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3618客服热线:020-32784919   推广热线:020-32780069
资讯
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器械资讯 > 学术论文 > 养儿喜食方治疗小儿厌食症60例疗效观察

养儿喜食方治疗小儿厌食症60例疗效观察

文章来源:创新医学网发布日期:2013-04-20浏览次数:29038

  作者:齐永福,李柱,李有春,刘玲,毛照  作者单位:甘肃 武威,武威市中医院儿科(齐永福,李有春,刘玲,毛照海);武威市凉州区西关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李柱)

  【摘要】 目的 观察自拟养儿喜食方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方法 将90例小儿厌食症患儿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以健脾丸口服为主治疗,观察组采用自拟养儿喜食方为基础方加减治疗,水煎服,每日1剂,少量多次服用,疗程4周,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观察临床疗效与体质量、体重指数、血红蛋白、血锌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以及体质量、血锌变化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养儿喜食方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显着,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厌食症/中医药疗法; 养儿喜食方/治疗应用; 儿童营养; 儿童

  厌食症是指小儿在较长时期食欲不振,厌恶进食的病症[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儿童本身在饮食住行生活方面却存在许多不良方式,厌食症患儿明显增多,发病率逐年增高,直接影响患儿身心健康,越来越受到医界与患儿家长的重视。现代医学多采用助消化、胃动力药物,纠正微量元素缺乏等一般对症治疗,但这类药物在临床疗效及药物副反应方面存在不少弊病;中医药治疗优越性已得到医患普遍认可。笔者采用自拟养儿喜食方治疗小儿厌食症 60例,疗效显着,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8-01/2010-12武威市中医院儿科收治的门诊及住院的厌食症患儿90例,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60例,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6个月至12岁。对照组30例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6个月至12岁。两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中关于厌食症的诊断标准[1]。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厌食症的诊断标准[2]。
  1.3 症状体征分级量化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3]及临床实际情况拟定。见表1。表1症状体征分级

  1.4 纳入标准

  (1)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2)年龄6个月至12岁;(3)依从性良好,坚持中药汤剂口服治疗,随访3个月以上;(4)签署知情同意书。
  1.5 排除标准

  (1)明确有基础消化道疾病、结核病及其他慢性感染、恶性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等全身器质性疾病引起厌食的患儿;(2)口服其他相关中药(包括中成药);(3)合并其他病症可能影响观察者。
  1.6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科学合理的喂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餐,不吃零食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健脾丸为主治疗。药物组成:党参、茯苓、山药、木香、肉豆蔻、黄连、麦芽、神曲、陈皮、白术、山楂、甘草等。用法:1~3岁每次3 g,~7岁每次6 g,>7岁每次9 g,每日3次,温开水调服,可对症予以西药助消化,促胃动力等处理。观察组使用自拟养儿喜食方为基础方的加减治疗。基本药物组成:太子参、麦冬、煅龙骨各 10 g,五味子、鸡内金、白术、藿香、苍术各5 g,陈皮、枳实、桂枝各3 g,白芍、山楂各6 g。水煎服,每日1剂,少量多次服用。兼伤食积滞者,加神曲、砂仁;胃阴不足者,原方去五味子、白术,加石斛、玉竹、沙参、乌梅以酸甘化阴,养胃生津;热象明显,手足心热,夜眠不安者,去白术,加栀子、钩藤、蒲公英、丹皮;大便秘结者,可去五味子、龙骨,加胖大海、郁李仁以降气润肠通便;有明显肝郁之证者可酌加柴胡、郁金、木香、蝉衣、香橼皮、佛手等,2~6岁小儿用量,可酌情加减。4周为1个疗程。
  1.7 观察指标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积分及体质量、体重指数、血红蛋白及血锌的变化。
  1.8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3]、《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有关小儿厌食症的疗效标准并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制定。(1)治愈:食欲显着增强,食量增加,基本如正常健康儿童,伴随症状消失,各项观察指标基本恢复正常,证侯积分减少≥95%;(2)显效:食欲明显好转,食量增加,但并恢复到正常水平,伴随症状改善,各项观察指标均有改善,证侯积分减少≥70%;(3)有效:食欲好转,食量有所增加,伴随症状与各项观察指标均有所改善或变化不大,证侯积分减少≥30%;(4)无效:食欲、食量变化不明显,伴随症状可有改善,各项观察指标无明显改善,证侯积分减少<30%。
  1.9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2。表2 两组患儿疗效比较 表2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结果比较

