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行业资讯 > 怎么在加拿大医院看病?

怎么在加拿大医院看病?

文章来源:医学界智库发布日期:2016-09-08浏览次数:311

近期,“乐爸生活家”关于美国就医经历的文章刷爆了大家的朋友圈,阅读转载量据说已飙到270万。笔者身在加拿大,很多朋友纷纷询问加拿大的医疗情况是怎样的,“是不是文章中描写的那样?等待的时间那么长吗?照片里为什么没有一个人穿白大褂?”加拿大和美国的医疗模式几乎是一脉相承,借此机会,笔者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写下来和大家探讨,也希望能帮助更多的朋友了解西方国家的医疗体系,不管是旅游或定居,减少大家心里的陌生感。
笔者在国内是医生,随家人来加国定居已一年有余,现在市里的一所大型综合医院谋个小职。由于带有太多国内医疗体系的烙印,之前对国外医疗体系的了解大多出于各种美剧医务剧,工作以来感慨良多却一时不知道从何谈起。正巧,近这篇乐爸一家在美的就医经历,写得非常好非常详细,笔者就根据自己的经验为大家解读一番。
都说国内“看病难,看病贵”,这也是我国多年的医改目标之一。加拿大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实现了“全民医保”,但不同的省份根据预算政策的不同略有不同。比如笔者所在的中部省份,GDP相对温哥华、多伦多等一线城市略低些,只要取得了本省的居留权,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移民了”,“看病”就是不花钱的。温哥华、多伦多等省份,因为经济较好,生活水平较高,政府财政拨款反倒更少,要以家庭为单位,每年上交一定的“健康费”,普通人家才有权享受“免费医疗”(听上去像不像“新农合”?)但总体而言,基本也是不花什么钱的。
加拿大的“医药分开”
但另一方面,和国内医改的脚步类似,加拿大已经做到了“医药分开”,以上提到的“看病不花钱”,仅仅适用于“看病”:这包括挂号、抽血、照片子、拍CT、核磁、彩超等等一系列检查,就好比一个人到医院看病,从见大夫一直到各种检查为止,病人自己都不用掏腰包(连自费部分也不用交,全免)。但是医生一旦开出了处方,整个“诊疗”过程就告一段落,不算“医”了算“药”,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药品”是一种商品,就像大家买包包、化妆品一样,不属于医保涵盖的范围。
读到这大家会觉得“这简直不公平呀,老百姓要是吃不起药、没钱买药怎么办?”。国外的医疗体系中没有中医中药,所有的药都是西药,是药商通过多年的研发、试验取得的科学成果。既然药商前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研发一种药物,就像包包、化妆品需要人工、配方、制作、市场调研、款式设计一样,所有的化学药品研制成功了,可以治病了,能给人服用了,买药的人也就是消费者,就必须负担这个“包包、化妆品”的钱。那么大家还是不明白,看病吃药天经地义,不吃药病怎么好呢?西方医疗体系是这么看待这个问题的:一个病的产生有多重因素,比如饮食、心情、生活习惯等等,吃药只是很小的一方面。
像高血压,与饮食、休息、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每个病临床路径已经基本完善并且逐年更新,要治疗高血压这个病,吃药只是很小的一个方面,很大程度上要靠低盐低脂、增加运动、改变生活方式来“整体治疗”,每人的情况都汇总到家庭医生那里,什么时候做“Health Refit”(健康康复),什么时候上营养课都有严格的时间安排,经过多年大数据的统计学归纳,各种临床研究,已经证实了这些肯定对高血压的治疗有效,所有病人都像流水线上的产品,管你高矮胖瘦,临床路径是一样的,治疗原则是一样的,什么时候复查,什么时候宣教,什么时候复健都由健康管理人员安排得死死的,只能老老实实的按着流程走。
国人朋友又问了,“如果我不去呢?非去不可吗?”还真是,老外们从出生到长大,早已习惯了按部就班的生活,各种预约,各种等,各种被安排。如果病人安排了预约没去,或者故意不想去,会有人(像我这个工作)三番五次温和的给病人打电话、发信件,告知病人下次预约的时间、不去的后果等等。一般如果到这一步,病人都会乖乖的“就范”。但总有例外,加拿大是个移民国家,大家来自五湖四海,不理解或者“嫌麻烦”的病人也不是没有,觉得“给我吃点药就行了”,那么这些“治疗”,如果坚决不想参加,会有一份义正辞严的“consent form”(相当于国内的“病情告知书”)要签,上面写着不参加完全出于病人自己的意愿,签字画押等等。而且,“医药分开”嘛,“治疗”算“医”不算“药”,这些都不花钱呢。笔者遇到的比较极端的例子是,有些人不想参加但又不知道怎么和人家沟通,电话忽略、信件不回,结果收到一封催款信,大意是:医疗系统已经为你安排了治疗花了很多钱,这是国家的安排啊巴拉巴拉巴拉,如果不去的话你要把这笔费用填上。这才是资本主义的医疗逻辑。
又有朋友说了:“吃药要花钱啊,穷人怎么办啊,吃不起药难道等死吗……”不是的,资本主义实施阶梯税制,一个人享受多少、为社会贡献多少都是根据每年的纳税额度来订。政府有专门照顾流浪汉、无家可归人员的医疗中心,拿药是不花钱的,但可能就是便宜普通的“老药”,副作用也相对多些,比如感冒发烧吃点阿司匹林、布洛芬一类;如果是单身父母,自己带孩子,可以申请药品补贴;如果属于低收入人群,每年报税的时候将药方、买药的小票一起上报,政府会觉得“你很穷啊吃药对你来说是个负担”,会在税季过后把你买药的钱从已上缴的税款中退还给你,也就是“抵税”或“退税”;如果政府发现你开着豪车、住着大房、当了公司高管或开着几家买卖,这几百块钱药钱你完全可以负担得起,就不会退税给你了。这也就解释了乐爸一家,医院走了一遭,就待了几个小时,都没有住院也没有吃药,但经历了很多“治疗”。并且因为他们是visitor(旅游者)身份,不是居民或公民,折扣以后还是要花上很大一笔医药费的缘故。
笔者的同事有一位中年女性,本地白人,和我一个工种,全家住着1800尺(约合160米左右)的别墅,收入属于中等偏上水平吧。很不幸,她的小儿子出生时就诊断有1型糖尿病,吃药打针从没断过,而且和国内一样,胰岛素笔、血糖仪、试纸等等都是自费的。这对于她的家庭而言是一个负担,但鉴于她不是低收入家庭,而且她还要更努力工作让孩子用上好药,她整个家庭的年收入相当于“中产”水平,想用这些抵税几乎没什么可能,所以这笔钱就是实实在在的家庭开销。她告诉我她喜欢去SafeWay(一家美国超市,加拿大也有)购物,因为那里的药店承认AirMiles卡(一种飞行里程卡),每次买药都能积里程分,全家出行可以升舱,或是到其他适用AlrMiles的店里也会有小小的折扣。如果常年用药的患者,各大药商都有一个登记记录,时不时给你寄一个“买笔送试纸”、“真情回馈老病友”一类的活动,偶尔去听听课,发个购物袋、水杯、笔啥的,和国内的情况一毛一样。原来老外和国人一样,也是需要算计着过日子的呀。
重要并且必要的保险,理赔起来总是困难重重

