,因此国家卫生部要求采用两种不同厂家的试剂平行检测以尽可能降低输血风险。为了大程度减少假阴性血液样本的漏检,不同厂家检测试剂的优组合是TP抗体检测工作的关键。故本中心采用两种TP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诊断试剂和甲苯胺红试验(TRUST)试剂同时筛查4608份无偿献血者标本,并采用TP明胶凝集试验(TPPA)进行验证,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5月至2011年6月来本中心参加无偿献血的献血者,共计4608例。

  1.2 试剂与仪器 

         试剂:TP抗体ELISA诊断试剂盒(珠海丽珠)为A试剂,TP抗体ELISA诊断试剂盒(ICESyphilis,Mur-ex)为B试剂,TRUST试剂,为C试剂。所有试剂均为合格试剂,并在有效期内严格按照试剂使用说明书要求操作。仪器:主要仪器为两台深圳市爱康电子有限公司全自动加样系统Xantus-200,以及4台瑞士Hamilton公司全自动酶免处理系统MicrolabFAME24/20。

  1.3 方法 

         采用A、B、C3种试剂分别检测4608份无偿献血标本,均严格按本中心实验室相关SOP操作,其中39例有阳性结果,送往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采用TPPA进行验证。计算各种试剂单独检测和两两联合检测结果的假阴性率(假阴性率=阴性例数/确证阳性例数)。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 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各种试剂检测结果分析 

         A试剂检测结果:阳性34例,阴性5例;B试剂检测结果:阳性32例,阴性7例;C试剂检测结果:阳性22例,阴性17例。TPPA验证结果:性24例,阴性15例。

  2.2 各种试剂单独检测假阴性率分析 

         A试剂假阴性率为20.83%,B试剂假阴性率为27.17%,C试剂假阴性率为70.83%。

  2.3 各种试剂两两联合检测假阴性率分析 
         A和B试剂联合检测假阴性率为9.09%,A和C试剂联合检测假阴性率为16.67%,B和C试剂联合检测假阴性率为25.00%。

  3 讨  论

         梅毒是由TP感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人体在感染了TP之后会产生特异性TP抗体(主要有IgM和IgG)及非特异抗体(又称反应素,是由螺旋体自身的类脂和脂蛋白,以及破坏组织细胞所释放脂样物质刺激机体所产生的IgM和IgG)。TP特异抗体的特点为出现早,而消失迟,所以即使经过了抗梅毒治疗,还能检测到特异的TP抗体,有些患者会终生检出[1]。TRUST检验方法是以类脂质作为抗原,检测血清中的反应素,但是容易受很多因素影响[2],如患有某些急性传染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水痘、风疹、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肝炎、肺炎、肺结核、亚急性的细菌性心内膜炎),TRUST检测也可以出现阳性[3]。TP-ELISA法是利用基因重组TP的特异性抗原(TpN15、TpNl7和TpN47)包被酶标板孔,采用双抗原夹心法检测TP特异性IgM和IgG抗体,此方法可应用于自动化检测系统,可以进行大批量的检测,是目前筛查检测梅毒的一种好方法[4-5]。
         本研究中,各种试剂单独检测假阴性率分析:A试剂假阴性率为20.83%,B试剂假阴性率为27.17%,C试剂假阴性率为70.83%。各种试剂两两联合检测假阴性率分析:A和B试剂联合检测假阴性率为9.09%,A和C试剂联合检测假阴性率为16.67%,B和C试剂联合检测假阴性率为25.00%。由此可推测,选择佳的检测试剂组合进行无偿献血者抗-TP筛查,可以减少假阴性率,进一步降低输血风险,保证输血安全。另外,作者通过本次研究发现B试剂单一使用假阴性率高于A试剂,其原因可能为A试剂这种国产试剂质量目前已与进口试剂相当,也可能是两种试剂的重组抗原组分不一致导致。

  参考文献

  [1]程艳杰,王广杰,王旭,等.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实验室评价[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6,29(3):272.
 

  [2]叶顺章.性传播疾病的实验室诊断[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 0 3 9 ·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年4月第35卷第7期 IntJLabMed,April2014,Vol.35,No.72009,35-55.
 

  [3]吴文辉.不同方法检验梅毒的结果比较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81-85.
 

  [4]徐龙珍,毕永春.不同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联合应用评价[J].现代检验医学,2009,24(3):111-112.
 

  [5]李宇飞,郭步平.三种梅毒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的临床应用性[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8,22(2):133-135.
 

  (收稿日期:2013-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