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学术论文 > 1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护理体会

1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护理体会

文章来源:作者:邢瑞娟 张乾发布日期:2011-02-24浏览次数:57312

【摘要】目前随着ICD机型改进和程控参数的多元化,使其操作更加简单,安置ICD病例逐渐增加。要求我们具备一定的理论及装植技能,术前、术后做好心理护理,术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术后严密监护,同时做好随诊和相关康复指导,为安置ICD患者提供全面的身心护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命保障。
【关键词】心源性猝死;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护理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 ICD)是一种通过采用电复律、电除颤并起搏的方法,终止一旦发作的室性心律失常,具有高效、安全、实用特点,能显著降低心律失常患者猝死的风险和死亡率。目前随着ICD机型改进和程控参数的多元化,使其操作更加简单,安置ICD病例逐渐增加。国外临床大样本观察[1],ICD在预防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 SCD)(恶性心律失常所致),明显优于药物的预防,现将1例ICD护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68岁,已婚,汉族。主因间断性心悸1年余,加重伴头晕1小时于2008-12-20 11:30入院。患者自述于1年前休息时突然出现胸闷、心悸,自感心率过快,无胸痛,无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持续20分钟后自动缓解,自己未予明显重视,未进一步就诊。2007年11月24日上午8:30左右上楼时上述症状再次发作,心电图提示: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率150次/分,之后急到我院就诊,期间心率自动恢复正常,向患及家属交代病情建议行ICD治疗,患者拒绝,好转出院。1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伴头晕,在家测血压170/90mmHg,自测脉率偏快,自行口服药后症状无明显缓解,急来我院查体:体温36.0℃,脉搏78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50/90mmHg,体重68Kg。入科心电图示:窦性心律 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 ST-T改变。检验回报:血凝四项:凝血酶原时间10.5sec、活动度123.8%,血常规示WBC3.72×109/L,嗜中性粒细胞1.54×109/L,嗜中性粒细胞比率41.3﹪,淋巴细胞比率45.7﹪。胸片示:两肺间质性改变。患者诊断明确,既往室速发作时有心源性休克出现,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建议安装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患者表示同意。
2手术经过
2008-12-23 17:30在放射科介入中心导管室,行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安置术。患者平卧在放射床上,建立静脉通路及进行心电、血压、血氧监护。常规消毒左颈部、上臂、胸部皮肤,铺手巾及手术单,选择左锁骨下静脉穿刺术,用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切开皮肤、分离皮下组织,用SELIDINGER技术穿刺左锁骨下静脉,成功后,保留套管,送入引导钢丝,X线透视证实其在右室。然后做皮囊,分层剥离胸大肌做成皮囊。通过导丝送入鞘管,然后拔出导丝。沿套管送入电极至右心室近心尖部。用起搏分析仪进行测仪,起搏阈值为0.5mV,阻抗670欧姆,R峰值17.8 V。心室起搏功能正常及起搏心电图正常,通过透视观察电极走行良好及张力适当,固定电极末端,将三个电极分别与ICD相连,将心脏ICD及起搏电极放入皮囊内。上述工作完毕后,准备测试。由麻醉科医师静脉推注异丙酚50mg使病人安静入睡。然后由刺激仪诱发室颤,ICD20J1次除颤成功。证实除颤功能正常。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用洒精纱布固定,观察起搏电极位置良好,于18:40安全返回CCU病房。出院时一般情况可,未诉明显不适。查体:血压110/70mmHg,脉搏72次/分,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律齐,心音低,无心音分裂,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共住院14天出院。
3术前护理
3.1心理护理:住院期间,与患者及家属面对面交谈,促建沟通和了解,建立良好的护患互信关系,让患者及其家属对该手术的过程、疗效、风险及需要注意的事项,有详细的了解。安置ICD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安装过程中要刺激心室诱发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心室颤动,以达到检查ICD除颤功能的目的。患者及家属都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心理,而且ICD非常昂贵,有的患者怀疑手术预期效果,这些因素都会加重患者焦虑、恐惧心理。术前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有关ICD的功能、手术方法及术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增加手术康复的信心,取得患者的配合,并签订术前协议书,防止发生医疗纠纷。
3.2术前准备、皮肤护理:术前停用抗凝药3天,减少创口出血。做好碘过敏试验、青霉素试验等,并记录。协助患者做相关检查,留置静脉留置针,建立下肢通路。训练患者床上排尿、排便。术前禁食、禁水4-6h,排空大小便。术日晨抗生素预防用药,术前30min给予镇静剂。皮肤准备,颈部及乳头上区、腋下皮肤准备,清洁。
4术后护理
4.1心电监测:患者手术完毕后,入住CCU病房。给予心电监测5-7d,每日详细描记全导联心电图1次,以了解起搏功能、起搏工作方式、起搏器感知是否良好,是否正常或异常除颤放电,密切观察心率、心律的变化。安置ICD患者心动过缓少见,心电监护直接观察到ICD工作的机会较少,因此注意回放监护记录和观察患者有无头晕、晕厥、突然抽搐等情况。床边备好抢救器械及抢救药品,心电监测的电极片避开胸前除颤的部位。术后第2天常规用体外除颤分析仪进行电生理检查。
4.2防止起搏电极脱位:患者入住CCU病房后,保持室内安静,卧床3天,术侧肢体制动3天,1周内限制左侧手臂大幅度活动,必须向患者讲其意义,告知患者必须坚持,防止ICD电极脱位。3天可下地活动,术侧上肢只能在45°范围内活动,不能过度上举或外展,术后6周内避免抬举2.5kg的重物[2],以利于电极与周围组织紧密粘附。