再说回乐爸的就医经历,因为产生了这么多“治疗费”,买保险还是很重要并且必要的。但是不管怎样的保险公司,国内外都一样,理赔起来总是困难重重。所以在出行之前,“不怕一万,就怕万一”,除了保持手机、网络畅通以外,牢记救援热线的联络方式、保单号、以及理赔的范围、条款等等是重中之重。笔者在心内科实习时就经历过一位印度病人,旅游者身份,因为安装起搏器入院。术后48小时病情平稳后出院,告知2周后二次入院观察,看需不需要调整起搏器(住院每一分都花得是纳税人的钱,所以病情平稳后出院很快,翻床率也很高)。
各项条款都符合,次住院的费用由保险公司顺利理赔;但第二次入院,按照保险公司的逻辑,重大意外只保一回的原则,说啥也不报了;不能从保险公司理赔,病人又一下子交不上这么多钱(我记得大概是1万5到2万加币的入院费),和国内一样,这个病人我们就不能收了。心内科的护士长是位特别有经验的老护士,她坚持告知保险公司二次住院和次入院是一个病的分次治疗,是属于诊疗常规的,因为减少占床率(两周之内放支架的病人能收好几个),都先出院后入院。经过几个回合的电话交涉,保险公司终同意理赔,我们也终于把病人收进来了。病人和家属英文不是太流利,但从他们释然的表情上看出还是非常感激护士长和其他医疗人员的。事后护士长无奈的和我说:“今天下午的班真闹心,我哪像个护士长,一下午没有break(工间休)不说,啥医疗的事都没干净打电话了,简直是一个市场协调员。”看来和我们的医护人员一样,老外也会发这种牢骚啊。
加拿大医院如何就诊
乐爸到达的儿童医院,是北美大中型城市几乎都会有的儿童医院之一。整个城市有多少人口,其中包括多少小孩,每年的门诊量、住院率是多少,政府预算年年算。如果发现病人数和医疗承载量“供大于求”,经过政府论证,要花多少钱再建一个新医院,或者增大门诊量,多招聘大夫、护士、护理员,政府门户网站上都有详细说明和公示。
医院的就医环境大致相同:张乐爸抱着米乐等待的地方就是急诊的分诊处。整个急诊科的英文名是Emergency,而乐爸到达的站,有一个特殊的名词,叫“Triage”(分诊)。Triage前台大致分两部分,照片左侧的高台是Clerk(科室秘书)的所在:负责采集基本信息,留联系方式等等,对应国内的“建卡处”;右侧挎着听诊器的是分诊护士,负责填写生命体征、询问简单的病史,判断病人的整体情况。就是这个护士,根据表格及评分,分清“轻重缓急”的就诊顺序给大家排个队。
米乐的情况属于中等,脱臼了急性期疼痛难忍,又是小孩子,但暂时没有生命危险,更没有核心脏器的并发症,所以还是经过了一会儿等待才看上(半个小时实在是灰常快了啊~)。

