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学术论文 >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应用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应用

文章来源:创新医学网发布日期:2011-12-08浏览次数:42702

作者:陈保菊,刘晶晶  作者单位:252800 山东,高唐县人民医院颅脑外科
  【摘要】目的 研究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 将62例不能进食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组32例和普通流质膳食组30例,比较入院时以及2周后营养指标。结果 2周后,肠内营养组患者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较入院时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普通流质膳食组TP、ALB、PA较入院时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对比,治疗后的TP、ALB、PA在肠内营养组的改善情况均优于普通流质膳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普通流质膳食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肠内营养组(P<0.01)。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可改善危重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关键词】 重症颅脑损伤;肠内营养;预后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常伴有吞咽困难或意识障碍,不能正常进食,可引起机体脱水,电解质紊乱,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长时间会引起蛋白质能量代谢障碍,营养不良,易并发应激性溃疡,多重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1,2]。近代营养支持的发展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目前,肠内营养已成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给予早期、合理有效的肠内营养,可增强患者的免疫力,改善患者的代谢,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高唐县人民医院颅脑外科收住重症颅脑损伤62例,均伴吞咽困难或意识障碍,不能正常进食。其中男35例,女27例;年龄40~70岁。所有患者均无代谢性疾病,消化道疾病,恶性肿瘤及营养不良。病后生存期小于1周者除外。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组32例和普通流质膳食组3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营养支持实施方法 两组均于入院3天内给予插入鼻胃管,无明显胃液残留,胃液潜血(OB)阴性,鼻饲时床头抬高30°。(1)肠内营养组:给予瑞素500 ml/瓶(华瑞制药有限公司)以500 ml/h持续鼻胃管滴注,3天后加至1 000~1 500 ml/d,70~80 ml/h,输液泵控制滴速,加温器使营养液温度维持在35 ℃~40 ℃。(2)普通流质膳食全部应用家庭制作的普通流质膳食。
  1.2.2 观察及检测指标 分别于入院时,营养治疗2周后检测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中部肌围(AMC)。同时记录呕吐、腹胀、腹泻、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5.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治疗2周后肠内营养组患者TP、ALB、PA较入院时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SF、AM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流质膳食组TP、ALB、PA较入院时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SF、AM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比,治疗后TP、ALB、PA在肠内营养组患者的改善情况均优于普通流质膳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如果肠内营养需持续2~3周则好选择鼻胃管途径。本研究表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2周后患者的TP、ALB、PA均显著增高,且明显高于普通流质膳食组。说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除了降颅内压、抗炎、止血、护脑,维持血流动力学和内环境稳定,常规治疗外,同时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改善预后,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等方面均起主要作用。并发症组情况:肠内营养组发生腹胀1例,腹泻2例,消化道出血1例;普通流质膳食组发生腹胀3例,腹泻7例,消化道出血5例,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肠内营 患者入院时及2周后各项营养指标的比较:组内入院时与两周后比较,*P<0.01;与普通流质膳食组比较,△P<0.01养组(χ2=10.245,P<0.01)。
  3 讨论
  营养支持的重要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常伴有吞咽困难或意识障碍影响进食,在严重应激等因素作用下,机体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出现负氮平衡,低蛋白血症,免疫力下降,并发多重感染,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早期合理给予营养,可纠正即将出现的营养不良,改善营养状态,提高对疾病和治疗的耐受性,阻止进行性蛋白质和热量的消耗,改善负氮平衡,调整和改善代谢状态,维持机体各项生理功能,增强免疫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颅脑外伤后营养障碍发生率约为15%,而1周后即上升至30%,营养不良会导致预后不良,延缓患者的康复。
  营养方式的选择:传统观点认为,危重患者伴有吞咽困难,意识障碍,胃动力下降易致流质食物反流、误吸等并发症,因而主张完全胃肠外营养(TPN),但近年研究表明,肠外营养会减少食物对胃肠道的刺激,使肠黏膜萎缩,肠道的吸收功能减弱。同时,TPN额外的静脉液体量可增加循环和呼吸负担,营养物质也不能很好的代谢,不利于患者的预后,还会引起感染、代谢紊乱等并发症,加重原有疾病。新的观点认为,对于胃肠道尚有功能的患者,要充分利用胃肠道的功能。肠内营养(EN)是很好的方法。食物可直接对胃肠道的黏膜产生刺激,有利于黏膜屏障的恢复和维持,同时也可刺激黏膜体的功能恢复和营养成分的吸收,减少肠道细菌和毒素移位,减少肠源性感染和应激溃疡的发生[3]。本研究显示,患者对早期实施持续缓慢胃管滴注瑞素(肠内营养乳剂)有很好的耐受性。
  营养治疗时间及注意事项:营养治疗是为了维持细胞的代谢与器官的功能,防止进一步的营养耗损。因此,在积极纠正了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休克,患者趋于稳定后,即应开始营养治疗,一般在治疗开始后72 h内[4]。对于危重患者,营养物质的输注方式一般选择24 h均匀持续输注,可以避免腹泻、腹胀等并发症,输注速度好由输液泵控制。同时,注意温度控制(30 ℃~40 ℃),重症患者往往合并胃肠动力障碍,头高位可以减少误吸及其相关肺部感染的可能性,抬高床位(30°~45°),应严密检查胃腔残留量,避免误吸危险,对肠内营养耐受不良的患者,必要时可加用胃肠动力药以减少呕吐、反流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薛蓉,张艳秋.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危重性神经疾病患者中的应用.天津医药,2008,36(7):515-517.
  2 涟成,王东浩.脓毒症患者实施肠内营养的临床分析.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7,19(7):444-445.
  3 马新华.重度颅脑外伤后早期肠内营养对胃黏膜的影响.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7,23(6):455-457.
  4 朱碧贞,杨观德.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康复的影响.实用医技杂志,2005,12(313):767-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