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学术论文 > 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相关因素探讨

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相关因素探讨

文章来源:创新医学网发布日期:2012-10-12浏览次数:33605

  【摘要】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复发率及其影响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4年—2006年住院明确诊断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465 例,分析其复发的年龄、性别以及复发的可能因素并对其进行随访。结果:465 例患者中,111 例患者失访,失访率为23.8%,354 例进行了随访。其中1年复发率为15.8%,2年复发率为34.1%,5年复发率为54.5%。随访发现,性别、民族、超敏C反应蛋白(CRP)与溃疡性结肠炎复发有一定相关性,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发部位、血沉与溃疡性结肠炎复发无明显相关性,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维持治疗时间0~53(15.3±3.4)个月;复发患者维持治疗中,维持治疗方案复发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口服5-氨基水杨酸组(52.6%)、局部治疗组(49.6%)、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组(17.6%)和口服免疫抑制剂组(12.1%)。结论:女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复发率高于男性,性别、民族、CRP及维持治疗方案与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相关。
  【关键词】 结肠炎;溃疡性;复发

  Abstract ob[x]jective:To explore the related factors of relapse rate on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Methods:Four hundreds sixty-five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was collected from 2004 to 2006,to analysis recrudescent age,sex and related factors,to follow up patients.Results:One hundreds and eleven patients were lost to follow (23.8%),354 cases were followed up.The relapse rate of 1 year was 15.8%,2-year relapse rate was 34.1%,5-year relapse rate was 54.5%.Follow-up found that gender,ethnicity,ultra-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CRP) were related to relapse of ulcerative colitis,the difference has a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The incipient site,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were not related to relapse of ulcerative colitis,the difference h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The total main-tainable time was 0~53(15.3±3.4) months.The relapse rate from high to low was 5-aminosalicylic acid group (52.6%),local treatment group (49.6%),oral sulfasalazine group (17.6%),oral immunosuppressants (12.1%).Conclusion:The relapse rate of female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is higher than men,gender,ethnicity,high sensitivity CRP and the scheme of maintain treatment are related to ulcerative colitis relapse.

  Key words colitis;ulcerative;recurrence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以反复发作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为主要的临床表现。高复发率是UC主要的特点,有研究报道比例为69.9%[1]。本研究采用随访研究的方式,从性别、民族、年龄、发病部位、维持治疗等方面对UC患者复发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复发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策略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4年—2006年住院明确诊断的UC患者465 例,所有患者的诊断标准符合2007年中华医学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提出的“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以下简称“共识”)[2]。治疗选择服用柳氮磺吡啶、5-氨基水杨酸制剂及免疫抑制剂等,部分同时使用激素和微生态制剂。
  1.2 维持治疗

  控制发作药物剂量一半,坚持治疗3年以上;无效维持治疗:症状缓解后未口服任何药物继续治疗;维持剂量小于控制发作药物剂量一半,且维持治疗时间<2年;维持治疗时间:开始维持治疗至停药时间。
  1.3 复发标准

  疗效达到有效或完全缓解后复发;腹痛、腹泻症状加重,常规维持治疗不能缓解症状,复查肠镜提示:肠黏膜血管纹理模糊、紊乱或者消失、充血水肿、易脆、出血和有脓性分泌物附着,亦可常见黏膜粗糙,呈细颗粒状或者伴有病变处弥漫性、多发性糜烂、溃疡。
  1.4 随访

  随访时间为2006年11月—2012年2月,内容包括:复发时间、复发部位;维持治疗方案及维持时间;病程描述。
  1.5 统计学方法
  所用统计描述和统计分析均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分析,单因素分析时采用Log-Rank法比较显著性水平,标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465 例患者中,111 例失访,失访率为23.8%,354 例进行了随访,其中男113 例,女241 例,男∶女=1∶2.13,中位年龄39 岁。354 例患者中1年复发率为15.8%,2年复发率为34.1%,5年复发率为54.5%。随访发现,性别、民族、超敏C反应蛋白(CRP)与溃疡性结肠炎复发有一定相关性,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发部位、血沉与UC复发无明显相关性,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总体维持治疗时间0~53(15.3±3.4)个月;复发患者维持治疗中,维持治疗方案统计分为:口服柳氮磺胺吡啶、口服5-氨基水杨酸、局部治疗、口服免疫抑制剂治疗。其复发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口服5-氨基水杨酸组(52.6%)、局部治疗组(49.6%)、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组(17.6%)和口服免疫抑制剂组(12.1%)。表1 354 例患者随访结果
  3 讨 论
  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较严重者发生溃疡,病变主要累及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范围多自远段结肠开始可逆行向近段发展,甚至累及全结肠及末段回肠呈连续性分布;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腹泻、腹痛和黏液脓血便。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可能由易感基因、环境因素和免疫系统三者之间复杂的交叉反应所致。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与结肠癌的发病有关,且病程长、病变程度轻重各异。由于病因、发病机制不明,临床上常常表现为反复发作而治愈难度大,而现今临床治疗率较高,但是缓解率相对较低、复发率高是目前临床上面临的重要问题[3]。Magn等[4]曾报道454 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年复发率为78.0%,本研究354 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年复发率为54.5%,低于Magne等报道,可能与地域环境、种族等有一定关系。王英等[5]报道溃疡性结肠炎与地域及饮食有一定相关性[5]。在354 例复发病例中,女性复发高于男性,维吾尔族高于汉族。有研究表明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组较正常组更易复发。有研究表明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男性发病比例要稍高于女性,且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率虽然总体维持稳定,但男性持续升高,而女性相对减少[6]。女性高复发可能与情绪因素有关,国内有病例对照研究认为情绪波动不是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的危险因素,认为文化程度、吸烟、进食蔬菜等与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有关。结合本研究,维吾尔族复发率明显高于汉族,可能与其民族饮食结构有一定相关性,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在患者维持治疗中,其复发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口服5-氨基水杨酸组(52.6%)、局部治疗组(49.6%)、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组(17.6%)和口服免疫抑制剂(12.1%)。对于维持治疗,目前尚无统一结论,应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特点,评估复发率以及预后,正确制订维持治疗方案,尤其是确保足够的维持治疗时间是当前降低UC复发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石卉,万军,苏斌斌,等.溃疡性结肠炎367例复发患者5年随访观察[J].中华医学杂志,2010,90(46):3 276-3 278.

  [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J].胃肠病学,2007(12):488-495.

  [3]欧阳钦.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8,13(2):100-103.

  [4]Magne H,Jorgen J,ldar L,et al.Ulcerative colitis and clinical course:results of a 5-year population ba[x]sed follow-up study[J].Inflamm Bowel Dis,2006(12):543-550.

  [5]王英,陈言东,党彤,等.溃疡性结肠炎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04,24(5):305.

  [6]Oldenburg B,Tuyl B,Griend R,et al.Risk factors for thromboembolic complications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the role of hyperhomocysteinaemia[J].Dig Dis Sci,2005(50):235-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