  见表3。表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结果比较表3结果表明,治疗后两组在食欲、食量及证侯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体质量、体重指数、血红蛋白、血锌比较
  见表4。表4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体质量、体重指数、血红蛋白、血锌比较 表4结果表明,治疗后两组在体质量、体重指数、血红蛋白、血锌方面有不同程度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小儿厌食症,古代虽无论述,但医籍中提到的“不思饮食”“不嗜食”“恶食”“伤食”“食积”“痰滞”等都与本病相类似。《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九》中曾出现“厌食”病名,“夫厌食者,与食症无异也”。自20世纪80年代着名中医儿科学家江育仁教授提出“脾健不在补,贵在运”的观点以来,国内才开始陆续出现有关辨证治疗本病的报道,其病因主要有脾胃因素,食物因素与环境因素。脾胃因素系产生厌食的内在根本因素。厌食症的病变无论由何原因引起,病变脏腑均以脾胃为主,脾胃虚弱,气阴不足是小儿厌食之本,治疗上应重在脾胃,补其气阴为要[4]。因本病病程长,或用药失误,或病后失调,以致中气受损,脾胃纳运功能失常。可见食欲不振、饮食不化,甚则五脏失于濡养、气阴不能化生而面色萎黄或苍白,体瘦身疲,自汗盗汗,口干唇燥,大便溏泻或秘结,舌淡脉弱。临床上,本证患儿常有以上诸症并见者,而非单纯伤食者可比。脾胃乃后天之本,生化之源,长期厌食则生化无源。而脾升胃降要靠气阴推动,所以养儿喜食方中以生脉散益气健脾,生津养阴,使体内生化有源,纳食自胜;白术有健脾燥湿、温运脾阳、固表止汗之功,治消化不良,纳差腹胀,汗多诸症甚验。苍术辛苦而温,气味芳香,其辛香开郁,苦温燥湿,芳香醒脾,辛温扶阳,能开脾气之郁,疏脾湿之蕴,散脾经之寒,舒脾运之滞,正合脾之习性[5],“脾健贵在运”的指导思想应用于临床,要求就脾之所喜而去脾之所恶,按照脾胃病各种证候的特点,又采用相应的调治方法,以达到脾运则健的目的。在运脾的治疗中,苍术为要药,苍术、白术入脾土,白术守而不走,苍术走而不守,苍术振脾阳,白术养脾津,二药相伍,通补兼用,相得益彰。枳实,苦、辛酸,微寒,具有健脾开胃、消食之功效,若饮食不思,因脾气郁结不能运化者,皆取其辛散苦泻之力也,与白术相伍,消补兼施,驱邪而不伤正。山楂,甘酸,微温,功专化食健胃,且味中和,消油垢之积,故幼科用之宜。藿香芳香开窍醒脾和胃,脾气通于口,脾不和则口不能知五味,患儿缺乏食欲,则饮食难入,旨在使脾窍开则口能知五味矣[6]。营卫二气,皆由脾胃后天的水谷之气所化生。脾为营之源,胃为卫之本。营卫之气与人体脾胃功能、正气的虚实强弱关系密切。它们在生理上互为而用,病理上互为因果。桂枝能调和营卫,而达到脾胃强盛,气血运行自如,脾健胃和的效应[7]。陈皮调中行胃肠滞气,运脾助运,使补而不滞。龙骨和胃涩肠,能收敛浮越之气,固涩止汗,使汗止而气阴不泄。白芍平肝柔肝,有安脾经、和胃气之功,小儿病变特点“肝常有余”,每现烦躁不安,夜寐不宁等症,加入本品,毋令肝木乘脾,使肝平而胃气自和。鸡内金消积滞,健脾胃,在本方中起辅佐作用,并有象形“以脏补脏”之义。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立本方之意,既重视维护胃阴,也注意温运脾阳,使脾升胃降相得益彰,这样更易恢复胃气,所以本方的特点是消中有补,补而不滞,补中含攻,攻而不伤正,消补兼施,温而不燥,清而不寒,使脾气充盛,胃气得和,谷气得消,纳化正常,以达到治疗厌食的目的。
  自拟养儿喜食方综合厌食症的基本发病机制,全面兼顾调治,临床随证加减,在临床总有效率、改善症状体征及体质量、体重指数、血红蛋白、血锌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显着,安全可靠,简廉宜行,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但由于基层医院所限,未进行动物模型试验,相关的食欲调节因子不能进行检测,积极争取与科研院校合作,进一步验证其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75.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9.

  [3]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67-269.

  [4] 黎世明.黎炳南儿科经验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78.

  [5] 袁斌,孙轶秋,韩新民.调脾合剂治疗小儿厌食症脾失健运证90例临床观察[J].中医儿科杂志,2010,6(2):29.

  [6] 杨学梅,王玉珍.开窍法治疗小儿厌食30例[J].陕西中医,2008,29(3):331-332.

  [7] 虞盟鹦.董廷瑶.治疗小儿厌食症120例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3):191.