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学术论文 > 语言沟通在术前心理护理中的运用

语言沟通在术前心理护理中的运用

文章来源:发布日期:2008-02-02浏览次数:73969

【摘要】  手术是外科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患者对手术的普遍反应是恐惧、焦虑、抑郁、悲观。护理工作者可以通过语言沟通的方式来确定患者的主要心理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疏导,使其情绪稳定,增强信心,积极配合,达到事半功倍地效果。

【关键词】  语言沟通 术前 心理护理

 术前语言沟通
   
  恐惧心理:主要体现在患者对疼痛的恐惧,病人认为,手术过程中刀割剪切,必然疼痛难忍,因此,一想到手术久不寒而栗。此时护士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病人:“没事的,也许您一觉醒来,手术就顺利完成了”。根据不同的病人,运用恰当的语言交代手术过程中必须承受的不适和痛苦。与病人交谈时要切记语言的科学性,深入浅出并不是不负责任的胡言乱语,临床曾出现过病人怕痛而不愿手术时,护士说:“没关系的,到时候多给你打点麻药就好了”这种话,导致在手术过程中麻醉医师已按规定做好麻醉,病人却为了多打麻药而否认麻醉效果造成延误手术的事例,应引以为戒。
   
  焦虑心理:这些患者心里十分痛苦,整天惶恐不安,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因此,对他们的心理疏导十分重要。对此类患者,护士要充分理解,及时安慰,耐心的向病人讲明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尤其是对手术的安全作肯定的保证,还要讲明生命与外表美的辩证关系。对因手术导致肢体缺失的患者,同时还可以介绍一些掩饰缺陷的方法,帮助其树立信心。
   
  抑郁心理:有的患者经济条件较差,面对不菲的手术费用,总觉得生病就如同犯罪,有着很强的内疚感,成天生活在自责的氛围中,如果借钱做手术,这种心理更为明显。有的还担心人财两空,整天心情抑郁、失眠、厌食、寡言少语、唉声叹气。面对这样的病人应给予同情和体贴,视病人如亲人。向患者讲明“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道理,尽可能为他们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甚至减免一定的费用。
   
  悲观心理:多见于恶性肿瘤者,他们认为手术也是枉然,信心不足,悲观失望。有的截肢患者术前也有这种心理。对此类患者,护士在给予充分关心和同情的同时,多采用激励性语言,引导病人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讲述一些残疾人杰出事迹及顽强战胜病魔的病例,鼓励他们勇敢地承认现实,面对现实,激发他们的求生欲望,重燃对生活的信心,积极对待人生,用自己的顽强意志配合手术战胜疾病。
   
  讨论
   
  在语言沟通过程中,要与病人保持真挚、尊重和同感心[1],适当的时候可以应用医护人员自己的职业语言[2]。作为护理工作者,在运用语言沟通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时应注重以下两点,一是态度诚恳,彬彬有礼,落落大方,有关切同情之心,尊重患者的人格,保护病人的隐私,充分理解病人的心理感受,使病人在心理上产生亲切感、认同感、信任感。二是要根据不同的病情、不同层次的病人具体问题具体对待,语言力求简洁准确、通俗易懂,吐字清晰、表情得体.言辞亲切,语调平和、语速适中。注重语言的规范性、情感性和道德性。只有这样,才能把一片爱心传递给患者,从而获得病人的理解和信任,进而有效地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充分体现“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这是现代整体护理的内涵,是倡导人性化服务的需要,是现代医学模式发展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叶娟玉,潘风妹,周小红.治疗性沟通与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农垦医学,2006,28(4):315-317.

  2 项贤美,陈娇英,陈风华,等.语言沟通与心理护理.河北医学,2002,8(9):841-842.

作者:陈艳 彭彩志

作者单位:434000湖北荆州长江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