4.3切口护理:术后无菌敷料包扎、固定,囊袋局部0.5kg沙袋压迫6-8h,密切观察切开有无渗血、红肿、痛以及囊袋皮肤的颜色、张力,囊袋内有无积血。每天换药1次,以安尔碘消毒手术切口部位后,无菌纱布覆盖,保持局部清洁,防止ICD置入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如皮囊红肿,排斥反应等[3],同时告知患者注意保护切口,避免碰撞。
4.4心理支持:监护病房的气氛使患者感到压抑,产生紧张、恐惧心理,同时担心预后,表现为焦躁、忧虑。ICD虽然能迅速有效地转复室性快速心律失常,预防心脏性猝死率,但是反复放电,尤其高能量电击,患者发生明显不适感,胸部有发热和触电频死感觉,从而加重患者紧张、恐惧、焦躁、忧虑,继而使交感神经张力升高,而患者本身心肌受损,故易产生胸闷、心悸及恶性心律失常。所以我们给予同情和理解,以周到的生活护理和和蔼乐观的态度安慰患者,耐心听取患者的倾诉。对患者进行冠心病知识的教育,告知患者ICD产生的电量非常小,不会对人体有不利的影响,多给患者以积极的暗示,介绍成功的病例,解除患者思想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的配合治疗。
4.5饮食指导:术后给予高维生素、水果。术后第1天一般给予进软食,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指导患者自行排便,防止用力排便带来的危险,防止ICD电极脱位,必要时使用缓冲剂。
5出院指导
5.1植入ICD对许多患者来说,是一种新生活的开始,但是告知患者安置ICD后并不等于疾病治疗的结束,仍要坚持原发病的治疗。安置ICD后前3个月每月检查1次,以后每3个月复查1次,第2年可半年随诊1次。如果有放电不适、放电无效或反复放电,出现胸闷、心悸、眩晕、黑蒙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5.2ICD能及时终止恶性心律失常,降低心律失常性死亡,并不能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ICD术后继续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十分重要,可以减少心律失常的发作次数、减少ICD放电次数、减少或消除误放电的诱
因,由此可以减少ICD的电能消耗,并延长ICD的有效使用寿命。耐心向患者解释坚持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不得自行停药或减药,取得患者配合,达到预期的疗效。
5.3指导患者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可正常工作、劳动和锻炼,但避免过度疲劳和大幅度剧烈运动。戒烟、酒,不饮咖啡,保持开朗、乐观的心境,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一般家用电器可正常使用[4],如微波炉、电视、电脑,手机可以使用,但须放在对侧接听,远离ICD15cm以上。避免使用热疗仪,远离强磁场区域,如工业转换器、雷达、带有射线装置的玩具等,禁止核磁共振检查。随声携带ICD植入卡,卡上有患者信息,(包括植入ICD型号、日期、起搏器阈值、频率等),如遇危急情况便于其他医务人员等了解ICD植入的情况,以便及时处理。
6小结
近几年,自ICD开发以来,已经逐渐被应用于临床,因此要求我们具备一定的理论及装植技能,术前、术后做好心理护理,术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术后严密监护,同时做好随诊和相关康复指导,为安置ICD患者提供全面的身心护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命保障。
参考文献
[1]陈新,孙瑞龙,王方正.临床心电生理学和心脏起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035-1049
[2]赵庆华.起搏器术后远期并发症的处理.中华护理杂志,2000,35(7):442
[3]Grimm W, Flores BF, Marchlinski FE. Lomplications of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clator therapy fo llowup of 241 patients [J] pacing clin Electrophysiol,1993,16(1pt2):218-222
[4]陈瑾珠.心血管内科手册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79-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