大家可以仔细看照片,这里有一个细节:西方国家的窗口服务都很人性化:银行的柜台很低,还有美美的小台灯,香香的爆米花;医院的病房更像宾馆一样,室内软装都粉粉的柔柔的,儿科更可以和幼儿园媲美。
的柜台+防爆玻璃的密封设计,银行那种小小的方形小斗,把卡片、现金推进推出,为啥要出现在急诊科呢?太不人性化了吧。其实这些“障碍”都是为了保护医务人员安全设计的。急诊是诊疗暴力和医疗纠纷多的地方,国内外都一样,醉汉、外伤、精神失常患者、传染病,没准儿还有械斗啊啥的,急诊是道防线。患者进到急诊的大门后,个看见的不是微笑鞠躬的导诊护士,而是酷酷的保安大叔。大叔只冷冷的问一句:“看病还是找人?”,第二句:“谁是病人?”然后迅速给你贴个标签告诉大家你是谁,有什么权限。
医院里通道犹如迷宫,但通过标签,工作人员能一眼知道“你是看病还是有事儿”,哪儿能去哪儿不能去。一旦有任何安全情况,警铃一按,广播一响,拉起白色警戒,全体工作人员没有紧急事务都过来站在边上“帮忙”,十几个人呼啦啦把“闹事儿的”围在中间,90%以上都直接把刀都扔地上了。
“等的花儿都谢了”,终于进了二道门。这时出来的护士叫“接诊护士”,负责进一步询问病史,测身高体重、生命体征等等,同时有针对性的进行初步诊疗,“塞了一个冰块敷着”,止痛、减少渗出。这位护士经过简单查体先有个“护理诊断”,如果是高年资的护士,会在这时决定病人做哪些检查、抽血等等,减少了等待医生的时间,同时也提高了诊疗效率。医护人员经过多年的学习深造,属于受人尊重的职业,整体素质较高,所以乐爸记录了一个小小细节:“在征得乐妈同意后,护士把左袖给剪了,”一方面出于尊重,一方面也避免了病人家属的腹诽甚至医患矛盾。“真正的教养是让别人觉得舒服嘛”。

护士写好了初步的“护理记录”,下一站总该见真佛了吧~Oh,no,只是个“小雷音寺”。米乐在这一站碰到的那位华人女医生,看上去接诊病人的经验要少一些,她很有可能是医学院轮转学生,也就是咱们通常意义上的“实习的”。他们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